夫家米饺和娘家米果

作者: 米喜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05:31 被阅读805次
我做的艾米果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米饺和米果是一种吃食。只不过,在富春江的上游,人们都把它做成饺子的形状;下游的人家,却是做成近似于包子的样子。他们的叫法都一样,都叫“米果”。

在我们老家,这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虽说都以大米为原料,但米饺,是夫他们鄱阳湖沿岸人家的节日吃食,是包饺子一般要包上各色馅料的;米果,却是我们上奉过节待客的高规格,是外形如汤圆一般的点心。

不论是夫家,还是我们老家,米饺或米果,都是过节时的标配。比如中秋节,月饼、柚子等等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少了米饺、米果,则一定会被认为这节日过得太粗糙和随意。

这米饺和米果一样,都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生活和节日习俗,是祖先们用以犒劳和奖赏平日艰辛劳作的自己的一种方式。成日的忙碌操劳,除了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和需要之外,还有就是为了能有一个时刻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享受。

“米饺”是现在为了把这一吃食推广开去而采用的叫法,在夫家,他们的叫法是“粑”或者“炒粉粑”,又或者,叫“米粑”。婆婆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啊,回来我给你们做粑吃。

儿女要远行了,母亲要给孩子好好做上一回粑,让孩子吃尽兴,不管走多远,都把家的味道和温暖带在身上;儿女要归家了,母亲也要给孩子精心准备一笼粑,吃了粑,才算是真的洗去了风尘和疲惫,真的回到了家;有人过生日,那更得把四邻五舍叫过来,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做一顿粑,过生日吃了粑的孩子或大人,才能长得更健壮啊;过节,不论是清明、端午还是中秋,更是不能少了粑,少了粑,你这女人怎么当的家……

我和夫通力合作的米饺

那是我到夫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们头天晚上就回了婆婆家。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厨房里的各种动静吵醒了。起身到厨房就看见婆婆已经炒好了很多种米饺的馅料了。凑过去细看,有萝卜丝虾米、韭菜豆腐、辣椒茄子、辣椒豆角、酸菜豆腐丁……好几大盆,一字排开。见我起来了,婆婆脸上堆起满满的笑容:“怎么不多睡会呢,难得放假。”

我也笑着:“妈,我来帮忙吧。”

“这些事情,你可做不来。你去村里转转吧,转一圈回来,粑就有得吃了。”

我看了看,发现我确实是插不上手的。所以就陪着婆婆说话,我一边看一边问,才知道它的制作过程还真不简单呢:精选上好的籼米,浸泡五六个小时,再蒸至五六成熟,摊开晾干,干透后用石磨磨成粉。粉要用开水调,调好后再像和面一样的揉搓至光滑。把揉好的粉做成一个个剂子后,再用双手一点点一点点捏成一张薄薄的仿若饺子皮一般的皮儿。往皮里放上各种炒好的菜,再把边沿捏拢,一个挨着一个整齐摆好放在蒸笼里大火蒸上二十分钟左右,待锅盖周围圆圆地全都冒出大气了,这粑可就蒸熟了。

那天,婆婆在厨房里从早上忙到晚上,一个人张罗出了好多种的米粑,以及一桌子的菜。现在回想起来,婆婆做的粑其实是不怎么好吃的。一来皮太厚,二来馅儿也不够好,菜切得粗,油放得少。这当然是一种积久而成的生活习惯,婆婆和公公拉扯八个孩子长大,什么事情恐怕都无法细致化。

可那天晚上吃中秋团圆饭时的婆婆,却特别的细致。得知我爱吃猪蹄筋,所以殷殷为我去掉猪脚皮,把一根根明晃晃的蹄筋挑出来放在我的碗里。我不记得那晚的月色如何,我也不记得其他还有些什么菜肴,我只记得婆婆叮嘱夫在主位上为已经过世十年的公公留一碗米粑,只记得婆婆低头为我细细挑出猪蹄筋的样子。仿若这世上,还值得她老人家去用心的,就只有这么两件事了。

夫笑着说他都忌妒了,他从来不曾见母亲对他这么用心过。我告诉他,婆婆这样做,其实就是疼儿子的表现。婆婆可能不懂爱屋及乌的道理,她对我好,是因为我是她儿子的老婆,是希望我也能跟她照顾我一样照顾她的儿子。天底下的母亲的心思,从来都这么简单。

夫家的所有节日都少不了米饺,我们老家的节日则是一定不能没有米果的。我们老家在说到谁家今天的菜很丰盛时,会说:哎呀,他们家今天吃得可真好,豆腐米果肉,都有哎!

平日里吃米果的,可真是不常见。因为做米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同样的,需要浸泡大米,而且糯米和籼米的比例要合适。在还没有用机械粉碎的时代,这米粉同样要用石磨来磨。磨好的糯米、籼米粉,按一定比例用凉水调好,揉匀,搓成圆圆的小团子。那手巧的煮妇,一次可以搓三到四个。搓好后,开水下锅,煮至浮起捞出,再根据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烹制。

肉汤煮米果

老家的米果种类丰富,有豆沫米果、油盐米果、糖米果、薯粉米果、艾米果和油米果。不同的节日,吃的是不同的米果。

记忆中,清明节端午节,艾草茂盛的时候,吃的是艾米果;中元节,因为新大豆出来了,所以大家会把大豆炒香碾成粉末,拌上红糖,裹在白米果外面,这叫豆沫米果;红薯成熟的时候,单用红薯粉做的,或者是红薯加红薯粉做的薯粉米果,那Q弹的味道很让人喜欢;过年的时候,则是吃油炸过的米果,过年嘛,总该奢侈一些的……

那么,中秋节吃什么米果呢,我居然就记不清了,只能打电话向母亲求助。母亲说,中秋节没什么特殊的,不过是吃月饼和米果罢了,各家喜欢吃什么米果就做什么米果。

如此说来,我的记忆还是没错的。我们家,定然会是有两种不同的米果的,一种是用白糖和芝麻炒的,一种是用肉汤加葱花红辣椒碎末煮的。虽说全家都没人喜欢吃糖,但小孩子总归还是不怎么能吃辣的,细心的母亲,总会照顾到大家。

真要细说,中秋这个节日,在我的印象中是很淡的,淡得甚至想不起来我们家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吃食和节目。想来,该是离开家太多年了,中秋能跟父母在一起过的机会,从十八岁之后就没有了。

今年倒是幸运,中秋和国庆一起,连着有八天长假。在妹妹的安排下,我们一家人在莫干山的一家民宿里,坐在一起吃了顿中秋团圆饭。几天之前母亲就说,中秋晚上你们可不要抢着买单,这一顿,你爸出钱。

我们都开玩笑说,那得大吃大喝,宰爸爸妈妈一顿了。

那天晚上,我们没有走出民宿,而是先订好了餐,请人送到酒店来。在母亲父亲住的那间叫“白露”的房间里,我们全家八个人围着酒店的茶几挤在一起,团团坐定,喝酒、吃菜、分月饼,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炒米果

辛弃疾感慨“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于我们全家人而言,虽无米果或米饺,虽无明月来朗照,虽然离开故乡几百里之遥,但在莫干山的阒寂安然的山坳里,人却团圆。

团圆,才是中秋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吗?

美食专题中秋征文

相关文章

  • 夫家米饺和娘家米果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米饺和米果是一种吃食。只不过,在富春江的上游,人们都把它做成饺子的形状;下游的人家,却是做成近...

  • 米饺是家的味道

    刚出锅的米饺,热腾腾的,虽然有点烫嘴,但入口时米饺皮非常柔软,和着馅非常好吃,此时想想只能吞口水。 米饺如其名,和...

  • 女性故事4之彩礼

    她的夫家与娘家中间只隔了一家。她娘家妈妈骂她在夫家就是一个老丫鬟,但依然有什么好东西就送了过去。 夫家的生活 要用...

  • 夫家团年,娘家团年

    我认识L的时候,他的父母就不在了。最亲的人除了兄弟姐妹五人还有一个幺幺,幺幺和小哥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婚后L第一次...

  • 母亲的米饺

    米饺,家乡方言叫肉饺粑,也叫月饺粑。 记得小时候,老家农村条件不好,家里难得吃上一顿米饺,偶尔一餐算是盛宴...

  • 娘家和前夫家都不让回的离婚女子

    娘家和前夫家都不让回的离婚女子 一个女子,离婚了,即将不久于人世。对这个女子,前夫家不让进,娘家也不让回。可怜的人...

  • 米饺和酥鸭面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小吃,各地的小吃也是种类多样风味齐全。然而在我吃过的小吃中,最使我难以忘怀、日夜思念的,无疑是三...

  • 喀什:塔吉克族婚庆一瞥

    山村办婚庆,拍客好欢欣。 夫家迎亲早,娘家久闹腾。

  • 吃米果品夫妻

    米果是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每逢过节、办喜事或是高兴时,人们都会包米果。 米果主要是糯米掺粘米、荞麦,有的还加入水曲...

  • 齐妈厨房|奶酪蔬菜鸡蛋米饼

    今日早餐:二米果干粥+奶酪蔬菜鸡蛋米饼+猕猴桃+红枣 鸡蛋米饼做过很多次了,今天把鸡蛋米饼做了改良,口感和味道还是...

网友评论

  • 鄱湖渔村:喜欢好吃的:smile:
    米喜:@鄱湖渔村 馋啊:smile:
  • 沐沐周:开头的照片,绿色的小点心,太诱人,恨不能从电脑上抠下来尝一尝
    米喜:@沐沐周 哈哈,不用抠,来吧,给你做!
  • 顾梦辰:看起来好有食欲啊
    米喜:@顾梦辰 确实还好吃的:smile::smile::smile:
  • 丽日生辉:真好,不会忘的味道
    米喜:@丽日生辉 嗯嗯,不会忘,忘不了!
  • 木头奶奶:好看好吃好味道。
    米喜:@木头奶奶 姐姐要来!:blush:
    木头奶奶: @米喜 谢谢了
    米喜:@木头奶奶 有机会做给姐姐吃哈:blush:
  • 蝉衣儿:我奶奶两种都做,: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我超级喜欢吃,米喜姐姐做的好精致
    米喜:@蝉衣c 奶奶好能干!我也还行,哈哈!
  • 郝晶读书会:这篇获奖有希望
    米喜:@智慧猫 :stuck_out_tongue::stuck_out_tongue::stuck_out_tongue:,但愿。
  • 我是魔眼睛:我们这也有艾草粑,不过不放馅
    米喜:@一帘阳光 我们这儿也有不放馅的。
  • 南湘紫:我
    饿 了
    米喜:@南湘紫 来吧,紫紫:blush:
  • 姚小红:米果,好东西,我在建德,每年清明节前后这里人的人们都会包清明果,味道好几种。太好吃了,很怀念,中秋节这里是包粽子,馅料自己配
    姚小红: @米喜 是的很近
    米喜:@姚小红 哇哦,咱们离得近!是的,很好吃:yum:
  • 翠竹婀娜:全才啊:+1::clap:
    米喜:@翠竹婀娜 过誉啦,脸红啦:blush::blush::blush:
  • 夏日晓兮:口水流了一地: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夏日晓兮:@米喜 果然🔥了:joy:
    夏日晓兮:@米喜 :joy::joy::joy::joy:
    米喜:@夏日晓兮 是晴天她们文里的女主吧?欢迎欢迎:clap::clap::clap:
  • 3a0d64e86c30:文章写得好,美食做得好,您是全才👍
    米喜:@行走的人生树 :kissing_closed_eyes::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3a0d64e86c30: @米喜 美食美人美文
    米喜:@行走的人生树 过奖了,吃货罢了:smile::smile::smile:
  • 心向暖:名符其实的厨神呀!:+1:
    米喜:@心向暖 嘿嘿,我们办公室的同事封的:smile:
  • 添一抹岚:真的可以来私房菜啦。你好会吃,猪蹄筋,也的确好吃:+1::+1:
    米喜:@添一抹岚 吃货吧:smile:
  • 见伊:为什么我都没吃过呢?
    陌上红裙: @见伊 来我们这里吧,也有呢😊
    见伊:@米喜 好吧:joy::joy:
    米喜:@见伊 因为你没来我们家:smile:
  • 晴天的天:反正有心灵手巧的如你,我看看就心满意足了:heart_eyes:
    米喜:@晴天的天 不能光看,还得来吃:smile:
  • 虬田:严重同意,是啊:smile:
    米喜:@虬田 握手,虬田兄:smile:
  • 虞七七:头疼的要命,看到这么新奇的食物,似乎有了胃口😘😘
    米喜:@虞七七 抱抱亲爱的七七。我们家乡的小吃,定然是别处没有的:blush::blush::blush:
  • 丁小谢:感觉看起来好好吃呀:heart_eyes::heart_eyes:
    米喜:@墨惗 嗯嗯,真的还蛮好吃的:smile::smile::smile:
  • 铁妩:看得我直流口水。一定好吃!
    米喜:@铁妩 嗯,好吃的,来吧,亲爱的姐姐:smile:
  • 全永英:太诱人了,米老师不仅是教育专家,还是美食专家!但再好的美食也比不过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开心快乐!
    米喜:@全永英 那小英是有福气的人,羡慕!
    全永英: @米喜 老师,我才是吃货,光会吃,不会做,老公是大厨!😄
    米喜:@全永英 小英说得好。但我可不是什么专家:smile:,就是一胃不怎么好的吃货:smile:
  • 盆小猪:好想尝一尝😀
    米喜:@盆小猪 我也好想。如果你们这些可爱的亲爱的朋友都来,那该多好:blush::blush::blush:
  • 我是铁人:可以想象,吃货大腕,美食大家,怪不得名字有"米"。
    米喜:@我是铁人 和春风一起,带着孩子来,姐姐给你们做,随意点单:smile::smile::smile:
    我是铁人: @米喜 羡慕老陆
    米喜:@我是铁人 一个胃不好但愿意折腾吃食的货:joy:
  • 风中听秋吟的Man:南方人以米为原料,我们苏北人则大米小麦兼而用之。逢年过节,母亲包包子,炸肉丸,总是忙个不停。羡慕米姐一家人的大团圆,我只能去梦中看望父母了。
    米喜:@风中听秋吟的Man 南北的差异。祝福您母亲,祝福天下所有为家庭为儿女操劳的母亲!
  • 文盲读书1:为什么我怎么看都像个青团呢
    米喜:@文盲读书1 哈哈,是不是难得有你认识的:smile:
    文盲读书1:@米喜 怪不得,我一看就是青团嘛:smile:
    米喜:@文盲读书1 我们的艾米果,和上海浙江的青团差不多,原材料是一样的。
  • 绛洞花王:只吃过糖油粑粑和艾叶粑粑,姐姐做出来色泽诱人的样子😍
    米喜:@绛洞花王 在吃食上,我和看书写字一样舍得下功夫:smile:
  • 3a87c8175f0a:至味在人间,米老师把美食和亲情写的如此美,喜欢😊
    米喜:@江湖问剑 至味在乡间,至味是亲情。谢谢您的喜欢!
  • 山儿姑娘:都没有吃过:joy:
    米喜:@山姑娘 盼着!
    山儿姑娘:@米喜 就凭姐姐这一句话,我下一步任务就是尽早定一下出行计划啦: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米喜:@山姑娘 我们家乡的小吃,妹妹定然是没吃过的。有机会,姐姐都给你做:smile:
  • 秋天的树洞:又见识了一种美食!看起来很好吃!
    米喜:@乘梦 确实好吃的,都是地方小吃:blush:
  • A寒秋:和婆婆有缘份呀,才有这般款待。🙂
    米喜:@A寒秋 是的,婆婆是个善良又和气的!
  • 芳菲晚:永远十八岁的厨神!鉴定完毕
    米喜:@芳菲晚 我也学了很久。现在都不用手捏皮子了,都用模具压,省事多了。
    芳菲晚:@米喜 我包得四不像。
    米喜:@芳菲晚 哈哈,姐姐会不会做米饺?
  • 米那:又又看得肚子咕咕叫了:joy:
    米喜:@米那 来吧,来吧,做给你吃:blush::blush::blush:
  • 步绾:艾米果,赣南特产,做成各种形状,清香扑鼻。
    米喜:@步绾 我喜欢瞎做呢,其实老家的都做得中规中矩:blush:
  • 紫梦竹:我没做过,是不是和汤圆做法一样啊?
    米喜:@紫梦竹 差不多吧,要看哪种了:blush:
  • a8dbb73c03ab:米的杰作,何止香甜可口可乐绝色诱惑👍👍👍✍🍎💯
    米喜:@太湖浪子 老妇我被称为厨神,可不是吹的:smile::smile::smile:,来了,定不会失望。
    a8dbb73c03ab: @米喜 真心想往🤗🤗🤗
    米喜:@太湖浪子 来来来,请你吃!

本文标题:夫家米饺和娘家米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sq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