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刚健法天 玉琢成器

作者: 月儿明_0311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22:16 被阅读2次

    2. 真正的学习

    (1)古代的学习

    首先,我们说一下学习。自强不息我们可以叫它修养篇,也可以叫它学习篇,就是怎么样学习?大家知道《三字经》里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有学生说:人不学,不知道),哎,说“不知道”的同学是这个(伸大拇指),在三字经里说“不知义”,这个“义”比“道”含义就低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学记》,一千多字,把教育的问题说的非常清楚,教学方法、教育目的和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说的非常清楚。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书,如果你拿它来对照一下现在的教育,就会发现现在的教育问题非常多、非常大。就是说,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特别好,《学记》说的就是“人不学,不知道”!那么我们就从“玉不琢,不成器”来说,我们知道每个人要经过吃许多的苦,才能够琢成美玉。

    大家都知道一块玉,它就是一块玉石,要想雕琢成佛像,或雕成一件非常有用的器物,他就需要一个工匠来雕琢。有这么一个故事,人们从一座大山上采了一块大石头,分成两半,一半用来雕刻了一尊大佛像,另一半用来做成佛像底下的登高的台阶,就是佛像和台阶用的材料是同一块石头。过了一些日子,这台阶就感觉到特别不平衡,它就跟佛像说:“你看人家老是在你脚下拜你,可却总是踩在我的头上拜你,我们本是同一块石头,凭什么你那样尊贵,我却这般低贱呢?”台阶很不平衡。这个佛像就说:“我们是同样的石头,你经过简单的这么几刀,而我呢,却经历了千刀万剐!”所以我们看要想成为佛像,得经过不断的切、磋、琢、磨,它吃了非同一般的很多很多的苦,才成为大器和美器的,这就叫:玉不琢,不成器。

    我给大家首先讲讲“学习”,人们平时经常说学习:小朋友学习,教师学习,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我们现在说的“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词了,我们现在很多词都变成一个固定的意思了。还有我们经常说的“知道不知道”,明天我们去颐和园玩,你知不知道啊?你回答知道或不知道,其实我们只回答“知”或“不知”就可以了。其实应该问你知不知,你只要回答“知”就可以了,不需要回答“知道”。这个“知道”,在古代是两个词,“知”和“道”,今天我们把它说成一个词的时候,“道”的含义就没有了,我们回答知道的时候就没有“道”在里边,我们的回答就一个意思,就是“知”。那么在古代“人不学,不知道”,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大道,还有孔子讲的为人之道。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知道”,其实应该就用一个字“知”就完全表达清楚了,我们不一定真的知“道”。

    庖丁解牛那是“道”,他达到游刃有余那样的境界才叫“道”。今天随口一说的时候你真的知“道”吗?我们说三皇那才叫知“道”,比如黄帝,他在荆山铸了一个大鼎,当鼎铸成的那天,天门大开,从天上下来一条黄龙来接他,他乘龙飞上天了,同时还有七十多人和他一起升天,有的人还跑着追,有的人拽着龙的胡须,后来掉下来了。

    陕西有个黄陵县,有黄帝的衣冠冢,他的坟是没有尸首的,只有他的衣服,还有一个驭龙飞天的地方,现在有“桥山龙驭”石碑和龙驭阁。就是说黄帝是一个修道的人,他知“道”,最后得道了。大家今天随随便便经常说“知道”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吗?黄帝说知“道”,因为他修行,当然他也经历过很多的痛苦、魔难。他曾经为天下百姓很勤奋、辛苦的工作过,却弄得非常憔悴,身体非常不好;他于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吃最好的食物,玩最好的珍宝,住最好的宫殿,听最好的音乐,放纵自己的欲望,但他同样非常的不舒服,精神、身体同样的不好。

    后来黄帝曾经三次到崆峒山去拜师求道,回来后静心修道,最后得道。作为帝王,黄帝的知“道”和他的得“道”,给天下带来很大的益处。大家知道在那个时代没有盗贼,风调雨顺。现在我们把“风调雨顺”当做一个词了,风按人的想法刮,雨按人的想法下,庄稼需要雨的时候就下雨,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下,晚上下,白天就干了,走道还不受影响,庄稼还长了。这叫什么?这叫风调雨顺。那时候的老百姓多幸福啊!今天的雨它怎么那么不听话啊?大家知道南方老发大水,北方却干旱的了不得。说水都跑到南方了,还不是这样,有的地方它有时候天非常旱,大家说下雨吧,结果一下就下太多了,又涝了。它怎么不顺人的心、听人的话呢?我们换一个角度,说天人合一,我们人自己有问题没有呢?有问题,我们敬天、顺天了吗?这不就体现出“道”来了吗?

    我们说知“道”,知“道”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对自己、对周围是非常有益处的,我们说的“道”是大道,今天许多人主要讲孔子也就是儒家的做人之道。你要真是一个知“道”的人,你一定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你也失不了恋,即使你失恋了你也不痛苦。你也不会找不到工作,找工作也非常容易,因为你对人生的把握、对自我的把握非常好。你要是一个得“道”的人,你就太了不起了。你看我们中国人随口说的话里边,“知道”这个词,实际上就埋藏了很多很大的美好在里边。即使我们现在离道很远了,但我们张口还说它,当我们提起它的时候,大家心里边是可以明白的。就是这个知道,我们学习、修养自己,第一步就要知道。

    但是“人不学,不知道”,而今天的人学很多东西都是知识、技术、技巧。我们说真正的学习,古人的学和我们今天的学是有巨大差别的。今天的学,大家都是这么上的,大家已经学的很多了,学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有的人学了也没有找到幸福感,大学生有许多跳楼自杀的,有的人提起学习,心里非常反感。问题出在哪?与他们自己有关,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关。

    聖人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身、提升自己、净化自己、使自己越来越美好。他说的“今天”可是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候,我们现在人认为的古代,今天来看就更清楚了,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是为了当官,这些都是给别人看的。所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当你为别人学的时候,为妈妈学的,为工作学的,就容易感觉非常的累,不是自己的意愿。尤其我们现在这个青春年华,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来学习真理,你就会感觉非常美好。再加上你学习的那些技术,这样一定会成为一个生命里散发光辉的人。

    有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个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是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的,儿童被学有专长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了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您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我们的孩子只有在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大家知道,现在核武器的数量可以毁灭地球很多次了,哪个国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彻底销毁,但是它威胁人类。过去要是有一个人拿着大棒子说“我要毁灭地球”,那不是狂言嘛,神经病啊。后来发明了炸弹、炸药包,他拿着炸药包就可以杀很多人,是不是?当今的原子弹一下杀死几十万人甚至更多。如果要有一个独裁国家的一个邪恶独裁者,它是敢于为了私利毁灭这个世界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他提供了这种可能。所以古人的智慧,德教为先,“首孝悌”,先注重人性的根本,然后才谈的到“余力学文”,就是掌握这个道德的方向,你掌握了正的方向你的技术才能有益于社会。

    大家可能知道北京大学卢刚事件,卢刚在美国留学,因为认为论文评选不公,就枪杀了六个人,包括自己朝夕相处的专家老师和一名同学。大家想一想,他学的是什么?还有一个女留学生,名牌大学毕业,到美国公费留学,还带着丈夫去的,最后却把丈夫给杀了,回国被抓起来了。大家想一想,他们考上名牌大学的时候,家里人多高兴啊。公费出国留学,更高兴啊,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这样血淋淋的。我们不说他个人的问题,而是说他受的这个教育,是不是这个教育有问题呢?再看古人育人的方向,起点、目标和重点都是跟现代不同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轻重次序是一门学问、一种智慧。

    (2)学习的美好

    我们现在的学习有没有问题呢?古人的学习,他跟我们学的不一样,哪不一样?他学的主要内容就不一样。大家看《弟子规》里的一段话,这是《弟子规》里第一段,也叫总叙,实际上是由孔子的话转过来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补一下课,大家一起读:“弟子规,聖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好,大家给自己鼓鼓掌。

    我们说今天的学和古代的学是不一样的,《弟子规》是聖人的教诲,也就是孔子的教诲,后来清朝的李毓秀把它整理成文,中间还有朱熹的功劳。那么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意思呢?大家看,首先是要孝顺,做人第一就要孝,咱们讲厚德载物讲了感恩。“悌”是弟弟的弟加一个竖心,“弟”和“悌”是通假字,弟加一个竖心就变得非常美好了,弟弟的心里边有哥哥,敬兄长,这就叫悌,当然哥哥的心里也有弟弟,关心弟弟,这也是悌,你看中国的文化美好不美好?这里首先是孝顺、友爱兄弟;到长大了,做事要谨慎、认真,做人要诚实、守信;再到泛爱众,爱的范围就扩大到了爱所有的人,不光是我们学校的,不光是自己家乡的,不光是自己国家的,而是爱全天下的人。大家想想,真的是泛爱众,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打吗?

    “泛爱众,而亲仁”,非常重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你的老师道德水平高,你也就高,我们这里强调是道德水平,今天有很多的教授也很差劲,过去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说传道,而现在的老师传道了吗?大家知道中国政法大学有个老师被学生砍死了,砍死了老师,那个学生还很坦然,你想想,那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什么?真的是教这种美好吗?要是真的传道,那带来的全是美好、祥和。

    大家来看《弟子规》怎么讲的,它讲一是孝、二是悌、三是谨、四是信、五泛爱众、六亲仁,大家看这里有说学知识吗?没有,最后是孔子的原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你做到了,然后有余力你才能去学知识、技能。大家想想,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他学的东西不一样,如果今天我们学的是这个,首先孝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当我们打架的时候,就是这方面学的不够,你身体有一点伤你妈妈都担心,那要進监狱了妈妈脸上多么没光啊?如果大家考虑这些,我们做事是不是就谨慎了。《弟子规》里还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现在的大学生,许多问题是不是都出在这里边,如果你对这些印象比较深,“泛爱众”,还能打别人吗?你能不好好学习吗?你看要是违反这些做人之道的话,就会遇到许多不好的事情、很大的麻烦。

    所以大家看的和学的东西非常重要,而古人的学和今天的学是有区别的,他主要是学做人的道理。咱们再说“习”,古代正体的习不这么写,“習”上边一个羽毛的羽,下边一个白字,就是小鸟白天练习飞翔,那么我们人习什么?我们学的时候是学做人的道理,那么我们习就是做到。你学了做人的道理,就是美好的;当你做到的时候,这又是一种美好,所以学习过程是一种幸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过去志同道合才叫朋友,今天的酒肉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同学之间,比如说打架,一个人打架还没那么大胆呢?有时候凑在一起反而是损失,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非常重要。志同道合的道合,是在做人上,是在追求真正的真理上,这样才是正直的好朋友。所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人是亲密的。但他不会搞一个小团体,过去叫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一小堆人攥在一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就叫朋比为奸、结党营私,这种不是真正的朋友。

    这有一个故事,在战国的时候有个人叫林回。有一次强盗来了,他抱起孩子跳窗户就跑了,顾不得拿任何东西。他们家有一个玉璧,价值千金。他抱起孩子就跑,这个玉璧都没顾上拿。后来有人就问他:你怎么抱起孩子就跑,你怎么不拿你的玉璧啊?林回就说:“我和玉璧的结合是利的结合,我和孩子的结合是义的结合,这种义的结合,当遇到患难的时候越加珍贵,越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我们就会越加亲密。当人以利结合的时候,会因利而合,更会因利而分,越有困难、危险的时候就会分的越快、越大。”所以他甘于舍弃千金的玉璧,非常有道理。

    大家知道如果你有一个宝贝还可能惹来祸呢,是不是?《红楼梦》里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家里边有稀世珍宝,到时候人家算计你还可能因此丢命呢,是不是?那是利的结合,必然不能长远,所以古人非常智慧,看事看得很远。我们说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就像我们大家今天一起心灵真诚沟通的时候是超越金钱的,大家一块喝杯茶也好,一起吃碗炸酱面也好,比吃一顿大餐感觉还好、还印象深刻,这就是真朋友,这样在一起就非常高兴了、这样的朋友越多越美好。孔子还说了一句话,就是更低的标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就是不生气、不发怒,人家不知道、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人家还骂了我一顿,有人就生气了。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大家想想你能不能不生气?那位同学说不可能不生气。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当人生气的时候人的身体就产生不好的东西,一种毒素,身体就会不舒服、导致生病,就是说实际上你生气是对你自己身体不好。有的人就是小人,有的人就是君子,那么这个小人,小人就要生气,就是给他一块糖他就高兴,拿走一块糖他就生气,这不就是小孩吗?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一样,多给我二百块钱我就高兴,少给我二百块钱我就生气,这就是小人!我们没有看不起小人的意思,只是给大家讲道理,小人有小人的乐趣,但也有他的痛苦、烦恼。但是孔子说的君子就不生气,起码我们知道做人是有境界的,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气,也可以选择不生气,选择不生气的人就是君子,这是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也是君子吗?但是更高的标准,不但不生气,而且快乐。你遇到普通人烦恼的事,你不烦恼,你还特别快乐,你就是更高境界的君子。不生气和乐一样吗?不一样,乐就是不受外界影响,老那么高兴。

    过去有这样的故事:有个老人在西湖边卖馄饨,小碗的馄饨五块钱一碗,大碗的馄饨一块钱一碗,馄饨材料、做工是一样的。结果人们都来了买一块钱一碗的大碗,大碗的都让人给买走了,就剩小碗的了,又贵又少,五块钱一小碗的就没人买。实际是个老神仙在人间找徒弟,赐福给善良的人,那么这个神仙看重的是什么呢?他看重的不是利益,而是舍弃利益的人。也就是说,当你失去利益的时候你还能乐,这是君子,天一定佑这样的善良人。

    还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就是喜悦的“悦”,和“乐”有一个区分,“乐”更多的表现在外,而“说”更多表现在内心,现在写成竖心的“悦”,这个内心的美好,别人能不能强加给你呢?不能。乐,可以是别人把你逗乐了,但是内心的美好,不用依赖别人和借助外力,只有你自己能够感受。虽然别人不能给你,但也有一个好处,别人也不能把这份美好夺去。所以古代那些聖贤的真正追求的是内心美好,就是“悦”。

    (3)切磋琢磨的真意

    下面再说切、磋、琢、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下学习。做人应该有一定的境界,《论语》第一篇《学而篇》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师生的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大家能听懂吗?这个子贡,他说现在认识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就说给老师听:“贫穷的时候我不谄媚,富有的时候我也不骄慢,也不看不起穷人,怎么样?”他问老师何如?我做的好不好?他认识到一个理,实际他想说老师你看我做的好不好?孔子确实是一个聖人、好老师,非常善良、智慧,所以他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可也”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你这样做挺好的,这不就是善意吗?有这样善意的人,我们就都愿意接近他,我们愿意接近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人吗?动不动就生气的,我们并不愿意接近这种人。我们愿意接近经常快乐并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所以我们说到这个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什么意思了,就是你应做一个快乐的人,你如果要做一个经常生气的人,人家就不喜欢你。你作为一个快乐的人,并把快乐传递个别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尊敬你、喜欢你,所以生活是美好的,你有事就会有很多人帮助你。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祥和的好老师。他说:“可以,但是……”大家知道“但是”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这样还不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其实应该加一个“道”,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穷的时候我们依然保持内心的祥和与美好。富而好礼,我富有了我也尊敬别人。大家看,这种境界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样吗?就像一个孩子跟你说:老师我不做一个坏人,好不好?当然了不是坏人也不错,不是坏人就是好人吗?不是,所以子贡等于说“老师,我不坏,好不好?”当然不坏也可以,但是不坏不叫做好。

    所以孔子告诉他什么叫好,“哦!”子贡明白了,子贡就说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切磋琢磨,现在都变成成语了。它是《诗经》里的话,《诗经》非常美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他们俩在那聊天,怎么忽然跑到《诗经》那儿去了。大家能理解什么意思吗?这个子贡是个好学生,他马上就非常理解了,孔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讲的是“道”,做人的道理。《诗经》里的这两句话就是讲的做人的道理。为什么叫诗经?叫一个诗字就可以了,为什么加一个“经”啊?就有“道”在里边。“切”什么意思?做佛像,先要切玉,就是切成大块。大块再接着加工叫“磋”,做玉有个过程,先切成大块,再磋成大型。磋成大型之后干什么呢?雕琢成像,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器皿。如果没有切、磋、雕琢的过程,一块天然的玉石就不能成为一个器皿。切是第一步,磋是第二步,雕是第三步,磨就是第四步了。大型做好了,那么最后一步是什么,就是磨,只有经过打磨才能光亮、平滑、精美。

    大家看做一件玉器,它要经过四步:切、磋、琢、磨,多不容易啊,那么子贡是什么意思呢?子贡是说:哦,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原来我认为切就挺好的,可是还有磋啊,磋就更让人喜爱,他的意思是我不但知道了切磋,那么上边还有更高、更美好的境界。子贡说了一个境界,他老师说了第二境界,子贡马上就知道做人是有境界的,还有更高的境界。这就是“切磋琢磨”,只有磨完了之后才能更让人喜爱,才能成为一件美器。当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他当然就美好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大家想想,子贡这时候还有那种骄傲的心吗?当他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很不错,以为自己做的很完美。“老师你看我很完美”,老师一说,自己知道了不但我现在不完美,将来到了很高的境界,在更高的境界看我还能更完美。这样孔子就非常高兴,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大家想想,在这之前,老师还不能教子贡《诗经》。教他也理解不了,这时候可以和他谈诗了,因为他能够“告诸往而知来者”,你已经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了。就是举一反三,或者是举一反十,只有这个才能达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把握了“道”就把握了一切,这样就可以谈论《诗经》了,因为《诗经》里是有美好的道理的。所以做人、学习是有不同境界的,我们就简单地说了一下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刚健法天 玉琢成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lf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