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的日子总是苦涩的,只因时光穿梭急速的缘故。时光匆匆光阴弹指一挥间顿时烟消云散,留下的仅存一点童年记忆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紧随红尘慢慢淡化掉。
又过年了,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反倒觉得年味愈来愈淡了总觉得现在的年索然无味,身心疲惫。于是乎,捂都捂不住儿时的年味冒了出来。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回到从前的年。
儿时的年味
儿时,是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是计划经济极其鼎盛的年代,是票证极其泛滥的年代,是人民公社发展壮大的年代。
儿时,进入腊月浓浓的年味便弥漫着整个小山村,欢快、惆怅、期待、渴望、兴奋、激动写在每一张张脸颊上,飘摇在袅袅炊烟里。而今回味,梦牵魂绕。
儿时记忆中的年是人民公社时代,那时是村集体生产出工,队里集体都是在年关过年前结算分红。那时父母辛苦一年出工的工分到那天才能变成有限的现金,那时的钱,真叫钱。口袋不缺片片(分分)钱、毛毛钱,就是有钱人。口袋里再有块块(一元和两元面额)钱就是“富人”,兜里揣着五块十块钱就是大款“款爷”了。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心跳,捡到一毛钱睡不着觉,捡到一块(也难怪,那时一块钱就差不多是工作人员两天的工资啊)钱担心警察找到家里来。哪像现在的人,脚底下踩着一块钱五块钱看都不看,不用说片片钱了,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真有钱了,还是现在的钱真不值钱了,郁闷啊。
手头有了钱了,父亲就开始给一大家子人老小置办年货,到了年三十,穿着款式、颜色、面料时尚的新衣服惹得发小羡慕,邻里邻居夸赞。却不知兴颠颠的孩儿们只看到父母脸颊的笑容,往往忽视了父母衣裤上的补丁。穿着新衣服,东家进去,西家出来,到处“显摆”,就想听见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妗妗、大哥哥大姐姐、给个夸赞。
儿时的年味
记忆中快过年了都会去赶集,儿时的集市叫做人民供销社,一般情况村里的供销社年关前的货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吃的喝的,穿戴,日用品比平常充足,花样也较平时多。基本能满足村民需要。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需求高一点的人家,还会骑着洋车(自行车)到公社所在地的大供销社去置办年货。大包小包,篮子框子置办满满的,满载而归,一脸兴奋,满心无限惬意。
那时,人民币的最大面额是十元。通常一个六七口人的家庭过年开销花费超不过一百块钱,什么都置办齐楚了。那时,买什么都要凭供应票才能买,记忆中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上海牌的。。。
那时,六十块钱可以杀口年猪,四十块钱宰只羊,好几家把肉分一分,就过一个饭桌丰盛,满嘴流油,,富足无比的年。
那时,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也只有在年三十晚上才能吃的年夜饭。一家人幸福地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着吉祥的话。老规矩的人还要"坐夜",迎春纳福。我们小孩也兴奋的一夜睡不着觉。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直响到大天亮。
天亮后,家人摆上供品,祈求一年平安。小孩子们则穿上了平日大人不让穿的新衣服、新棉鞋,还能得到一两毛压岁钱。新年的第一天禁忌很多,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比方盘子掉地上摔碎了,赶紧说"岁岁平安!"。这天早饭全是饺子,先盛出一碗敬拜祖先,然后才能吃。有时会吃出一枚硬币来,大人说吃出硬币的人有福,预示着这来年交好运。我们不管这些,但吃到钱了还是很高兴。街上拜年的人很多,成群结队,有时相遇了,互相问好,还要跪下磕头,对方连忙拦住说:"不行不行,还年轻呢!"于是双方各自在彼此的祝福中继续去给老一辈的人家磕头。磕头,是我国传统习俗,己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虽然不兴了,但在农村还未绝迹。
小女孩子耍花,男孩耍炮。这一天,女孩会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男孩子则喜欢燃放鞭炮,或者买些摔炮玩。那尽兴劲儿真是从未有过,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初二走亲戚,人们大包小包你来我往,会持续好几天,直到把该走的亲戚走完。初六是最热闹的了,新结婚的姑娘要回娘家,新郎官也要来。人们早早把给新郎脸上抹的黑灰准备好了。新郎不让抹,被几个年轻人抱住,直到脸上被抹得像个黑老包,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儿时的年就是这么过的,虽没有现在物质丰富,但也开心、快乐。我难忘儿时的年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