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周五下午我在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上听了薛志芳校长的分享《有书,我们就快快读》,我被薛校长热爱读书的情怀而感动。
我最早认识薛校长是在校讯通网站,他的博客名字是“绝代芳华”,那时我经常拜读他的文字,他是为数不多的让我最为敬佩的校长之一。

薛校长说:“一个校长不内行,学校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薛校长敢这样说是和他的经历分不开的,他把一所无人问津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大家向往的好学校,而且还做成了名校,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点赞的事情。
薛校长在《做一个“战斗指挥员”》这篇文章中特别提到:只要求教师们工作,只向老师们要成绩,而不顾及其它的,那是不道德的。我们做校长的办学校、搞教育,要有一种情怀,一种生命的情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有比升学率、比分数更上位、更深层的思考和追求,要努力做到真诚地朝向每一个生命,真正让校园成为润泽师生心灵,壮阔师生情怀,蓬勃师生精神,卓越师生人生的乐园!
薛校长这次给我们带来的是读书分享,他给我们分享了他的读书故事,还有他对阅读推广的N点建议,从他分享的故事中我发现如果想打造书香校园,首当其冲的一件事就是校长是带头读书的第一人。

薛校长做校长之后,他就带着全体老师一起阅读,一起写作,然后老师们又带着班上的孩子们一起搞书香班级活动,他是用阅读点亮校园生活的校长。

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读的书不多,但是我们却想的太多。
在薛校长的分享中,我发现他的每张课件上都有一本书的推荐,从他分享出来的书单,我发现他读的书太多了,而且这些书大多数都是非常经典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我也是书不离身的人,但是我发现自己读的书还是太过肤浅,比如我更喜欢读生活类的书籍,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书或心理学方面的书我还是读的少,虽然很多书本的名字我很熟悉,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认真地读过。
薛校长说读书要学会触类旁通,当我们走进文本的时候,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但同时我们也要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能力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读书人。
我虽然做不到像薛校长那样一天一本书,但是我也要求自己一个月读两本书,同时我还要写两篇读书笔记,因为在我们开始写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换一种方式阅读,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阅读。

薛校长给我们的读书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有想法最为重要。我们都知道读书的好处,甚至我们动员学生读书,但是我们做老师的有几个做好了言传身教?我们做父母的是否每天都带着孩子阅读?
这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件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你想不想做。读书的重心在于“读”,而不是买了很多书而自己从来没有翻过书。
读书是需要环境的。如果我们周围都是热爱读书的人,那么我们也会受其影响,跟着热爱,但如果缺少这样的环境,除非是真正的热爱,否则我们很难做好这件事。
比如我们老梁读书会,最早的时候我只是在办公室给伙伴们聊书,慢慢发展成讲书,再到后来我们办公室每个人都要讲书,而到了现在我们读书会变得更正规,我们每个月固定时间来共读一本书。
会讲书才是最高级的阅读。
读书是需要环境的,但最好的环境是自己,我们要发挥自己能动性的作用,用自己的积极行动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一起热爱,一起积极地投入到热爱读书的状态。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我们每个年龄段读书的感悟自然不同,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阅读下去,我们会发现自己在“阅读,悦读,越读”的路上越走越轻松。
作为家长,如果你对孩子有期待,那么就请去读书;作为老师,如果你对自己有期许,那么就请去读书;作为校长,如果你对师生有期许,那么就请去读书。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读书能够成就事业,读书能够丰富人生和丰盈生命。
所以,有书我们就快快读!
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