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是第三次读《致语文教师》这本书了,以前只是不太懂,这一次再读,突然有了想尝试的感觉;把自己刚上过的一个公开课拿过来实验,纯粹菜鸟级别,希望得到各位名师的指点!
课题:从杨二嫂的角度看《故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人物的情感,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运用咬文嚼字和联想的方法,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3、通过人物性格变化探究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认为《故乡》一课中,杨二嫂和闰土的人物形象是重复的,她可以删去;但是,杨二嫂真的是与闰土位置重叠吗?今天,我们就走进杨二嫂的世界,从她身上看看当时的故乡是怎样的,鲁迅先生又想通过这样一个人物表现什么思想感情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读人物
1、请大家用具有美感的口吻,朗读45段。
(提示: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那么故乡中的人也应该是美丽的,所以,请大家带着温柔美好的语调阅读45段。)
2、分角色朗读第39——52段,用尖酸刻薄、伶牙俐齿的语气读杨二嫂的语言。
(先小组自由读,然后找1到2组读,其他组点评。)
三、写人物
请从以下人物小专题中任选其一,写200字左右的感悟。
1、《年轻的杨二嫂——故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2、美在“一坐”;
3、“豆腐西施”的艰辛与不易;
4、《那山,那水,却不是那人》
5、《是你变了吗?》
(以小组为单位选题,协商后写作;限时10分钟,请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话题讨论
话题:别样的“乡愁”
通过杨二嫂的性格的前后变化,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故乡”?作者心中的“乡愁”是怎样的?请组织语言,准备三分钟左右的发言。
【教师最后归纳文章主旨】
【设计意图】
余映超老师提倡的“长文短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把《故乡》一课分为两个小专题来设计:闰土专题和杨二嫂专题,从这两个不同的人物身上去探究《故乡》的主旨;通过不同语气的读,去感受人物的特点,通过写的板块活动,和学生交流学生的感悟以及看法,了解他们对教材的研读情况;最后,通过“说”的小版块,和大家交流、探讨文章的主旨,以及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咬文嚼字”是我的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去品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课文中常有“留白”的现象出现,展开联想的方法就显得很必要,在此说明!
本课设计还很不成熟,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万望各位名师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