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管理和其他单位部门都是一样的,所谓一样通样样通。管理三阶段放之天下而皆准。大道至简,操作起来却是千差万别,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更是如此,稍有不慎,将会前功尽弃,所以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制度是生硬的,是死的东西,而文化是需要理解,需要融会贯通,是深入内心的。何为文化?当代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曾有过专门的总结: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延伸来讲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指由来已久,深入骨髓的一个人的高尚品行;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在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基础上,才能做到的自觉,包括我们的一切行为规范;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以上两句话的延伸,有修养,会自觉,才能达到自律,自由。这种自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是真正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能做到以上三句话所表述的,那这个人一定是善良的,也一定会为别人着想的。只有理解了这几句话,才能来谈文化引领,达到“无为而治”!
在制度建设上,一定要深入浅出,所谓深入,就是要了解学生、教师、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切不可大而全,好大喜功,制定的制度一不好操作,二无法实施。比方一个老师讲课不喜欢甚至说不会使用多媒体授课,但人家的授课效果很好,学生也喜欢听他讲课,而你却偏偏制订了如果不用多媒体授课,就要怎么怎么样,结果就是老师闹情绪,弄虚作假,学生也会受影响,这样的制度就不是好的制度。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多方面考虑,对教学方法独特,效果明显,质量上乘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还是上面的例子,就可以单独拿出来,在教职工大会上明说,那个老师不用多媒体,但成绩明显,那么,经研究同意他可以不用多媒体授课,但学生的成绩必须提高到那个水平,否则会有什么后果,一二三当众说清楚,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当事人也只有更努力才能证明自己,达到了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而不是非逼着那个老师学会使用多媒体,费时费力还不讨好。
所谓的浅出就是要易操作,有约束力,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好的管理者肯定会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制度,反过来又为他的管理构成保障;而好的制度也肯定只有好的管理者才能实施好,就如当今的社会制度,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好,你看美国怎么怎么样,发展的多好。就是人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好。反对者却说,你看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实行的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到现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战火不断。因此可以看出,没有绝对好的制度,主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学校发展。有句广告说的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制度的好坏呢?很简单,看好不好操作,能不能达到效果,会不会引起大多数被管理者工不满。你说你定的制度都不好操作,它肯定是不好的。好操作了,但又没有约束力,没有实际效果,那也是不好的。虽然有约束力了,但会引起大多数被管理者的不满,那也不是好的制度。好的制度一定是好操作,有约束力,还不会引起绝大多数人的不满。满足这三条,就是好制度了。
学校制度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会成为学校积极向好的助推器。所以要想打造一所好的优质学校,制度建设必不可少。而这些问题需要管理者去思考,去推动,去发现问题,在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提出治理措施,最后形成制度,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具备相应的领导力了。
下次我们重点谈领导能力,期待你的继续关注。明天不见不散!
请点亮文末的红心❤️,算是对作者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