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楠的老铁们简书头条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
少了点什么——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3

少了点什么——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3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1-04 00:00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第1部分的5篇文章。看到了不少教学设计、案例。一些设计还不错,有了细节的描写,下次如果我有上到类似的课例,可以借鉴一下。

宋燕晖老师上《估算》一课时,和吴老师用到的素材是一样的,就是青青和妈妈在超市购物的录像。但宋老师感觉自己的课堂学生还不大认可估算,只是随着他继续往下走而已。而吴老师的则不同,吴老师借助几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

主要是什么问题?是几个情境的问题让学生来选。

下列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算更有意义?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②当售货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
③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吴老师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不断地让学生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估算,什么情况下用精算。给了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便多了思考的机会,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这就是《一种素材,两种用法》。

崔建梅老师是一个爱学习、爱研究的老师,他一直根据吴老师的课进行模仿,一段时间以后,采用了独自设计,设计完再对比的方法。

自己设计后,看吴老师的同一课的录像,他发现两人的设计非常相像。这或许就是前期积累的结果吧。崔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反观课堂,反观内心,由自己的感受追问,这节课少了点什么?

仔细对比思考后,他列出了三点:

1.少了点儿:"说让学生能懂的话"?

2.少了点儿巧妙的"煽风点火"。

3.少了点儿针对性的激励评价。

究竟少了点什么呢?崔老师总结:归根结底是少了点吴老师所倡导的儿童观和儿童数学教育观。少了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与了解,以及对儿童可持续成长的理解和助力。

许淑一老师分享的是他上公开课时表演成分偏多,吴老师给他进行指导。让他有了强烈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写成一篇文章——《别把课堂当"舞台"》。

张永老师在《让分数变得灵动起来》分享了他上一节公开课后的反思,并呈现了他的三个困惑:

1.分数的意义就是一节"干巴"的数学课吗?

2.为什么带引号的1学生理解起来这样难呀?

3.难道分数单位就那样说说学生就能明白吗?

他带着这些困惑请教了吴老师,吴老师听了他的数学课后,对他的课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让他因此觉得数学在他的头脑中开始慢慢变活,变灵动。

主要是三方面的指导:

1.从人造单位"1"走向自然单位"1"。

2.让分数张开嘴巴"讲故事"。

3.给分数找"妈妈"。

经历了此事,张老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应该与名师对话,与同行对话,与学生对话,做实实在在的思想者。

薛铮老师在《"听得懂"才能"学得会"》一文中分享了三个内容的课例:平均数、分数、四舍五入。主要聊到吴老师对儿童语言的巧妙应用。吴老师脱下了数学"高傲"的外衣,还给学生一个平易近人的数学课堂。

由此他有所感悟: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而非重演成人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不应该过度书面、刻板,身为教师的我们应适当甚至主动应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很多老师拿自己的课例跟吴老师的课例比,似乎差那么一点儿,究竟是差了什么呢?我想差别的就是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是吴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善于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了点什么——读《跟吴正宪学当老师》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of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