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木盒笔记不可思议の日更成长励志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一)练习不是熟能生巧|木盒笔记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一)练习不是熟能生巧|木盒笔记

作者: 纯se蓝调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6:30 被阅读68次

    这是一本巴菲特和特朗普推荐的畅销书籍。特朗普总统还曾说“一本从头到尾都非常棒的书!”

    本书的全称为《天才源自刻意练习: 通向成功的高效学习法》,是一本探讨学习方法的一本书。本书还获得过《时代》周刊的高度评价,并且传递给我们一个理念就是“伟大成就不只属于上天眷顾的那几个人,任何人,包括你都能获得。”

    作者杰夫·科尔文是一名电台主持人,每周听众高达700万人次。在科尔文看来这个世界没有天才,任何伟大成就的取得都必须通过艰苦、专著和打破常规的刻意练习。

    本书从四大方面解释了科尔文的高效学习法,今天先来看看上半部分的内容。今天分享的笔记来自解读人秦凌。

    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的成功诀窍是否靠谱?

    我们对成功诀窍有很多根深蒂固的看法。其中一个固有观念是,常年累月辛苦工作会获得丰富的经验,而丰富的经验自然而然会带来成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的故事,通过卖油翁倒油的高超技巧指出了“无他,但手熟尔。”形象生动的说明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过长期反复的操练而达到一流水平。

    而另一个观念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会带来成功。就像我爱看的一档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看到各路学霸讲述自己的荣耀时刻,好像高考很简单,只要比赛随便都能拿奖,各种保送、直博、跳级。好像我们都觉得成功者都有着异常的天赋,我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作者认为:经验和天赋都不是通向成功的关键。

    他指出我们周围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人远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水平。大量相反的证据却表明,许多曾经取得一些小小成就的人,随着经验的丰富,表现反而变得糟糕。通过这些,科尔文告诉我们:单纯靠花费时间,对一个人成为顶尖人士帮助并不大。

    作者举了莫扎特的例子讨论天赋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莫扎特是5岁创作乐曲,8岁举行个人演奏会的天生音乐神童,科尔文却指出,这一看法并不准确。被传为佳话的莫扎特早年音乐作品,其实是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复制、模仿他人作品的习作,并不是世界级的杰作;到莫扎特21岁创作出第一部为人们公认的杰作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接受了18年极端艰辛的专业训练,总之,莫扎特成功的要素并不是天赋。

    为什么说刻意练习不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有人会问为什么作者反驳常年的工作经验不是成功的关键,但莫扎特也是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获得成就的啊。

    因为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刻意练习,而不是一般的练习。刻意练习不是简单重复,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设计出来的,可以重复多次。刻意练习中对效果的反馈是刻意、持续所得到的。

    刻意练习第一个要素是:形成正反馈。

    我们通常对练习有很多误解,比如将练习理解为简单的重复,虽然重复是刻意练习的基础,然而不断的简单重复、不走出舒适区的一般练习无法带来真正的进步,有时候反而更加强化了错误习惯,不进反退。

    在刻意练习中,要明确练习是否达到目标和效果;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如果没有达到怎么进行总结原因和改进方法等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不断迭代,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正反馈,刻意练习才能成为刻意练习。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刻意练习不断提升我们的技能水平。

    刻意练习的第二个要素是:避免自动性。

    科尔文特别提出刻意练习要避免自动性,这是因为刻意练习与通常理解的“熟能生巧”恰恰完全相反。所谓自动性,是指人们经过长期埋头练习后近乎本能的自动化反应

    某人不假思索的反应使得他乍看上去非常像一个行家里手,但一个严酷的事实却是:自动性的结果却并不见得是正确的反应,也不能保证达到专家的水平。

    比如大多数人会认为开了10多年车的老司机会比开了2-3年的司机开车更稳;医院里行医20年的老医生也会比只从医4-5年的医生更加优秀。

    但现实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已经感到比较满意,那么就算这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再多练习几年作用也不是很大。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先分享到这。上半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经验和天赋都不是能直通成功的关键;要学会刻意练习,做好刻意练习的关键是形成正反馈和避免自动性。

    下一次继续分享本书的下半部分如何做好刻意练习和如何坚持刻意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才源自刻意练习(一)练习不是熟能生巧|木盒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