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岛花园故事记忆影像
徐志摩葬礼上,扶乩出现的诡异怪事

徐志摩葬礼上,扶乩出现的诡异怪事

作者: 梦之蓝色 | 来源:发表于2019-09-27 11:19 被阅读0次

《春申旧闻》,上世纪在二三十年代上海名人的掌故逸事结集。

《春申旧闻》,作者陈定山(1897年~1987年),善诗文,能书会画,出身世家。陈定山在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与许多当时的社会名人结交,对十里洋场的名人轶事,了熟于胸。

上海是战国时代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被称"春申"。

《春申旧闻》也就是"上海旧闻"

《春申旧闻》里,有对徐志摩和陆小曼产生矛盾,记载着徐志摩负气出走的详细经过:

一日,小曼忽发奋不吸戒烟,将广州的玻罩和西太后御用的景泰蓝烟枪,一起从窗槛里丢下楼去,却打破了志摩的眼镜。志摩也一怒而重返北平,临行他写了一首诗,有: “我悄悄的来,又悄悄的去,不带走天空一片云彩。”谁知后来,竟成了诗谶。说不回来,他又回来了。

这是一·二八事变那一年的秋天,他不高兴地告诉我,说: “这次是小曼连打十几个电报将他催回来的。但是到了上海,就吵了一场架。”我说:“你们为什么不离婚?”他苦笑说: “瑞午不是好人,我要保护她。”我感觉志摩爱情的伟大,他真能为小曼牺牲一切。他这次仅耽了三天,就要走。临走的那一晚,到我家里谈了一夜。我们也有个烟榻烧着玩儿。他要十云替他烧一口,十云说: “你不是不吸的吗?”他又苦笑笑,说: “我要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

这天,他说了许多话。志摩一生,我没有看见他发过愁,也不见他发过怒,以上的怒,都是他亲口对我说的。天亮了,他才去,他就是这天坐飞机回北平去。我一睡曚昽,忽然电话铃声大振,我感觉得心跳,赶下楼来,一听是小鹣的声音,他告诉我: “志摩的飞机在济南遇难。”我把电话筒一掷,失声大哭起来。

《春申旧闻》这段记载着徐志摩和陆小曼吵架,负气出走的经过,还是比较可信的。

郁达夫回忆徐志摩离开时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赶赴在北京林徽因的报告会,乘坐中国邮政的飞机,因天气原因飞机在济南党家庄失事,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就此陨落。

徐志摩出事后,引发当时文化圈震动,对徐志摩的葬礼,很多名人送去挽联或发文纪念。

如蔡元培挽联是:"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徐志摩一手创办的《新月》,特地出一期“志摩纪念专号”,专门刊登徐志摩友人们的悼念文章。

陈定山在《春申旧闻》里,记载了徐志摩身亡后,大殓时的的一个片段:

志摩大殓在万国殡仪馆,吊丧的人真不少,尤其学校里的青年,排着队来瞻仰中国的拜仑。他是大诗人、大情人,而他心中所含蓄着,没有发泄出来的正有不少的怨,爱的诗句,和巧克力一样,浓得化不开。我对他的遗容,想着他前夜的光景,不觉眼泪潸潸地流下来。

在灵边却哭倒了两个人,一个陆小曼,一个张幼仪,而吊者也无形中分成两班,彼左此右,无形中有一界鸿沟。

我不忍看了,便向他遗体默默地安慰了一番,后来我和小鹣正在庐山扶乩,沙盘里忽然写出“我悄悄的来,又悄悄的去,不带走天空半片云彩”。这天,陈散原先生、刘成禺、钱瘦铁都在座,大家骇然离座,沙盘上又写了三个字: “她好吗”,便寂然不动了。后来我们告诉小曼,她哭得很悲痛。

这段《春申旧闻》里记载,写的很诡异,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扶乩,是民间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

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据说在在扶乩中,被问询的神灵魂魄,会附体到扶乩的人身上,写出一些字迹,据说这也是民间迷信里,与逝去的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这段言辞灼灼的记录,让人感到不能相信的同时,也会带有一丝神奇。

事实上,其实徐志摩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开那架死亡飞行。

离开家的徐志摩,在11月18日,乘车到了南京,住进何竞武家。徐志摩和张学良关系密切,来往北京,很多次是乘坐张学良的专机,11月11号,他被陆小曼十几个电报从北京叫回,就是乘坐的张学良专辑。这次徐志摩也打算再乘张学良的专机回北京。

但不巧的是,临行前,张学良因事改期。徐志摩为了出席19日晚,在北平举行的林徽因的学术会,于19日早上免费搭乘,航空公司的一架“济南号”邮政飞机。

在登上这架出事的邮政飞机前,徐志摩犹豫了。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 

不知道什么原因,徐志摩还是登上了那架飞机,开启了死亡飞行之旅。

当天由于大雾,飞行员降低高度找航线,结果撞到山。徐志摩这年刚好36岁,是他的本命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飞机另外两人,也是36岁。这件事在当时被人惊诧不已,各种说辞。

徐志摩亡故以后,友人在回顾徐志摩出事前后,发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首先是徐志摩自己。

1931年11月11日,他乘坐张学良专机在离开北平去上海时,给林徽因留了字条:“定明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

林徽因看到字条后,心里担心,赶忙给徐志摩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徐志摩很感动,回复林徽因说:“你放心,很稳当的,我还要留着生命看更伟大的事迹呢,哪能便死!”

哪知徐留下的字条,一语成箴。

陆小曼一直不让徐志摩乘坐飞机,这是她很奇怪的坚持。但徐志摩人脉极广,他通过自己的渠道,常“蹭“飞机来回。在徐志摩飞回北平的前一晚,陆小曼挂在客厅里的一个大相框,忽然跌落下来,她感觉很不吉祥。

徐志摩的好友许地山说,他在北平见到准备回沪的徐志摩。许地山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徐志摩用惯常的玩笑口吻说:也许永不再回来了。

徐志摩出事的前一晚,与韩湘眉等友人在一起,聊天喝茶。

据回忆,正聊得开心时,韩湘眉似忽有所感地说:“Suppose  Something  Happens  Tomorrow(明天可能要出事),志摩!”

徐志摩说:“你怕我死么?”韩湘眉说:“正经话,总是当心点的好”。

徐志摩说:“不知道!没有关系,I always want to fly(我总是要飞的),我以为天气晴朗,宜于飞行。”

韩湘眉问:“你这次乘飞机,小曼说什么没有?”

徐志摩答:“小曼说,我若坐飞机死了,她做Merry Widow(风流寡妇)。”

杨杏佛:“All widow are merry(凡是寡妇皆风流)。”

种种不可思议,给的徐志摩的身故后,涂抹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这是一种命里注定,还是一种心理感应,或者仅仅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的折射。

徐志摩给自己取的笔名:“云中鹤“ 。

浪漫的情圣大诗人,正如他那首最著名的诗一样: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关文章

  • 徐志摩葬礼上,扶乩出现的诡异怪事

    《春申旧闻》,上世纪在二三十年代上海名人的掌故逸事结集。 《春申旧闻》,作者陈定山(1897年~1987年),善诗...

  • 徐志摩葬礼上,发生的未解之事

    上海是战国时代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被称"春申"。《春申旧闻》是一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生活在上海的名人,...

  • 《救赎》简介与目录

    简介: 一场寻常的葬礼上出现各个平凡的人,看似正常却处处透露着诡异。随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展开,最后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 扶乩

    这是一个来自《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来自清朝的一个宋姓按察使。 按察使这个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纪检部门,负责巡查、...

  • 马桶上的怪事。

    马桶上的怪事,每天上厕所也不怎么留意,今天晚上拉肚子,蹲在马桶上百无聊赖的倒腾着手机,正在这时,就听见有啪啪的声音...

  • 是谁约走了青春

    扶乩 上可以理解 神机 下可以探索 时机 然处处不显 青春的痕迹 它去了哪里

  • 扶乩杂谈

    扶乩(音ji,一声)之术,古已有之,属于占卜算命一类的方术,但又完全不同于周易、相面、堪舆等方术,更类似与一种跳大...

  • 海龟,模特,世界小姐——王宝强的新欢

    在王宝强母亲的葬礼上,原配马蓉带着女儿去国外读书。 新欢出现在王宝强母亲的葬礼上,依照当地农村风俗,非至亲是不需要...

  • 【暖心短篇】另一个时空的你

    第一幕 我从未想过,这种荒诞诡异的怪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那是在我每天晚上在舞蹈室独自...

  • 葬礼上的龙·一——葬礼

    他的腿已经蹲麻了,小腿生疼生疼的,内心开始感激,感激自己还不用跪着。 响器们还在疯狂的出声,兴致起处还会昂头跺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志摩葬礼上,扶乩出现的诡异怪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sj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