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贾环哭了,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作者: 那座野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17:06 被阅读297次
贾环剧照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前面的袭人和麝月那点戏,都是开胃菜。

真正的大戏,只有两场,分别是“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先来说第一场重头戏,“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弹是多音字。

一音为dàn,作名词用;一章为tán,作动词用。

在这里,读音为第二个,取其批评、抨击和纠正之意。

两大主角分别是王熙凤和贾环,配角有赵姨娘,莺儿和宝钗等人,地点为薛姨妈住处。

故事缘起于什么事情呢?

表面缘起于“闲”,实际缘起于多种理由,其中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的嫡出和庶出之别。

也就是说,“闲”是导火索,嫡出和庶出才是真正的祸根。

先看导火索。

所以,各位想想,很多事情、争端都发生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当然还有诸如“分赃不均”等情形之下。

至次日清晨起来,袭人已是夜间发了汗,觉得轻省了些,只吃些米汤静养。宝玉放了心,因饭后走到薛姨妈这边来闲逛。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玩,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玩。

嗯,宝玉来薛姨妈这边干嘛?

闲逛。

宝玉是有名的闲人,其他人忙不忙呢?

也很闲呢,因为是正月里嘛,很多人辛苦了一年,就利用这个机会放松一下。

古时,也往往利用这个机会走亲访友,吃吃喝喝。

现代社会,这个习俗也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眼下不正是春运时分吗?

在外地打拼的各路豪杰或打工者,都纷纷取道回家,或看望亲人,或证明自己,或寻求温暖。

因为有假期啊,闲时才能完成这么多的任务。

看来,太阳低下真的没有多少新鲜事,瞧贾府这帮小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

他们玩得是“赶围棋”的游戏,这可是一个具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哦,一旦关系到钱,连富家子弟都会失态呢。

瞧。

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它意;今儿听他要玩,让他上来坐了一处玩。一磊十个钱,头一回自己赢了,心中十分喜欢。谁知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若掷个七点便赢,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三点就赢了。因拿起骰子来,狠命一掷,一个坐定了五,那一个乱转。莺儿拍着手只叫”ㄠ”,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转出ㄠ来。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ㄠ!”

看来,赌博的确不是个好行为,容易惹出不少事端。

在这个游戏中,有一个人耍赖了,这个人是贾环。

贾环是谁?

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

按古代的说法,就是其庶出的亲兄弟,因生母是妾。

当然,贾环的地位不如宝玉。

贾环和贾探春,才是正宗的同父同母的亲姐弟。

从文本中的描写来看,事情的确是贾环惹出来的,因为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嘛。

莺儿虽是个丫鬟,但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丫鬟,再说也是小孩性子,眼见贾环为了几个钱,无端使诈,自然心中不爽。

宝钗呵斥了莺儿。

莺儿虽然不敢再争,可是嘴里还是发出了抱怨。

本来抱怨也没什么,有什么的是她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贾环心中的痛。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莺儿提到的这个人,虽然没有直接伤害贾环,可是其在贾府受到的待遇,和贾环受到的待遇,如果一对比的话,就难免叫人唏嘘。

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连忙喝断。

莺儿这小丫鬟,嘴也挺厉害的呢。

她这一嘟囔不要紧,句句都在点上,句句都伤人于无形,原因自然是她占了理儿,还有说话不知道轻重。

莺儿说话不知道轻重,在其他回目中也有表现,到时我们再说。

贾环有错在先,如果莺儿仅仅是不满地嘟囔几句闲话也就罢了。

然而她提到了一个人,并且和贾环做了对比,贾环没有承受得住。

我们看莺儿的几句话,句句扎人心。

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

别看这句话,杀伤力也不小哦。

这不明摆着说贾环没见过钱吗,小气,而且小气到了连个丫鬟也不如的地步。

其实,如果只是这句,我觉得就凭贾环在贾府的地位,以及他自小经历的打击,还是可以承受的。

可怕的是下面这句。

前儿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

世间任何事、任何人,都经不起对比。

莺儿竟然抬出来了宝玉。

对于贾环来说,宝玉就是他内心最痛的一个“痛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痛点,庶出的贾环也不例外。

莺儿这话一说,连旁边的,向来以稳重和大气著称的宝钗都失态了。

宝钗不等说完,连忙喝断。

也就是说,莺儿的这段话还没说完时,大概就是说出来宝玉的名字后才几字,宝钗就已经发觉其中的伤害性了。

什么叫“喝断”?

各位不妨自已想像一下。

显然,通常是某一个人说了万万不该说的话,做了十分不得体的事,有可能做出戳了马蜂窝的举动,总之一句话,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情,才会遭到“喝断”吧。

宝钗和黛玉都是极度聪明而又敏感的女性。

然而,一切还是晚了。

伤害已经发生。

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

贾环哭了,此时的贾环,年龄想必也不大吧?

他为什么哭呢?为什么呢?

贾环是谁啊?

宝玉的亲兄弟啊。

被一个丫鬟教训了一番,还说他不如宝玉大方。

是的,贾环的确不如宝玉,有很多方面不如宝玉,最根本之处在于什么呢?

我觉得还是贾环自己说得明白。

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贾环本身行为固然不端,这当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然而大家也不要忽略,他自从生下来,就承担了巨大的差别待遇,这是另一个事实。

还有前面一句,也不要忽略。

那就是贾环说得“你们怕他,都和他好”。

当然这句话充满了孩子气和偏见,但我也相信里面有正确的因素。

不是很多人说嘛,因为马云现在有钱了,就算他放个那什么,都有人会说是香的。

我们习惯了动辄拿马云举例,动辄马云怎么说。

祝福马云永远成功,否则又会进入失败案例库,呵呵。

可否想像一下,假如马云没有成功,人们又会怎么对待他呢?

再想想,最近才被“认可”的凤姐,曾经被多少人嘲笑?

宝玉这么受宠,除了他本身优秀之外,有没有因为嫡出和庶出之别带来的红利呢?

Absolutely yes.

贾环的泪水,源于下面的制度。

妾,也称侧室、偏房,无论在家庭、社会还是死后待遇上,与正妻都有云泥之隔。

同样,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家庭地位差别甚大。

庶出的子女,叫自己身为父亲姬妾的亲生母亲,只能叫“姨娘”,叫父亲的嫡妻,才叫“母亲”。

别说贾环小小年纪,就连内心强大如探春者,也曾经为自己的出身纠结不已。

相关文章

  • 第77章 贾环哭了,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前面的袭人和麝月那点戏,都是开胃菜。 真正的大戏,只有两场,分别是“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

  • 第78章 从贾环惹人讨厌引发的父母教育方式的思考

    贾环耍赖,惹得宝钗的丫鬟莺儿奚落了他几句。 又想到自己和宝玉的差别待遇,他哭了。 按说,贾环应该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 也说红楼:宝玉教贾环

    贾环与薛宝钗的Y环莺儿玩,输了,赖帐,莺儿不耻,说他不像爷们,远不如宝二爷,贾环哭了:我拿什么与二爷比呢? 宝玉过...

  • 鬼知道他都经历了些什么

    晚饭吃的波澜不惊,甚至无趣,仅仅是海勇的“先搞定服务员解决买单”这个梗还值得一说,整个过程还没有回来的路上遇到的人...

  •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昨天晚上一个人喝闷酒(也就一罐),还被那些傻呆发现给笑了。当天晚上睡得很不爽,第二天起来早已是6点20,头疼欲裂,...

  •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20171122,future计划D15提问】列举你人生中碰到的困境是什么,这些危机事件是如何处理的(人话:鬼知...

  •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当风一样的美女子终于不再床上各种扭动,弟弟也安静的进入梦乡,望着窗外的灯光,夜深人静的突然让人觉得很惬意,好久没静...

  •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前言 我叫阿诺,我有健忘症,后面的很多事情具体时间我也不是很确定;鬼...

  • 鬼知道经历了什么

    我,女,23岁,大学在读,为此感到悲喜,对了,“悲喜”这个词是昨天在看鲁迅的小说时学到的,没错 昨天,忘了告诉你们...

  • 鬼知道它们经历了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7章 贾环哭了,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gx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