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过一篇文章,《村里那个臭名昭著的清华生》,挺有感慨。
隐约记得以前读过,题目不是这个题目,事儿是一回事儿。
1985年,那个六六叔考上了清华,迅速成为全村乃至全乡全县的荣耀。
我也是那年读的大学,没考,也不是清华,家里人也很骄傲和自豪。
所有人都觉得,六六就是最有出息的人,将来会更有出息。
六六也成为乡人教育孩子的口头禅。
其实,乡人们不知道,进了清华的六六,混得很狼狈。
乡人心中最优秀的六六,在清华同学中很一般,甚至连一般也算不上。
大学毕业后,六六分到了一家电子厂。村里人大感失望,觉得最起码也得当个县长,咋混到厂里去了。
村里开始有人对读书这件事儿的价值有所质疑。
后来可能在厂里干得不太如意,六六又考了研究生,毕业后分进了省政府,再度风光无限。
乡人们经常找进了省政府的六六办事,甚至蹭饭。时间一长,六六在乡人心目中的形象就变得很负面,因为他办不了事儿,也推三阻四的不愿意管饭,是个数典忘祖的白眼狼。
其实,省政府的日子也不像乡人们想得那么光鲜,农村出身,不善交际的六六,就是一个长期得不到提拔的小科员。他确实为乡人们办不了多少事,也没能力接待这么多乡人来吃饭。
后来,升迁无望的六六辞职下海经商。虽然读过清华,也没混出名堂,最后竟然向村里那些小学没毕业的乡人借钱周转,读了清华的六六就彻底跌落了神坛。
再后来,六六越混越惨。将近50的人了,连辆车也没有,穿得破破烂烂,头发也掉光了,腰弯背驼,很是落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很多没读过什么书的乡人都当了大老板,手下使唤着大量的名牌大学生。
六六成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他读了清华,读了研究生,最后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学术著作,也没了名声,没了家乡。
甚至很长时间,找不到老婆。
拜他所赐,村里人都不读书了。
故事是不是真的,不好说。即使是真的,对清华来说,肯定是极个别的现象。
我想,真有这个情况,也再正常不过。就像前几年,有个北大毕业生卖肉一样。
北大的故事后来有了逆转,那个同学卖肉卖出了名堂,结论是读北大,卖肉也比一般人卖得好。
其实,卖得不好,也正常。
中国传统说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后来又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
我们很小就被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
当年,我们考大学最大的动力就是逃离农村,不再吃地瓜玉米,去吃大白馒头,那个时代还没拱城里白菜的野心。
当年,考大学报志愿,有同学说,坚决不能报农业大学,毕业后当公社书记,我们有更远大的理想。
想想,我们读书,一直有着很明显的功利追求。
前几天,讨论教育焦虑问题。有人说,教育之所以让所有国人焦虑,就是教育承载了很多功利的东西。
好像是这么回事,如果读书就是读书,教育就是教育,全凭兴趣爱好,只是追求知识能力素质,也许,教育就不再焦虑,教育就是最美的教育。
只是,教育可能没有功利吗?
我很怀疑。
但改变人生命运,确实是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2021年7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