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瑫||人生低处筑高堤

作者: 旸瑫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1:19 被阅读34次

1098年的苏东坡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低谷,第二次遭贬。元佑八年,宋哲宗亲政,新法派掌权,开始迫害旧法派,年近六旬的苏东坡因“讥讪先朝”之罪名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在他赶往英州赴任路上,又再次遭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此时的苏东坡因官场倾轧而陷仕途绝境,生计也甚为贫寒,但却泰然处之,与诸多中国儒家传统知识分子一样,始终怀抱忧民情怀,为民之心,念系百姓。

为抗洪防汛,同时也为了方便惠州西湖两岸的百姓交通,苏东坡积极奔走,倡议建桥筑堤,并带头捐款,“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捐出“黄金钱数千助施”。

1096年,新堤落成,他敞怀吟诗“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与百姓共欢庆。惠州人为纪念东坡的功绩,将此堤命为苏堤,与杭州的苏堤,徐州的苏堤一起并称为“三大苏堤”,成为苏东坡为官惠民历史上的耀眼政绩。

他是政治家,亦是文人,更是才情纵横万里的诗人。官职的谪贬无法泯灭他如明月般高亮的情怀。他依然豁达、乐观、坚毅,寄情惠州山水,尝遍岭南佳果。

在寓居惠州的940天里,他写下了洋洋洒洒近600篇诗词、散文和杂文,包括“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汤泉吐焰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永辞角上两弯触,一洗心中九云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成为苏东坡文学典章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无论是筑桥修堤的为民政绩,万古流芳的诗词书卷,还是他豁达乐观的情怀,都是苏东坡在惠州处于人生低处时所筑就的高堤。清代诗人江逢辰的诗句“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贴切地反应了他对惠州甚至对全国产生着重要影响。

无论在从政,为文,还是做人,苏东坡在惠州的修为都为世代津津乐道,被当地百姓和为官从政者视为“高堤”。

同为宋朝的范仲淹上任饶州伊始,得知饶州外洪内涝,水灾严重,百姓深受其害时,便寝食难安。在巡察灾情之后,他迅速下令在城北开挖莲荷塘蓄水。同时,亲赴现场,带领官民疏通沟渠排水,仅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全部疏通了南面沟渠。

他又提议,在城内多挖水井,改变吃河水的习惯,极大地改善了百姓饮水质量。如今鄱阳镇的很多古井都是当时所挖,当地百姓口中仍然念着“挖井用水不忘范仲淹”。此外,他还重文尚贤,先后倡建州学,修葺先贤祠坊等。

范仲淹的功绩让人敬仰,然而,熟知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惠民的政绩却是在范仲淹从朝廷三品高官贬为饶州知州(从五品)任上所取得的,这就更加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当时,他还患有肺疾,妻子病逝,五个孩子尚年幼,真可谓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诗《御街行.离怀》)。

可就是在遭受贬官之苦、忍受丧妻之痛的人生最低潮之时,他却始终怀揣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为饶州人民筑就了防洪抗灾的“高堤”。虽然任饶州知州仅有十八个月,却被鄱阳人尊为古今十贤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王安石称其为“一世之师”,朱熹赞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就连康熙皇帝都钦定将范公之牌位置放于孔庙之中。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里《报任安书》的这段文字,虽言语简短,但字字如锤,击打人心,不禁让人眼前浮现这些前贤在失意落魄,处于人生最低谷时,依然发愤图强,卓有成就的壮烈画面。

记录这段文字的史学大家司马迁是在写前人之史,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书写他自己的人生呢?他就是在定罪入狱,饱受腐刑,蒙受奇耻大辱后,花了整整13年时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垒起了130篇、52万字的恢宏巨著《史记》,筑就了中国史学的“高堤”。

从历代前贤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无论身处何等逆境,处境何其低微,其血液里都始终流淌着不甘沉沦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质,这种传统气息影响至今。

国学大师季羡林当年被“发配”回校看大门。在这段精神和肉体造受双重巨大折磨,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因为怕被人发现,他就偷偷地把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梵文原句抄写到小纸片上,然后趁没人的时候,躲在墙角逐字逐句地翻译。

凭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精神,他坚持了几年“地下”翻译工作,终于将全部7卷24000对对句翻译完成,198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生,这对中国学者了解印度,推动中印文化关系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蚊帐利偷读,熄灯写肚皮。庶乎三百草,梦里复依稀。”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被下发干校劳动时,偷着临摹《草字汇》时的一首打油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可谓冷酷至极,但却没有浇灭他数十年如一日酷爱书法的如火般的热情。

在劳动之余,深夜灯灭之后,他竟然躲在蚊帐里偷偷读书,并在自己的肚皮上用手指头练习书法,每晚坚持写300字才肯入睡,经常在梦里还在临贴,达到了痴迷无我的境界,最终成就了书风“凝厚稳健、俊逸潇洒”的刘体隶书,在20世纪70年代所书隶书字样6700多字输入电脑,为国内外广泛使用。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正因为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最低处,所以最接近于“道”。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有高有低,而人生的最低处,也不会有人喜欢可这最不令人喜欢的最低处的人生,不正是这若水般的人生吗?

虽身居低处,但要看淡低处,志存高远,更要倾听低处之乐,享受低处之趣,欣赏低处之景。

只要我们有不甘愿沉沦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有大胸襟,大气度,大格局,凭着坚韧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腔赤诚热血,在人生低处,同样能筑就人生的高堤。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相关文章

  • 旸瑫||人生低处筑高堤

    1098年的苏东坡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低谷,第二次遭贬。元佑八年,宋哲宗亲政,新法派掌权,开始迫害旧法派,年近六旬的苏...

  • 扔向天堂还是地狱?--读旸瑫的小说《仍向何方》

    1 在2018年的大寒时节,旸瑫加入简书写作。旸瑫的文字像一股清流注入简书这个大平台,透过文字可以看出旸瑫是个热爱...

  • 旸瑫私塾“一对一”读书写作私教,愿与君并肩同行!

    今日,我已报名参加旸瑫老师举办的“一对一”读书写作私教课程。正如旸瑫老师所言:“读书写作是件享受的事儿,也是件人生...

  • 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旸瑫」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作者:旸瑫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

  • 荠菜饺子飘香时

    「旸瑫」荠菜饺子飘香时 作者:旸瑫 立春已过,又是一年春来到。 长江流域的故乡早已开始酝酿着花的季节,就连最不起眼...

  • 不知道叫啥题目,记一篇文章所想

    这篇文章,写的啥啊,感觉就是四不像啊,好像,凉了...... 这篇文章是旸瑫老师昨晚上推给我的一篇文→「旸瑫」谁能...

  • 感谢旸瑫老师赠书

    旸瑫老师赠书,今天收到,内心非常激动!衷心感谢旸瑫老师的厚爱,感谢简书给我们搭建了这个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

  • 读《扔向何方》,叹命运无常

    ——读旸瑫老师的《扔向何方》有感 驱使我点开旸瑫老师的《扔向何方》这篇文章的动机是那个充满力量的“扔”字,一个“扔...

  • 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

    「旸瑫」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 作者:旸瑫 我们家的家务活基本上是老婆分担的,不过,饭菜我倒是经常做。 一个周末的中午...

  • 说说活动

    上次旸瑫发起日更挑战时,我没有准备参与。主要是日更自己每天在做着,感觉没参与的必要。 刚刚读到旸瑫的文章,被她的白...

网友评论

  • 沐心怡然:为好文章点赞。👍🌹
    旸瑫:@沐心怡然 为沐心的点赞点赞。看到你的名字,我就不由想起那个清心的诗人木心。但愿我们在文字里遇到一个木心!纯的,醇的,淳的的木心。
  • 罗恺:欣赏精彩敬赞👍
    旸瑫:@罗恺 😁
  • 暖暖育儿家:佳作欣赏了 🌸🌷💐
    旸瑫:@暖暖育儿家 谢谢
  • 吻过地平线_8781:👍👍👍谢谢分享
  • 一点文字:文豪之所以成为文豪。大家之所以能成大家。:+1:谢分享。
    旸瑫:@一点文字 现在真正喜欢文字的不多了,都异化了。
    一点文字:@旸瑫 我,心向往,才不足。不过,追求,就是过程中有享受。
    旸瑫:@一点文字 常常读他们品他们,希望把他们的精神,文字融入自己的血脉😃
    这种期望很高,但我向往之!
  • 回夜:🙏好
    旸瑫:@回夜 😁
  • 弦音寻晨醉:阅读好文,欣然得意!这就是偷电鬼的传说https://www.jianshu.com/p/ece99e79caa2
    旸瑫:@弦音寻晨醉 😁
  • 先生的怀孕日记:支持兄弟新文,感谢分享: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旸瑫:@先生的怀孕日记 谢谢!分享是种精神!
  • 东门之杨PLUS:哈哈,好巧,今天我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苏东坡:smile:
    旸瑫:@东门之杨PLUS 所见略同!

本文标题:旸瑫||人生低处筑高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oo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