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81001d26171ab3fd.png)
2.5 外来词的“源与流”
前面几节,我们已经知道了汉语借词与外借词。所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单向性的,也就是从一种语言被借到另一种语言。事实上,语言发展演变的情况往往更加复杂。
来看一个近几年引起热议的词汇,“阿尔法狗”。阿尔法狗是英语AlphaGo的汉语音译词,它是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分别在2016、2017年与世界顶级棋手对弈,大获全胜,一举成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Alpha是希腊语的首字母,表示“开始”、“第一个”的意思。那么这个GO又是什么意思?英语里的Go除了表示“走”的意思外,其实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围棋”。不过这个词语并不是英语自有的词汇,而是从日语中借过去的。日语称围棋为go,因此,也有人把AlphaGo称之为“阿尔法围棋”。
说到这里,似乎已经把问题都解释清楚了。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日语中表示围棋的“go”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是围棋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围棋经由朝鲜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19世纪时,围棋又从日本向欧洲传播,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体育竞技项目。因此,现在英语中的围棋术语,基本上都是从日语的词汇中借过去的,GO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Go的源头,也来自于汉语,[go]其实是日语吴音的读法。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其“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音读”近似于汉字本来的读音,而“训读”则是取汉字的字义,按照日语的固有读法来发音。
音读中根据汉字从中国传入的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又分为“吴音”、“汉音”和“唐音”这几类。“吴音”是六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读音,这一区域古为“吴国”,故其读音被称为“吴音”。“汉音”是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读音,“唐音”则是宋代以后传入日本的中国南方读音。
日本汉字一般只说“吴音”和“汉音”。“棋”在日本汉字中写作“碁”,吴音读作“go”,汉音读作“ki”。它们反映的是汉语早期的读音。从日语的角度来说,它们就是来自于汉语的外来词。
有意思的是,英语从日语中借走了这个来源于汉语的词,却以“音译”的方式再次回到了汉语中来。大家把AlphaGO翻译成了“阿尔法狗”,倒也算得上是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只是大部分人恐怕都已经不知道go究竟从哪里来,更不了解这个词语的前世今生。有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了。
由此,我们也想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外来词的源与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吸收和同化,外来词由此产生。当一个外来词产生的时候,它的上一级来源往往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比如英语的go来自于日语。可是从词语的源流来看,其实这只是它的“流”而非“源”,其真正的“本源”还在汉语中。
当我们在讨论外来词的时候,根据现有的文献,能发现的也许就只是它们的上一级来源。如果它们在历史上历经了辗转相借的过程,那么这个词的真正源头在哪里,就值得探讨了。比如汉语中的“咖啡”来自于英语coffee。但是,英语中的这个词又来自于哪里?英语中为什么把“酱油”称为soy,把中国的“普通话”称为mandarin,我们不妨自己去试着寻找答案,相信一定能找到一些关于外来语与“文化”之间的有趣故事。
(本文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沚青教授 课堂实录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