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汉语的方言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直接描写方言的作品并不多见。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恐怕是人们最熟悉的了。在这首词里,作者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乡村生活宁静和美,耳边听到的,是柔美悦耳的“吴音”。辛弃疾当时住在江西上饶,此地曾是古代吴国属地,通行吴地方言,故而作者也将此地的方言称为“吴音”。如今,吴语方言依然是江西上饶地区通行的方言之一。
不过,“吴语”古今含义不同。现代的吴语在地理上涵盖今苏南、上海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区。而古代所谓的“吴音/吴语”,一般指今天的苏南、浙北一带以及周边的方言。而今天浙江宁波、绍兴一带的吴语,古代则通称为“越语/越音”。浙江南部温州一带的方言,则称为“瓯海方言/瓯语”。这种划分,主要是以方言特点及其通行的地域名称命名的。据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吴语”名称,始见于西洋传教士制作的《中国语言分划图》。
汉语方言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汉语方言使用方言区、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点等概念,对特征不同的方言进行层次划分和归类。如“吴方言”属于汉语方言中的一个大区,上海话、温州话都是吴语中的一个地点方言。
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思想,古已有之。汉代杨雄的《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方言比较词汇汇编。杨雄在对不同区域的方言词语进行辨析比较时,就已经注意到语言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变化。他常用“自关而东”“秦晋”“南楚”“北燕”等地名,来说明某些语词出现在某些地方。这其中,已经隐含了方言分区的思想。近代以来,章太炎、黎锦熙、赵元任、李方桂等语言学家,都在汉语方言分区问题上作出过很多努力。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汉语方言分区思想主要是“七区说”和“十区说”。
“七区说”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个大区。而主张“十区说”的学者,则在七大区之外,还分出了“晋语”“徽语”“平话”等三个大区,共十个大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就采用了这样的方言分区法。
汉语方言分区的基本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古入声字的演变,二是古浊音声母字的演变。按照古代入声字的演变标准,可以把“官话”和“非官话”区分开来。官话方言绝大多数地点古入声字今读“舒”声,非官话方言古入声字今仍读入声。根据古浊声母字的演变标准,则可以划分为九个非官话方言。根据这样的区划和分类,就可以把每一个方言大区再分成若干个“片”,有些“片”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片”。例如,绍兴方言属于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而潮汕方言属于闽语区闽南片潮汕小区。
现在,借助《中国语言地图集》,我们自已的方言应该如何用专业术语表达呢?据统计,目前各大方言的人口使用数如下:
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官话”,也就是北方方言。它通行的区域最广,使用的人数最多,占汉语使用总人数的66%。官话大区分为八个“官话区”,分别是:东北官话区、北京官话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和江淮官话区。
使用人数居第二位的是“闽语”,除闽语的大本营福建以外,台W、广东、海南、广西、浙江地区都有闽方言。闽方言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的分歧很大。比如,同在福建,各地彼此之间的通话,难度还是很大的。厦门人是听不懂福州话的,反之亦然。因此谈到闽方言时,通常还要再进行分区,可以分为闽南、莆仙、闽东、闽北、闽中、邵将、琼文、雷州等几个次方言。其中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而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方言为代表。
第三大方言,是吴语。吴语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及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地区,代表方言是苏州话。但是,也有人认为,现代吴语中“上海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吴语应该以上海话为代表。
第四、九、十位的方言,分别是晋语、平话(和土话)、徽语。这三种方言,学者们在分合以及归属上的看法,不太一致。《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山西、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北部)、河北(局部)这些有入声地区的方言划为晋语。皖南一带的徽州方言,从吴语中分离出来,叫做“徽语”。而广西的平话和土话,也单独列为一区。
使用人数排列第五位的是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以及海南、广西、港澳等地区,代表方言是广州话。
列第六位的是赣语,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以南昌话为代表。
第七位是客家话,方言多以地名来命名,但客家话却是例外。“客家”表示的是外来者的意思。相传西晋末年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因为战乱南徙渡江。到了唐末、南宋末期,又有大批的人过江南下至赣闽、粤东粤北等地,这些人被称为“客家人”,以别于当地原有的居民。后来,这“客家”一词就沿用而下成为这部分汉人的自称。客家方言的分布较为零散,广东、福建、台湾、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有客家人的踪影。代表方言是广东梅县话。
使用人数居第八位的,是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以长沙话为代表。湘语内部还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和赣语的影响较大。老湘语主要分布在衡阳、湘乡一带,受外部方言的影响较小。
这就是目前各大方言使用人数的基本情况。
如果从历史的源流来看,汉语各大方言,其实都是从北方的古汉语中分化出来的。晋语、吴语、粤语、湘语、赣语都是直接从北方方言中分化而来。而闽语、徽语则是从吴语演化而来,客家话来自于赣语。由此可见,汉语各大方言内部的密切关联。
(本文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沚青教授 课堂实录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