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⑾

作者: YangSiR说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06:00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3.3 成语中的古语留存现象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这种联系在成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语义、语法、语音层面我们都能够找到大量的古今汉语密切相连的例子。

首先,词义方面。许多古汉语单音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单独使用,但是却保留在成语的语素中。比如,“赴汤蹈火”的“汤”指的是“热水”,“短兵相接”的“兵”指的是“兵器”,“扬长而去”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休戚与共”中的“休”表示“快乐”、“戚”表示“哀愁”,“含辛茹苦、茹毛饮血”的“茹”都表示“吃”。由于这些古语素与人们的语感相距较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由于不理解词义而造成的错误”。

我们来看几个新闻标题。《视频广告不厌其烦》、《让人感到不厌其烦的“骚扰”》、《***的广告是否让你不厌其烦》。在这些标题中使用“不厌其烦”,显然是错误的。“不厌其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嫌麻烦”。不难推测,作者的本意应该是要表示让人感觉到“十分厌烦”,所以在这里,用“不胜其烦”应该才是合理、合适的。

为什么人们会用错成语呢?这可能是和人们不熟悉成语的相关语素意义有关。“不胜其烦”的“胜”,有“能承担、经受得起”的意思。《说文》中解释,“胜,任也。”这个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单用,主要保留在“胜任”、“不胜其烦”、“力不能胜”等这些书面色彩深厚的双音词和成语中。由于人们不熟悉“胜”的这个含义,于是在使用相类似成语时出现了“混淆误用”。

再比如,在表示“非常感谢”的时候,人们常常说“不胜感谢”。但也有不少人把这个惯用语写成了“不甚感谢”。哪个用法才是对的呢?显然,写成“甚”是错误的。因为“甚”表示的是“程度深”的意思。“不甚”也就是“程度不高”,所以,“不甚感谢”的意思就成了“不太感谢”,这显然是不对的。

那么,这样的错误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胜”有“穷尽”的意思,“不胜”就是“不尽”,表示程度“非常深”,也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这个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单独使用,只保留在诸如“不胜枚举”“不可胜数”等成语中。

此外,“胜”表示“能承担”和“穷尽”这两个含义时,旧读平声(第一声),以有别于读作去声(第四声)的“胜利”的“胜”。后来在1959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续编》中,取消了平声,统读作第四声。

如此一来,“不胜”这个词的读音就和“不甚”十分相近了,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后鼻音”,而另一个是“前鼻音”。再加上人们对于“胜”字的确切含义已经不太清楚,于是就出现了“不甚感谢”“不甚荣幸”“不甚惶恐”这样的用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能自已”。“已”有“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的意思就是,自己无法制止或约束自己。但是,由于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已”的用法,常常将这个字认作“己”,于是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说法。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飘洋过海来看你》中,把“不能自已”唱成“不能自己”,据说是将错就错的结果。

再来看成语的“语法”。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句式,有些语法现象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何去何从”、“时不我待”、“尔虞我诈”等,都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式。而像“唯利是图”、“唯命是从”、“马首是瞻”等,是较为特殊的宾语前置句,用“是”来复指前置的宾语。

当然,在语法方面,不限于语序的变化。其他常见的古汉语语法现象,比如“词类活用”中的“使动、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等,在成语中也非常常见。比如,“生死骨肉”,指的是“使死人复生,使白骨生肉”的意思。“不远千里”中的“远”,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不以千里为远”之意。“蚕食鲸吞”“土崩瓦解”也都是这样的用法。

而有些语法现象,可能是大家较为陌生的,也容易造成误解。比如,表示“不知道结局和下落”的成语,是“不知所终”还是“不知所踪”。“所”是一个结构助词。它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所”字结构,这个结构具有名词性。例如“所作所为”,指的是做的事情,“所思所想”指的是思考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这个成语,“不知所踪”。“踪”指的是“踪迹”,是个名词,不能跟“所”搭配,“所踪”是说不通的。而“终”是动词,指“终止、结束”的意思。“所终”是一个所字结构,表示事物的结局。“不知所终”就是“不知道下落和结局”的意思。由于大家不熟悉这个成语的语法结构,因此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以上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常见于各类新闻标题中。

成语,还与古汉语的“语音”问题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成语中一些字、词保留了古音。保留古音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古义。比如“暴虎冯河”中的“冯”字,“否极泰来”中的“否”字,其读音都和现代汉语的常见读音不同。而这,正好反映了音韵学中的一个问题,“古无轻唇音”。简单来说,就是在上古音中,没有“ f ”这样的轻唇音,而只有“b、p、m”这样的重唇音。“冯”字保留了“徒步涉水”这个古义,其读音也保留了“ p ”这个重唇音。“否极泰来”中的“否”,同样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保留古音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丢卒保车”、“余勇可贾”、“一暴十寒”、“深厉浅揭”、“乳臭未干”等等,都保留了一些特殊的读音,其意义也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

二是成语中的“通假现象”。古代文献中,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被称为“通假”。我们现在常的许多成语中,都包含着通假字。比如,“矢志不渝”“矢口否认”这两个成语。“矢志不渝”表示“立誓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的意思。而“矢口否认”则表示“一口咬定,拒不承认”的意思。这两个成语里都有一个“矢”字。“矢”的原意为“箭”,和两个成语的含义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那“矢”在两成语里表示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两个成语中的“矢”都是通假字。意即“誓”。“誓志”就是“发誓立志”的意思,而“誓口”就是“赌咒发誓”的意思。

还有诸如“跳梁小丑”这样的成语。并不是小丑在梁上跳,“跳梁”应该是“跳踉”的通假字,而“跳踉”则是“跳跃”的意思,引申表示“跋扈、强横”。因此,用“跳梁小丑”来形容那些猖狂捣乱而没有多大能耐的丑恶之徒,是很合适的。

这一类的通假现象还有不少。比如,“幡然醒悟”、“自怨自艾”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只有当我们了这些通假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本文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沚青教授 课堂实录整理)

相关文章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⒁

    4.1 汉语的方言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直接描写方言的作品并不多见。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恐怕是人们最熟悉的了。在...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⑿

    3.4 成语的发展和变化⑴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成语的结构形式、来源以及成语中古汉语的语义、语法、语音留存的现象。...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⒃

    4.3 方言与共同语的交流与融合 汉语方言与共同语,都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们有着共同的源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⒀

    3.4成语的发展和变化⑵ 成语变化的“理据”有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引申,产生新义新用法。二是异解另构,产生新词新意...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⑾

    3.3 成语中的古语留存现象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⑸

    2.2汉语外来词的译借方式 清代闭关自守,王公大臣们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无所知。一直到光绪年间,才渐渐的派人出...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⑹

    2.3汉语外来词的来源 胭脂是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可施于面部和唇部。那大家知道胭脂从何而来? 其实胭脂这个词并不是汉...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⑺

    2.4 汉语外借词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称为“借词”,...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⑻

    2.5 外来词的“源与流” 前面几节,我们已经知道了汉语借词与外借词。所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单向性的,也就是从一种语言...

  • 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⑼

    3.1成语的形式特征 成语,是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成语是一座宝库,它为我们集中展现了中华传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 || 词汇与文化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vk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