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里来了个女博士,芳名莎莎。这年头,女博士一点儿也不稀奇。但是,单身的女博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老一辈的中国人比较传统,尤其是体制内的这一批,他们遵守规则、追求圆满。一个人到了适婚年龄,还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单身生活居然过得有滋有味,这怎么能行?
莎莎博士刚毕业,28岁,模样周正,举止大方。
大家猜测,莫非是家里条件太差,家里兄弟姊妹多?社里有位编辑,家中侄子35岁,事业小有成就。
他说:“莎莎是个好姑娘,我要把她介绍给侄儿。莎莎家里穷,我们这边可以补贴,房子车子不用愁,孩子以后也有两老带。我侄儿挣钱,她就守着这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吧!”
社里人事刘姐听到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莎莎家里可不穷,她爸爸是石化公司的高管,妈妈是银行中层领导。政审的时候我们去过她家,父母素质高着呢!”
大家恍然大悟。莎莎不是因为家里穷,可能是眼光太高,挑花眼了。
一时间,社里的大姐们全部调转方向,化身为“知心姐姐”。
平时大家都忙着审稿,没空闲聊。到了中午的饭点,社里一时热闹起来。大家三五成群,边吃饭,边唠唠家常。
莎莎总能成为大家的焦点:
“女人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了,碰到差不多的就结婚吧。过了三十,怕是要走下坡路了。”
“我闺女跟你一样大,硕士毕业就结婚生孩子了,现在我孙子都三岁啦!女人年纪大了,怀孕就难了。”
“你得多为父母着想,你没有好的归宿,父母晚上都睡不安稳。”
每次听到大姐们的唠叨,莎莎总是捂嘴一笑,说声“知道了”,然后低头安静吃饭。过了几周,食堂里已看不到莎莎的踪影。她自带饭盒,打完饭,就回办公室了,不愿意听大家唠叨。
社里年轻人少,我和莎莎都是80后。这次出差,我和莎莎同住一屋,我也好奇她这么优秀,为什么还单身?
她说:“大家都觉得单身是个问题,得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不断地相亲。遇到还算合适的人,就凑合着过日子了。他们没有遵从内心,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害怕和焦虑,害怕周围亲人朋友的指指点点、害怕孤独终老,大环境的焦虑影响了他们,一定得解决这个问题,赶紧找个人嫁了,才能安慰自己。但是,结婚后呢?培养不出来爱情怎么办?婆媳不和,丈夫太怂怎么办?婚前不想清楚,盲目跟风,吃亏的还是自己。”
“我觉得单身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我可以养活自己,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班时,我努力工作。下班后,我享受生活。我最近在学烹饪和绘画,也有自己的社交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我希望,能遇到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而结婚。爱情没来之前,我享受单身的快乐,当然,我也会努力去寻找它。”
“我父母从来没有催过我,反而,他们叫我别着急。找到合适的人,再考虑婚姻。”
仔细回想,身边确实有朋友是因为害怕和焦虑,才选择婚姻的。有位同学,硕士毕业就结婚了,然后接着读博士。到月末的时候,她总是一副忧愁的样子。后来得知,她博士期间的生活费都是丈夫给的,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要钱。
“这可你的丈夫啊,怎么会不好意思?”
“因为,我们还不太熟。我们是相亲认识的,他家里条件还不错,人也还老实,我就嫁给他了。结婚后,我提出想读博士,他妈妈是反对的,觉得书读多了没什么用。但丈夫很支持我,还在经济上支持我。”
“你可以找你的父母借钱,以后再还。”
“父母太穷了,身体也不好。医药费也是丈夫出的。”
这样的故事,总在发生着。这位姐姐还算幸运,遇到一位虽然不熟,但人品还不错的丈夫。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又遇到了爱情可怎么办呢?她这么善良,只能掐灭爱情的小火苗,安心地回归柴米油盐的生活吧。
莎莎只是优秀单身女博士的一个代表,她的独立和洒脱,跟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她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脚踏实地奋斗着,以后也会拥有高质量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我问她:“那么多给你介绍对象的同事,你若都不去,得罪他们怎么办?”
她:“以前有亲戚给我介绍对象,我一开始都去了。有秃顶的四十五岁大叔,有妈妈陪着来相亲的大男孩,有要求我婚后别工作的强势男,几乎没遇到合适的。”
“同事也和那些亲戚一样,他们并不了解我的个性和喜欢,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我。与其给面子去相亲,后来拒绝别人,还不如别见面。我朋友介绍的男孩,反而更靠谱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同事们被拒绝,一开始可能有些误解,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会知道我是什么脾气。就算有觉得我清高,以后不和我来往,那也没什么,他们年纪大了,过几年也要退休了。我不想取悦别人,委屈自己。”
这个女博士,挺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