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49603/2478b7119ff5be94.jpg)
女儿上初中的前几天,我把学校发的清单给她,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因为她有过几次无家长陪伴的长途旅行经验,我对这事并没操心。
临到开学那天,我做最后的检视,才发现她除了把作业归拢了一下,其它什么也没收拾!行李箱和几天前一样在地上敞开着,只随意扔了两件校服。
我压着火问:“你为什么不收拾箱子?我不是都跟你说清楚了吗?”女儿眼里有一点不安,低下头,抿着唇,不说话,不解释。
我的怒气一下子飙升,把手里的东西往箱子上一摔,冲她吼道:“你简直一点用都没有!你能干些什么!”
吼完了,女儿僵在那,我自己也呆了一下。我从来没对人说过这种话,就像没过脑子。我暗暗警告自己就此打住。可是,半小时后上车时,我居然又恨恨地说了一句:“赶紧走,再呆在家里都废了。”一直做低头挨训状的孩子惊讶地抬头看了我一眼。
我板着脸开车,直到进了校门,我才牵起她的手,伤感起来。面对老师时,我已经完全变回了那个温和有礼、耐心十足的好妈妈。
你有点虚伪吧!我对自己说。
平时对孩子如珠如宝,捧在手心里宠着,可是一旦变身就浑身戾气,口不择言,向孩子发泄不知从何而来的怒火。像孩子爸说的,这时的我就是个巫婆。
孩子的所谓错误真的有那么严重,非得大动肝火吗?我知道不是的,孩子的问题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引发我焦虑的是别的原因。
也许是在无意识重复多年前自己的经历,也许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许是我接受不了对孩子的失控……孩子不过是引燃了一根导火索,然后便被当成一个安全的树洞,无辜地被我爆裂着不该她承受的负面情绪。换句话说,我欺负了我的孩子,依仗着父母天然的优势地位,而不必担心外界的指责。
责骂算得了什么,父母管教孩子连打也打得,不都是为了孩子好,不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吗?
只是,我不能自欺欺人,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爱。
一周后,孩子回家。我跟她商量,是否每周的中间请一晚上假,回家过夜。
“我无所谓,”她带着点负气地说,“你不是让我赶紧走嘛!现在又这么说。”
我笑了,跟她认真道歉,并放下心来。还好,女儿会反击,会把我甩给她的多余的情绪还给我,而不是自己憋在心里。不然憋得多了,没准哪天就默默地变态了,像我看到过的那些孩子。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哭着骂另一个小女孩:“你是个狐狸精!你不要脸!”
一个小男生骑着自行车追打一群小女孩,女孩们向我求助,我抓住男孩的车把让她们离开。十一二岁的男孩一脸匪气,嘴里骂骂咧咧,什么“臭女人”、“老子看得起你”之类的。
我不相信这些言行是真正属于孩子的,它们的背后一定有个痛苦的妈妈和满嘴喷粪的爸爸。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些转移给了自己的孩子。忠诚于父母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给的好的坏的都通通接收。然而,很多父母只是生理上做了父母,在心理上未必有足够的成熟。
当孩子的性格、心态、人际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与其去孩子身上找原因,不如看看他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老师只能起一小部分作用,因为根源在家庭,老师很难教育家长,所以只能治标不治本。
当然,父母的问题也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去追根溯源,在父母的父母身上找到原因。若认真观察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兴替,会从中看出许多轮回的影子。人们活着活着就会变成他们父母的样子,哪怕年轻时有多么抗拒。然而,一代一代往上追溯责任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已经成人了的父母自己能够意识到,不把孩子当成自身情绪的垃圾桶,从而阻断轮回中负面的那一部分。
给孩子当父母是一件需要小心翼翼的事,而现实中却有很多粗放的父母。
我常异想天开,既然计划生育的国策曾被执行得这么完美,那么能不能把“计划”的内容变一变?适龄的男女只有通过了国家的专项心理测试,证明其心理足够成熟强大才可以取得生孩子的资格。
若有那一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祖国,就指日可待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9603/bf67147750857812.jpg)
网友评论
可以分享快乐和悲伤,可以分享心中的压抑和苦闷,但是一定不能对自己在乎的人发火。
你在别处受伤,然后再来伤害你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