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以天下

作者: 公子孟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2:07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书香澜梦忧主题。

    网图侵删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有一颗巨星降临到河南巩县一大户人家,他将在华夏诗坛肇建自己诗的王国。

    他是杜甫。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尊称为圣人的杜甫。

    少年时期,杜甫家境优越,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因而豪情满怀,过了许多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就在此时期,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流露出少年时代勃勃朝气和不凡的抱负。可惜,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杜甫见识到了太多的人间疾苦,因此,对国家,对百姓,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关注,我们的眼前就展现出了那样一个忧国又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前期,统治阶层骄奢淫逸,百姓民不聊生。当时还在京漂的老杜终于有幸谋得了一个官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说白了,就是一个保管员,保管兵器库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保管员了。于是,兴奋异常的杜甫准备回家——距离长安200多里的奉先去给老婆报喜。回到家中的杜甫,等待他的是一阵哀号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回想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骊山官府夜夜笙歌,而门外饿死冻死的尸骨比比皆是,悲痛欲绝的杜甫拿起了手中的笔,不但为自己的苦难,更要为天下苍生代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对统治者的讨伐,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诗人深感,唐王朝岌岌可危,而又徒唤奈何。安史之乱的全面爆发,证明了他的政治敏感性,也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可以说,杜甫在思想上对现实的关注,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任意一位诗人。

    那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

    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何等的繁华,花香鸟语,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当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安史之乱撕掉了盛世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可怜的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加入了逃难的大军。

    后来,耿直倔强的杜甫,面对朝廷的波谲云诡,勾心斗角,格格不入,因而被贬出长安,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那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

    穷困潦倒的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弃官来到了四川,七拼八凑,在亲友的大力资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八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文字。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虽完成了表面的统一,但天下扰攘的局面却愈演愈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杜甫的生活,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杜甫几乎是百病缠身,病痛将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他看起来像一个半废的残疾老人。可是即便这样他依然始终斗志昂扬,他似乎永远胸怀博大无私大爱,永远还有心胸留给那些平凡普通的大唐子民。

    从古至今,越是国家动荡衰乱之时,人越是自私,越是追求个人利益,而杜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当社会风气败坏的时候,他有极强的毅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说真话,在人人只求自保的时候,他替弱势群体发声,他是真的深入生活,面对生活,不惧怕现实的丑陋的人。

    唐代宗大历五年冬的一天,一代诗圣撒手人寰,犹如一粒尘埃,轻轻跌落,无声无息。

    “眼见他人起高楼,眼见他人宴宾客,眼见他人楼塌了”。他个人命运也在这种“塌楼”过程中遍体鳞伤,但他没有为自己过多的嗟叹,因为他心里担心着的,记挂着的,永远是国家,永远是百姓!所以说,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中之圣!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忧以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q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