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散文想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論“恕”与“强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論“恕”与“强恕”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19:31 被阅读0次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論“恕”与“强恕”》----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十月十五 ←↑于自家作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仁的心态,就是這麼個心態。----李宗奇

    子入太庙,每事問。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出自于《論語·八佾3.15》)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出自《論語·泰伯8.5》)

    “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以及“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虚”(←出自于《論語·泰伯8.5》)←↑這是一個路子

    ↑既:孔子,与曾子曰:昔者吾友(←昔者吾友,←出自《論語·泰伯8.5》),是一個路子。

    孔子与曾子之友(←曾子之友,出自于《論語·泰伯8.5》:曾子曰:‘昔者吾友’。是一個路子

    ↑這個路子叫:,叫:,叫:無相,叫:“毋我”(←既:無我,“毋我”,←出自于《論語·子罕9.4》),叫:“中庸”(←出自于《論語》、《礼記》),叫:“真常”(←出自于《清靜經》),叫:一視同

    ↑(←既:以上)(基本)都是一個意思,↑既:都為同意

    道理是這樣的。

    ↑都為同意的意思,就是説:《論語·八佾3.15》當中的孔子,与《論語·泰伯8.5》當中的“曾子曰:‘昔者吾友’。”←↑→二者為同義

    ↑既:同道。←↑→他們(←既:《論語·八佾3.15》當中的孔子,与《論語·泰伯8.5》當中的曾子之友是一個路子;←↑↓→只是説:←↑↓→這個路子有很多種不同的称呼、叫法。

    ↑而矣罢了。為什麼“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出自《論語·泰伯8.5》)

    為什麼一個人明明精通周禮(←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自《論語·八佾3.14》),“(子)入太庙”,却要“每事問(←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

    ↑這是為什麼呢?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説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于《論語·八佾3.21》)

    “成事不説,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同上)←↑這是“犯而不校”(←出自《論語·泰伯8.5》)、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的原因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于《論語·子罕9.4》)

    “毋我”(←↑既:無我,←↑“毋我”出自同上),←↑是“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的原因

    没有我,既:毋我(←既:無我,“毋我”,←出自于《論語·子罕9.4》)、無我

    “我”,←是一個概念,←↑↓→概念,是思想的游戲

    没有我,←就是:没有概念、←就是:不想。

    连不想,←都不想。因為想“不想”,←也是一個概念想“不想”也在想......想“不想”,←也在进行‘思想的游戲

    ↑這就不叫無我。←↑→既:毋我(←“毋我”出自于《論語·子罕9.4》)。

    ↑這就還做不到:“犯而不校”、有若無,實若虚(←出自于《論語·泰伯8.5》),以及(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

    ↑因為有個“我”的概念,←↑→执著于“我”的概念,←↑→你(几乎)不可能“犯而不校入太庙,每事問(←二者,分别出自于《論語·泰伯8.5》,与《論語·八佾3.15》)。

    ↑你放不下“我”的概念,←你就一定會有所谓“對方”,的概念......

    有(所谓)“對方”的概念,←就一定會有“多人”、“老人”的概念......

    ↑這就是《金剛經》説的:我相、人(←既:“他人”)相、众生(←既:“多人”、所谓多人......)相、寿者(←既:“老人”、所谓老人)相。

    ↑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摘自于《金剛般若波罗蜜經》),←↑→你就很難做到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出自于論語·泰伯8.5》),←↑既:子入太庙,每事問。(←自《論語·八佾3.15》)

    ↑以及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出自同上)

    ↑你有個“我”的概念、“我”的想法......←↑→你做不到↑這樣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其余不足觀也已(←自于《論語·泰伯8.11》)

    有周公之才之美,使,其余不足觀也已”(←出自,同上),《論語》這部書、←↑→我管它們叫:四書五經、《老子》、《清靜經》;《金剛經》、《坛經》←這套工具,↑這套工具(個人称)、這套經書,←就是人無相。

    所谓無相,因為無相的話,首先就要:無名。

    名,就是:概念。“我”←就是一個需重點根除的概念。←但能践行(←既:践行無相、無我的......)的,不知有几個

    無我,所以無骄、無吝。無骄、無吝,←出自于論語·泰伯8.11》使骄且吝

    無我,所以犯而不校(←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

    無我,所以能够(子)入太庙,每事問(←出自于《論語·八佾3.15》)。

    無我,所以一視同。一視同就是:

    ↑既:一視同仁

    道理是一樣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問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而已矣。(←出自于《論語·里仁4.15》)

    孟子曰:“......强而行,求仁莫近焉。”(←出自《孟子·尽心上》)

    人呐,“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就是在:“恕”(←“恕”出自《論語·里仁4.15》孟子·尽心上)。

    ↑能“恕”(←↑出自,同上)的底氣,←↑就是仁(←既:無相無我)的坚定程度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出自于《論語·雍也6.7》)

    (孔)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出自,同上),所以颜回的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是:真恕。

    因為《論語》中记述孔子説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出自于《論語·雍也6.7》),←説明:颜回在相當长(←既:“三月”←出自同上)的一段時間里,←↑→都能够保持坚守無相、無我。

    ↑所以假使颜回犯而不校(←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颜回的“犯而不校”(←“犯而不校”,←出自《論語·泰伯8.5》)←叫做:真恕

    ↑而,“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出自《論語·雍也6.7)的人......的“犯而不校”(←↑出自《論語·泰伯8.5》)←↑→则极有可能是孟子説的强恕(←强恕,←↑→出自孟子·尽心上

    ↑道理是一樣的;(道理)也是不一樣的。

    恕与强恕(←出自《論語·里仁4.15》、与孟子·尽心上)的區别,←↑只是在于對于“仁”(←既:無我無相,←出自《論語》)←這一心态的坚定坚守的力度上。

    既:三月不违仁(←自于《論語·雍也6.7》)的“犯而不校”(←出自于《論語·泰伯8.5》)←↑叫:(←出自論語·里仁4.15)、真恕。

    而,日月至焉而已矣(←↑出自于《論語·雍也6.7》)的犯而不校(←↑出自于同上)←↑则可称為叫:强恕(←强恕,←出自于《孟子·尽心上》)。

    ↑但,無論怎麼説,無論三月不违仁,←↑→還是日月至焉而已矣(←分别出自于《論語·雍也6.7》);無論“恕”(←出自《論語·里仁4.15》),←↑→還是强恕(←出自于《孟子·盡心上》)。

    ↑就像孔子説的:既,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于《論語·述而7.30》)一樣的。

    我欲仁斯仁至矣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十月十五 ←↑于自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論“恕”与“强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le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