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翻译点滴学习,外语,应用语言·翻译
机器不断进化,做翻译没有前途了吗?

机器不断进化,做翻译没有前途了吗?

作者: 冬惊 | 来源:发表于2017-01-17 20:12 被阅读840次
“路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在机器翻译日益发达的今天,翻译的存在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我想说一句,断言翻译马上就要被机器取代的人,也许还是个外行。

——题记

在国内混乱的翻译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价格的翻译,由于低价口笔译的单子屡见不鲜,千字30的笔译有人做,一天600的同传也有人做,不少人觉得做翻译价格太低,太没有前途。

那么做翻译究竟有前途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从业十年,在“在行”当了两年“行家”,开了个话题叫“翻译工作指南”,潜伏在各种翻译群,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摸清各类翻译的行价(以前经常费半天劲做完发现报价太低了,后悔不已)。

一个人对翻译的认知,往往也能反应他是什么水平,有多深的资历,以及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常年被低价剥削的翻译自然会觉得做翻译毫无前途,这也是因为他处在行业末端的缘故。诚然,翻译是个相对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前期可能要学十来年外语才能入行),几乎每个译者都会经历一个低价的阶段,有很多人最后选择放弃,奔向了更为平坦开阔的前路。

在机器翻译日益发达的今天,翻译的存在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我想说一句,断言翻译马上就要被机器取代的人,也许还是个外行。人类的思维如此微妙,翻译的种类如此繁多,如今的机器翻译水平尚不能讲述一个流畅的故事,又如何取代全世界的翻译呢?

说到“外行”,我曾在网上回答过一个“翻译应该如何入行”的问题:判断是否入行,标准应该是你是否在这个市场。偶尔帮人翻译个东西(不收钱),以及在单位被领导派去硬译的,都不叫入行。

简单来说,如果你翻译的东西没有变现,就是没入行。

那什么叫入行?在此给出几个参考:

一、有人付费找你干活儿

二、笔译30万字以上积累(或者有发表作品)

三、对于口译员,能在单位之外做会议口译,或者是in-house翻译

认为翻译没前途的,第一是不知道直接客户的价格(或者没有高端客户),第二是自己的技能太单一,第三是放弃提高附加值了。

我往往不建议英语/翻译系毕业生做太久全职笔译,因为国内很多翻译公司本身水平有限,不能够给译者及时的反馈,也没有靠谱的审校,因此译者学习的机会较少,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急于完成任务,重复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提高。久而久之,仿佛变成了翻译机器,失去了创造力,也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译者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能,一种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核心技能。譬如演讲能力、再创作能力、专业知识等。

一个行业没有前途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其共性可能就是从业者容易被取代,发展前景有限,产业在没落,产品附加值不高。

如果仅仅把外语当成工具,甚至把自己当成工具,那翻译便很容易被迷茫感所吞没,除非他/她喜欢这种机械性的生活。

但翻译并不仅仅是工具。翻译背后是双语的文化,还有对一个特定专业/行业的了解。译者可以是一个巧妙的转换者,整合者,集大成者,是一个魔术师,有着点石成金的力量。

可惜这种力量被很多人忽略了。真正追求高质量的客户,愿意为翻译付出的时间与心血买单,而不是一味压低价格。重视自己产品的人愿意让翻译参与到生产创作的过程,尊重翻译的意见,与翻译共同探讨。相反,很多客户只是想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别人的劳动,可惜物美价廉的情况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如何避免被压榨?行业虽然乱,但是我认为译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操守。提高水平,守住底线,不懂的不要乱接,接了就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发展自己的直接客户,做好每一个项目,并且永远不放弃为自己争取利益,唯有这样才能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译者们,不要放弃知识产权,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沦为翻译机器。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种,但这不意味着译者就不需要学习理论。唯有经过系统全面的学习,译者对于翻译这个行业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读翻译专业的价值。

也许不是每个译者都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翻译训练,但还是会有时间去提高双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也有很多译者结合别的技能,在翻译之余去做培训、做双语主持、开翻译公司,或者在公司里转向别的岗位,做了别的业务……总之,我不同意语言只是工具这种说法,也不认为学了外语就要准备好过一种简单而枯燥的生活。人只有放弃了自己,才会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一无是处。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翻译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创意程度越高,越有前途;技能越不可替代,越有前途;这个领域市场热钱越多,越有前途。

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本身,也是一种参与,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我可以在翻译小说的过程中学习修辞与布局,在翻译剧本的过程中阅读大量国外的优秀剧本,甚至了解影视行业…… 慢慢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就不仅仅是翻译了,我们还可以将戏剧本地化,甚至还可以创作剧本,可以介绍编剧和导演。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接触了大量的资源和信息,收藏了很多极好的外语学习网站和翻译工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对于口译而言,我们可以有机会走到世界各地,去见各种各样的人,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却也是惊险刺激的。

对我来说,外语是通向新世界的大门,翻译是深入理解世界的方法,我认为掌握了多种语言的人必然是有国际视野的,因而前途无量。语言背后是文化,是逻辑,是心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操纵好语言,打开了思维,你的世界将非常广阔。

总之,译者的前途全在自己手中。

相关文章

  • 机器不断进化,做翻译没有前途了吗?

    在机器翻译日益发达的今天,翻译的存在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我想说一句,断言翻译马上就要被机器取代的人,也许...

  • 如何用AI自动化翻译XML和HTML文档?

    AI翻译技术越来越成熟,人工翻译产生了危机感,“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不断。机器翻译加速了...

  •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笔记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笔记 简介 质量评估(QE)旨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机器翻译质量。QE 结果在昂贵的机器翻译后编辑...

  • 吐槽memoQ | 我想用机器翻译!

    memoQ目前支持十七个机器翻译引擎插件。别看这上面没有百度翻译、有道翻译等等国内常用的机器翻译引擎,其实都藏在了...

  • 经验 | 机器翻译译前编辑的10个小窍门

    以下文章来源于机器翻译观察,作者Andy Nikulin 如何正确做译前编辑,让机器翻译质量更靠谱? 都2020年...

  • 如何判断技术奇点的到来

    技术奇点,即智能机器能够比人类更好地设计自身时,智能机器将会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不断自我进化,也被称为智能爆炸。这个...

  • AI|与机器赛跑不如与机器合作

    机器进化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进化速度,机器是遵循摩尔定律的拉马克式进化,而人类受限于达尔文式生物进化。拉马克进化与达尔...

  • 通过学习对齐翻译的神经机器翻译

    神经机器翻译是最近提出的机器翻译方法。与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不同,神经机器翻译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单一的神经网络,可以联...

  • 人工智能的深圳样板

    人类不断进化, 社会不断进步, 每次技术的革命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 蒸汽机的发明,让劳动可以用机器代替; 电话...

  • 每日三问(35)

    第一问:如何进化并改造你的“机器”? 瑞·达里奥喜欢将公司看作机器,机器造出来后,怎样让机器进化是关键,瑞·达里奥...

网友评论

  • 爱我福安:受益了
  • 弗兰清:好棒 ~ !
    每次看你写的文 血槽又满满的了
    你的文章有元气:D
    弗兰清: @冬惊 新年快乐~注意身体,健康平安快乐:D
    冬惊:@两斤不二 谢谢亲:kissing_heart:春节快乐!
  • 荼靡书生:嗯,这才是真正的入行
  • 尚理沪江翻译:机器翻译是译者的好伙伴
    冬惊:@尚理沪江翻译 :+1::+1::+1:
  • 亓云风:重复劳动,沦为机器,没有创造力,逻辑心理文化,转换 整合,系统学习很重要,把握全局
  • silicon:我喜欢你说译者们,不要放弃自己的知识产权,文字积累多了,就有了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我喜欢做翻译的感觉
    冬惊:@silicon :blush:握手握手!
  • 饕餮思文:嗯,我看到你说的那个翻译了20万字儿的时候,我觉得我两门外语白学了,真的。自惭形秽
    冬惊:@耿耿寸心 来日方长啦:blush:
  • 绿叶的味道:我相信

本文标题:机器不断进化,做翻译没有前途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fv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