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庄子典故的园林景点

作者: 江南海北的雪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06:00 被阅读0次

《庄子·秋水》中记载两则故事,一在濠河,一在濮水。两则故事都与庄子、都与鱼有关,一则关于鱼乐之辩,一则关于钓鱼。

濠河,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

濮水,源出河南封丘县,流入山东境内。

故事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故事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杆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两个故事,成为了经典,成为了典故。后世人们以“知鱼”“问鱼”“观鱼”“濠濮”“濠梁”为名建造园林景观,表达园主闲适无为、逍遥脱俗的情趣。

其一,圆明园里的“知鱼桥”

颐和园里有一座桥,叫着“知鱼桥”。据介绍,知鱼桥建于乾隆年间,桥名源于中国古代两位著名哲学家庄子和惠施的一次观鱼对话,桥身贴近水面,便于观鱼。桥头的石牌楼上刻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

其二,北海公园里的“濠濮间”

濠濮间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本身为三间水榭建筑,其范围则包括启门、云岫室、崇椒室、爬山游廊、水池、曲桥及石坊等。三面土山环抱,林木繁茂,富有曲径通幽,回还变化之妙,為北海公园一处著名的园之园。园内小桥,平行于水面,以供观鱼。

其三,苏州留园的“濠濮亭”

苏州留园的濠濮亭,是垂钓观鱼的处所。建造濠濮亭,缘自庄子的两个经典故事,一为濠河,一为濮水。

亭中匾额题字内容为:林幽泉胜,禽鱼目亲,如在濠上,如临濮滨。昔人谓会心处便有濠濮间想,是也。

濠濮亭,三面临水,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这是昔日园主观鱼垂钓的地方。

其四,承德避暑山庄“濠濮间想”

“濠濮间想”一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在《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这样的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濠濮间想”,乃成为中国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境界,中国艺术家的一种重要情怀。濠濮间想是一种山林之想、自由之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亲和无间的情怀。

康熙有一首诗《濠濮间想》——

茂林临止水,间想托身安。

飞跃禽鱼静,神情欲状难。

诗的大意是:枝叶繁茂的树林,濒临平如明镜的湖水。来到这里游览,似同庄子在濠水、濮水游玩的时候,悟出了置身于幽静的大自然中,可以感受到自得其乐的意趣。眼前的飞鸟与游鱼,它们那不急不躁、沉稳自如的神情,是难以摹状的。

承德避暑山庄正北有一座八角卷棚亭,康熙题写“濠濮间想”匾额。

其五,苏州沧浪亭景区“观 鱼 处”

苏州沧浪亭园中观鱼处是建于复廊外的一个拐角,突出于水面的一个方亭。原名“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之意。所以,此“濠上观”也缘于庄惠之辩的一个景点。

其六,上海曲水园“小濠梁”

“小濠梁”,无疑是缘于庄惠之辩所在地濠梁。

这里列举了6个景点,都是缘于庄子的两个经典故事。在全国来讲,应该说还有此类景点。比如,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翁府前7号的赵园内就有一个“濠梁”景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于庄子典故的园林景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i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