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宋體的演變史 上
宋體非宋
我想告訴你,宋體並非來自宋朝。如果你願意,我也想跟你說,猪腸粉是沒有猪的,魚香茄子也沒有魚。
對於這個反智的社會,每天遇到多少荒誕離奇的事情,就有多少默默接受,成為理所當然。這些荒誕之中就包括我們將要談到的「宋體」,就是那種「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橫筆末端小三角」,最適合用來印刷的宋體。
宋體與明體的關係
談到宋體,必然會聯想到港日台常說的「明體」。按照維基詞條的說法,大概就是目前我們所認知的「宋體」盛行於明朝。而日本於19世紀,從上海美華書館引進的字體仿自明朝萬曆年間,故稱為「明朝體」。
至20世紀中葉,台灣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及相關字模,所以日本的「石井明朝體」、「本蘭明朝體」等名稱也進入台灣市場,不知不覺的,「明體」一詞滲入台灣市場裡。所以「宋體」與「明體」本為一物,由於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名稱上的差異。「明體」由來有跡可循,可是宋體為何稱為宋體呢。
《中國印刷史》作者張秀民在書中談過漢字印刷體中被稱為「宋體」的字體,在宋版書裡並不存在過,而是在三四百年以後的明朝中期才逐漸形成。
其實,宋體與真正的宋版字毫無共同之處。筆者曾翻閱現存宋版書近四百種,從未發現過此類呆板不靈的方塊字,所以應改稱「明體」比較名副其實。
如果要追尋「宋體」名稱的來歷,就不得不從漢字演變,印刷技術的發展來回溯出其中的因果關係。下圖為厉向晨所製作,從中可以看出書法體和印刷體在唐宋元明時期的發展。
漢字書體年表 --來自文悅字型宋朝體
宋朝體,是中國宋代(960-1279)木板印刷中出現的字體。宋代文人對印刷書刊的字體,以模仿名家的毛筆楷字作為風尚。當時印刷業盛行於浙江、四川、福建三地,其中浙江的字,多有歐體之風;四川的字,效法顏體的豐潤;福建的字,則仿照柳體的骨。
《周禮》--孝宗時期的四川刊本 《音注河上公老子道經》--南宋時期的福建刊本大都書寫肥瘦有則,佳者絕有歐、柳筆法
為何宋朝時期印刷書刊字體以模仿前代名家的毛筆楷字作為風尚呢。這也許要追尋至印刷技術與書法藝術的發展上,在雕版印刷技術尚未盛行的抄書時代,出現以抄書謀生的群體,因抄寫宗教經文居多,稱為「經生」。
隨著楷書在唐朝時期演變成成熟的書法字體,並出現像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樣的書法大家,經生為了讓自己抄寫的商品受大眾接納,在字體上必然需要追逐宗法名家。
在唐末和五代的戰亂之後,迎來了印刷技術快速發展的宋朝,其中有初中課本常常提到的四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當然還有沒被提及到的因為印刷鈔票印上癮,印到惡性通貨膨脹而亡國的,也是宋朝。脫離了抄寫的時代,宋朝的經生(按雕版印刷的行話,應稱呼為寫工)沒有同時代的書法名家的書法字體可仿,自然要追仿前代的書法名家。
明人張應文所寫的《清密藏》裏,是這樣形容宋代雕版印刷的字體:
“藏书者贵宋刻,大都书写肥瘦有则,佳者绝有欧柳笔法,纸质莹洁,墨色青纯,为可爱尔。”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體,多以唐朝書法名家的毛筆楷字進行雕版印刷製作。同時也為張秀民先生所說的「宋體與真正的宋版字毫無共同之處。筆者曾翻閱現存宋版書近四百種,從未發現過此類呆板不靈的方塊字」提供佐證。
明朝體
明朝體,是中國明代(1368-1644)木板印刷中出現的字體,也是現今大眾所認知的「宋體」的原型。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對書籍的需求愈益增長,促進了明朝的商業化印刷,以及印刷產業分工更加細化、專業。
《南齊書》 --明朝時期的南京國子監刊本膚廓字樣,謂之宋體
為了應付印刷需求,刻匠工作量增加,出現字形大致仿照宋書,筆畫卻隨雕刻刀法方便而橫平豎直,用三角形裝飾代替起末頓勢,已失去毛筆楷字原有的風味,此後亦被稱為「膚廓字」或「匠體字」。
清人錢大鏞在《明文在》亦有所敘述:
“古書俱係能書之士,各隨其字體書之,無所謂宋字也。明季始有書工,專寫膚廓字樣,謂之宋體,庸劣不堪。”
雖然明朝體逐漸失去宋朝體所特有的風格,但由於易於雕刻,字形便於走刀,能滿足當時的印量而得以發揚。同時,明朝體利用漢字橫畫多於豎畫的特點,將筆畫較少的豎筆加粗,而橫畫更細一些,解決筆畫間空隙較小,筆畫寬度與著墨不均勻導致的易認和可讀性問題。
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
目前,我們已經梳理清晰「宋朝體」、「明朝體」的發展,可是還未明白為何將「明朝體」稱為「宋體」。我們不妨嘗試將歷史的時間軸拉近一點,來到康熙十二年(公元 1673 年),康熙皇帝在《文獻通考》的序裡,做了以下規定:
“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
至此,我們終於明白為何「明朝體」被錯誤地稱為「宋體」,俗話說,皇命難違。中國文人自此將「明朝體」稱為「宋體」,而遠在東洋的日本人,依舊稱為「明朝體」,也影響後世的港日台對此的稱呼。
總的來說,現今認知的「宋體」一般為「明朝體」,而宋朝沒有所謂的宋體,北宋印刷使用的是「楷體」,南宋則興起「仿宋體」。明朝時期,因刻匠雕刻工藝的演進所造成橫細豎粗的「明朝體」,則為當今「宋體」的原型。
關於宋體的演變史上部分已寫完,遺憾的是沒有花更多時間精力翻閱史料,僅能從前輩們的作品和論文,將其梳理,談談宋體之名的演變。但宋體之名的演變,與印刷技術,人文藝術以及政治的影響息息相關,不是一篇文章能說透的,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繼續深究。
因為工作的關係,宋體的演變史下半部分,將會談到字體在電子屏幕上的應用。這也是作為一名前端工程師,應給社區的回饋。
延伸閱讀:
[1] : 明朝出现的印刷字体称作“宋体字”探因
[2] : 宋朝體與明朝體的流變─漢字字體歷史
[3] : 民国的一场字体著作权纠纷
[4] : 明體?宋體? 傻傻分不清楚…
[5] : 宋體非宋
[6] : 龍爪
[7] : 宋體-維基百科
延伸觀看:
[1] : 鑄字人
[2] : 西藏木版印刷的前世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