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心里苦

作者: 恣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7-10-09 10:12 被阅读270次

    文/恣意生活

    这个中秋别说过的多闹心了,二爷整天拉着个脸,看谁也不顺眼。中秋晚上和闺女一家吃饭,吃着吃着二爷竟然悲从心起,说起往事,不禁掉下了泪。旁边的外孙们吓得目瞪口呆,闺女女婿赶紧好言相劝,这才稳住局势,没有让他嚎啕起来。

    二爷他心里苦啊,想结婚都结不成!

    惆怅的老人(网图)

                    01

    说起二爷,村里无人不知啊。当年一辆自行车走天下,走村串巷,走南闯北,挨家挨户收玉米,也算当时有头脑、有本事的人。二爷的吃苦耐劳是出了名的,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候一整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

    二爷这么拼是有原因的,妻子重病,子女尚幼,家有老母,身无余财。刚刚三十岁的汉子,累得跟个小老头一样。但二爷不怕苦,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多挣点钱,让媳妇的病先好起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媳妇终究还是走了。留下了一对儿女,一个破败不堪的家,一个身子骨本身不太好的婆婆,还有愁容满面的二爷。

    二爷在媳妇的葬礼上,嚎啕大哭了一场,哭的撕心裂肺,哭的惊天动地,观者落泪,闻着侧目,让人唏嘘不止。哭的还有那一双儿女,儿子大一点只有九岁,女儿小一点仅仅五岁。

    二爷的老母亲,看着哭成一堆的儿孙,浊泪盈眶,但她毕竟经事多,忍住了。面对来安慰她的村人,她坚定不已地说,“叫娃儿们哭吧,哭出来就好了。走的走了,小的还小,我来给她带大这一双苗儿吧。”

    话没说完,一行浊泪终于不听招呼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一直流到了嘴角沟壑般的纹路里。大娘大婶终于也忍不住了,自己抹起了泪来。

    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二爷带着一对儿女,和村人一起把媳妇葬在了自家的地里。

    老人(网图)

                     02

    二爷他心里苦啊,家里的天似乎要塌了。但老母亲用瘦小坚韧的身体顶住了一角,二爷心里稍稍有些安慰。

    二爷还在不停地收玉米,赚取的微薄差价用以维持生活开销和供两个孩子上学。老母亲一人在家操持家务,还要给两个孩子做饭,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她尽己所能地给两个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替代着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对于两个孩子,乡里乡亲、亲戚朋友也多有关照,日子就这样在不咸不淡中一天天往前走着。

    眼看儿子已经初中快要毕业了,十五六的半大小子,个子已经快要赶上二爷了,小闺女小学也快毕业了。但老母亲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终于,老母亲在孙子考上高中的那一年,生病过世了。孙子孙女对奶奶的感情很深,哭的稀里哗啦,二爷对老母亲的感情也很深,但二爷没有哭。

    二爷一声不吭地做着手中的事,忙里忙外地招呼着帮忙的村人,带着一对儿女,和村人把老母亲也葬在了自家的地里。

    老人(网图)

                     03

    二爷他心里苦啊,没有女人的家,不知道还能不能叫做家。

    看着这一对儿女,二爷想到了早几年过世的媳妇,想起他们结婚、生育、抚养这一对孩子长大的点滴。想起了媳妇的能干,里里外外、粗活细活都是一把好手。想起了媳妇生病,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以至于到她去世也没有给她吃一顿好吃的。

    二爷又想起了刚刚故去的老母亲,自父亲下世以后,老母亲就拉扯他们姐弟几个长大。老了老了,也没享一天清福,反又给他拉扯一对孩子。辛辛苦苦一辈子,临死还放心不下孙子孙女。

    二爷只是在夜里自个儿想想,他没有多余的功夫悲伤。儿子刚上高中,闺女刚上初中,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他还需要出去给两个孩子挣学费呢。

    但他出去收玉米,两个孩子谁照顾呢?二爷第一次想到了续弦。

    二爷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媳妇过世的时候,二爷只有三十二岁,他没有想到续弦。他觉得一对儿女在,就好比媳妇还在,还有一丝念想和不舍,加上老母亲还在为家操持,也没有现实的紧迫。虽然也有不少热心肠的七大姑八大姨忙着穿针引线,都被二爷婉拒了。

    现在二爷四十岁出头了,他看着一对没人照顾的儿女犯愁了。

                    04

    二爷他心里苦啊,不知道这种事,如何跟十几岁的两个孩子谈。

    二爷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晚上回来的时间也不定,早一天、晚一天没有数。早饭还好说,二爷可以早早做好,但午饭没有人做,所以都是一顿当两顿吃,有时候还得当三顿吃。

    二爷一大早起来熬上整整一锅的粥,自己先吃完,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喊两个孩子起来吃饭。孩子早饭还没吃完,他就叮嘱一番出门了。中午二爷都在外面凑合,有时候是带的馒头就点开水,有时候是加点咸菜。而两个孩子就得跑回去,热着吃早上剩下的粥。如果早上的粥中午没喝完,晚上还要接着喝。

    两个孩子很懂事,二爷要是晚上回去晚了,一般他们都已经热好饭,吃过了在做作业。给二爷的饭也热好,留在锅里。

    再大的苦,二爷自己都能吃。但一想起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既要分担家务,又吃不好喝不好,二爷心里就发酸。特别是儿子,上了高中后,功课也更加繁重了,又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又高又单薄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总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感觉。

    那天吃过晚饭,两个孩子收拾完碗筷就去做作业了。二爷回来看着盖在锅里的半锅热粥,还有两个孩子学着炒的一碗土豆丝,忽然忍不住的难过。

    他思前想后半天,心事重重地吃完饭,把孩子叫在了眼前。吞吞吐吐地说,“娃啊,你妈都过世六七年了,你奶奶也过世大半年了,我天天在外面跑的多,家里没人照顾,我想……,要不给你们再找个……找个妈吧……。‘’

    话还没说完,小闺女的眼泪就出来了。儿子倔强地把头扭到一边。但二爷看得真切,儿子脖子上的一根筋直直地凸了出来,本来瘦的他,显得更加单薄,也更加倔犟。

    气氛顿时陷入了尴尬。二爷又赶紧笑笑说,“这么多年都过来,现在不是考虑到你们学习越来越重了,得有人照顾嘛”。

    小闺女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一直在流眼泪,看着就让人心酸。生活的变故和重担,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催熟一个人,即使她还是个孩子。儿子虽然扭过了头去,但大滴的眼泪还是顺着脸颊掉落了下来。

    父女(网图)

    二爷嗫嗫嚅嚅半天,终于还是收回了话。

                    05

    二爷他心里苦啊,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那个年代的钱真的不好挣,一点玉米倒来倒去挣点差价,但生活开销大,特别两个是孩子的书本费、学杂费,加起来就超过千元。

    二爷艰难的供着两个孩子上学,转眼就到了儿子高三、闺女初三的时候了。那年收成不好,生意也不好做,二爷手里没有攒到那么多钱,但孩子开学的时间已经到了。

    家里总共有650元钱,儿子的学费就是630元,闺女的是510,缺口还很大。正好赶上孩子上学的点,家家都缺钱。村里有好几个姑娘都已经辍学在家了,男孩上到高中的也不多。

    提起这个,二爷还是很自豪的。他虽然大字不认识一箩筐,但他觉得读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机会。所以他还是尽心尽力地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即使也有身边的亲戚劝他,“闺女迟早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以后还不是结婚生娃带孩子吗?”

    但二爷有二爷的道理。

    开学已经有两个礼拜了,两个孩子的学费还是没有凑够。二爷那天没出去收玉米,而是下地干活去了,顺便也是呆在村里看看,谁家能借到钱。

    不到中午他就赶回村里琢磨这事,还没回到家,老远就看到家门是开的。二爷以为招贼了,快步赶了回去。

    进门才发现是闺女回家了,正在厨房里热饭。

    “妮,你怎么回来了?”二爷惊讶地问道。

    “我回家了,以后给你和哥做饭。”闺女没有回头,一边烧着柴火,一边说到。

    “你咋不上学了?”

    “你都供我到初三了,我比丫和花都多读了两年哩,我不上了。”闺女还是没有回头。

    “是不你嫌家里没钱,孩子。爹这不真想办法呢嘛,书不能停啊。”

    “没事,爹,我很知足了。家里也没人做饭,我就回来给你和哥做饭吧。”闺女的话很坚定。

    女孩(网图)

    “呃……”二爷心里很难过,他明白闺女这是真的长大了。他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从侧面看了看,这个依然瘦小却懂事的孩子,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06

    二爷心里苦啊,看着闺女小小的一个孩子,忙里忙外,操持着这个家。

    但家里总算有个人做饭了,生活顿时比原来有了生机。

    二爷还是早出晚归,儿子高三功课紧张了,中午只是偶尔回来,午饭都是带到学校吃的。懂事的妹妹,尽己所能地换着花样,给哥哥和二爷做好饭菜。

    日子又有了日子的模样。二爷虽然累点,但心里是高兴的,他就是狠下心想让儿子考上大学,换一种活法。

    也有人劝二爷,“都半大小子了,该给家里挣钱的年纪了,还在花钱呢……“

    “要是考上大学也就罢了,要是考不上,既浪费了钱,也养成一身秀才的毛病,下不了苦可怎么办呢。何况你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

    “你看隔壁的强子,村头的三娃,都和你家小子同岁,这不都挣钱了,还准备娶媳妇呢。”

    二爷听了只是笑笑说,“给娃个机会嘛,兴许就不一样了呢。”

    馒头加开水(网图)

    儿子也听到过这些对话,他也知道父亲的不易,妹妹的付出,他学习更用功了。

    那年八月,天遂人愿,儿子考上了大学。他赶上了那个时代的末班车,考上大学就是公家人了,不仅没有学费,而且包分工作。那可是很了不起的事,邻居亲朋都来贺喜,却找不到二爷。

    二爷他带着点心,泡上浓茶,在埋着媳妇和母亲的地头呆了整整半宿。

                   07

    二爷他心里苦啊,自媳妇走了之后,积压这么多年的眼泪,就在坟头哭了个干干净净。他点燃一支烟,给媳妇和老母亲献上点心和浓茶,好比往昔坐在家里说说掏心窝得话。

    儿子找到二爷,爷两就着夜色从自家田里往村里走去。快到十五了,一轮圆月慢慢升起,将两人的影子斜洒在快要成熟的稻田里,路边的渠水潺潺,两人自顾自地走着。虽然谁也没有说话,但两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爸,大姑上次给你提到的那个阿姨,你觉得怎么样?”儿子忽然开口说到。

    冷不防地来这么一句,反倒让二爷有点一时缓不过神来。

    二爷叹口气,故意放慢脚步,就着月色,用余光地打量这儿子。孩子已是大小伙了,个头不仅超过了自己,而且身材挺拔。虽然有点单薄,但脚步矫健而有力。年轻的劲头,多么像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啊,二爷心里不由地生出许多的怜爱出来。

    “爸,问你话呢。”儿子看二爷没有回答,催问到。

    “呵呵……”二爷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吞吞吐吐地说道,“就提了一下,我拒绝掉了,再就没打听了。”

    “你是怎么想的呢,爸?”

    二爷看了看天边的一轮圆月,说道,“你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以后基本就靠你自己了。但你妹呢,现在也该说个好人家了,我想等他嫁人再说吧。”

    接着他又像对儿子说,又像喃喃自语道,“已经这么多年了,不在乎这几年……”

                   08

    二爷他心里苦啊,孩子提出的事,他婉拒了,而后孩子又相继结婚成家,他却并没有闲下来,于是续弦的事就无从提起。

    自儿子到外省去上大学后,只有每年放假才能回家。家里虽然只剩下父女两人,但家里的氛围却是轻松愉悦的。二爷依然出去收玉米,但不像从前那样急迫了,他也开始用心思琢磨着给闺女找个好人家的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闺女不仅越长越水灵,家里家外、粗活细活都是一把好手,而且做人踏实本分、勤快善良,自然也是乡里的抢手姑娘,说媒联姻的人多的都要踏破门槛。

    二爷为闺女细致把关,并不看重对方家里钱多地多,他看重的是家庭和睦,公婆善良,小伙踏实上进。当然光景也不能太差,免得闺女受罪。

    最后二爷相中了邻村西头的一个小伙,家里兄弟姐妹三个,公婆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公公还是个木匠,小伙也跟着学了个木匠的手艺。二爷想的是,兄弟姐妹多,养老人的负担就不会太重,有个手艺,就多一门吃饭的门路,生活就多一份希望。二爷虽是个男人,但在给闺女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却格外的细心。

    闺女成家后,小两口日子过得不错。二爷也彻底放下了收玉米的生计,一是社会变了,这种小买卖确实不怎么赚钱了;二是两孩子相对独立,用钱的地方少了,也不怎么缺钱了。

    婚礼(网图)

    闺女出嫁,儿子在外上学,家里就剩二爷一个人了,免不了孤单寂寞。二爷又想到续弦的事,但总觉得闺女刚刚结婚,儿子尚未成家,再给自己张罗这事,还是有点不妥,怕村里有人说闲话。

    闺女女婿很懂事,隔三差五就买上好东西回来看二爷,二爷也经常乐滋滋的看着这一对小夫妻。很快他们有了小孩,二爷当上了外公。儿子毕业后也分到了省城工作,结婚生子还算顺利。二爷续弦的事,一晃又是好几年这么过去了。

    其实,期间二爷也跟人偷偷去看过一个别人给介绍的大姨。那大姨也是老公没了好多年,一个人拉扯孩子成人的。

    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相互都很理解,彼此似乎还都有些好感。但“人老不由己”,大姨家儿子刚生小孩不久,大姨正在给儿子看孙子。她儿子的条件是让二爷到大姨家里去生活,这着实让二爷有点为难。自己也都当爷爷的人了,外孙子都上小学了,脸面往哪搁?

                    09

    二爷心里苦啊,和大姨偷偷摸摸联系了一段时间,就因为对方儿子的这个条件泡汤了。

    二爷的儿子闺女倒是很支持他,他们给二爷说,辛苦一辈子,老了也就是找个伴,有个说话的人一起搭伙过日子,只要二爷高兴,怎么着都行。

    但二爷抹不开面子,这事也就在私底下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宣告失败。

    几年一晃又过去了,二爷虽然不提这茬事了,也不再和大姨联系了,但他和大姨心里也彼此挂念着。别人再给介绍其他人,甚至儿子还给他介绍了个城里老太太,二爷都只是笑笑而已。

    大姨的孙子终于带大了,上了小学,大姨托曾经的介绍人打听二爷续上弦了没。当得知二爷还是孤身一人后,两人又开始私底下联系。

    纸包不住火,大姨的儿子还是知道了。他给大姨提了三个条件,一是要和二爷结婚领证,二是要二爷的儿子为大姨养老送终,三是出了这个门就别再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爷的儿子对此事也慢慢失去了耐心,特别是听闻到对方儿子提到的结婚和送终等等条件后气就不打一处来。倒不是在乎什么,关键是听着来气。

    二爷的儿子想的是,把二爷接到城里去,既方便照顾,又可以让二爷换个环境,不再纠结于大姨的事。但二爷习惯不了城里的生活,还割舍不了乡里乡亲和农村的一草一木,或许最重要的还是放不下那个大姨。

    二爷和大姨就这样被难住了,六十岁出头的人,整天似丧家之犬,偷偷摸摸来往。

    又逢中秋,中午二爷和大姨在二爷家里吃了个饭,大姨就匆匆忙忙走了。下午女婿专程来接他去和闺女外孙一起过中秋,二爷吃着聊着,竟然委屈的掉下了眼泪。

    二爷的婚事就这样一直被耽误着,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立场,貌似也有几分道理,但是谁曾站在二爷的角度想过这些问题啊。

    从三十岁出头,到六十岁出头,二爷想到了儿子,想到了闺女,唯独把自己排在最后面,他就一直这么过了三十年啊。续弦的事从一开始的不想说,到不能说,再到不敢说,到如今成了说了也白说。

    老人

    二爷他心里苦,当然心里苦的,还有那个大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zero007:儿女自私
        恣意生活:@zero007 谢谢鼓励
      • a1590411fcc8:棒!!!
        恣意生活: @木木_0500 谢谢
      • 24897c8f60bc:作者把二爷写的心里真苦呀
        恣意生活: @大大红苹果 谢谢鼓励
      • 刘筱舒:我是来挑错别字的。😊一顿当两段吃
        ,着贼。
        是有点长啊,还好看完了,最近爱给人挑错别字,别的也没本事,找不出来。😉
        那个把人埋在自家地里是风俗啊?貌似以前听同事说过一嘴
        恣意生活: @刘家二千金 好的,多交流,共同进步!😜
        刘筱舒: @恣意生活 呃,批评可不敢,没事交流交流,我也经常写错字,那都不是问题😄
        恣意生活:@刘家二千金 谢谢你的鼓励支持啊,呵呵。马上改错别字。多提批评意见啊,谢谢😜

      本文标题:二爷心里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fu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