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明御器厂所产茶王京成陶艺作品(舜陶社)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似鳝于鱼皮色,称"鳝鱼黄"。
清乾隆 茶叶末釉双如意耳大葫芦扁瓶茶叶末釉是铁结晶釉中的重要品种之一,釉黄绿色相掺杂,似茶叶细末之色,故而得名。茶叶末釉烧製,始见于唐代,宋代、明代也有烧製,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製品最好。陈浏《陶雅》记“茶叶末一种,本合黄、黑、绿三色而成,……雍正官窑则偏于黄矣,而尤以绿色独多者,最为希罕,盖乾隆窑也。…… 茶叶末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茶叶末釉在唐英《陶成纪事碑》中称为“厂官釉”,《南窑笔记》载“厂官釉,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对于这种釉色的评价,陈浏《陶雅》则有以下述赞:“豆青、东青、茶叶末、蟹甲青数者又各有古雅之气韵,而不能以相掩”。
清雍正 茶叶末釉案缸厂官釉习称茶叶末釉,茶叶末一词始见于《陶雅》一书,该书记述的是古董商人的叫法,虽不科学,但却通俗易懂,故沿用至今。实际上这种釉是唐英发明的,他定的名称是厂官釉,现追本溯源,应该尊重发明人的本意。
清康雍乾三代颜色釉瓷,典雅隽秀的器形与润泽瑰丽的色釉完美地结合,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艺术境界。一线拍行藏品征集 北京保利一伍叁,翰海零叁柒贰,睿嘉四季贰一玖壹。
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也有的挂古铜锈色,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称"古铜彩"。
清乾隆 茶叶末釉摇铃尊此尊小口长颈,溜肩广腹,平底内凹成圈足,因其形似长柄铜铃,故名,但是查阅相关典籍可知,此尊学名称为双陆尊,以其造型渊源来自古代之双陆棋而得名。此件双陆尊的造型丰盈端庄,线条简素,富有天然韵致,其颈部颀长,挺拔秀美,至于腹部忽而外扩,给人一种稳如泰山之感,这一对比强烈的组合,使人领悟到了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真谛。点阅乾隆官窑,单色釉双陆尊数量较为稀少,弥足珍贵。其足内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乾隆官窑精品。
清嘉庆 茶叶末釉荸荠瓶此瓶为清代官窑传统品种,因形似荸荠而得名。圆口,直颈垂腹,浅圈足。其形规整,外壁通施茶叶末釉,均匀细腻。茶叶末釉原名厂官釉,是清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窑所产黑釉器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其釉呈色稳定,因失透而显庄严﹑沉稳;因窑变而形成黄绿变化,高雅精美。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厂官釉品种有三:蛇皮绿﹑鳝鱼黄﹑黄斑点。后人习称鳝鱼青﹑鳝鱼黄﹑茶叶末。此器造型圆浑饱满,端庄规整,做工精细。釉面平净润泽,釉色黄绿交映似茶叶细末,颜色素雅而深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