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业务的SOP心法 • 下

作者: NewBanker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0:25 被阅读1次

    利润安排 —— 处理资产管理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之间的关系;

    产品抉择 —— 处理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关系;

    管理中枢 —— 处理中后台人才与前台人才之间的关系。

    在考虑完这三个方面之后, SOP 设计者需要慎重考虑的第四个方面:人才价值。

    人才价值又分作绝对价值选择和相对价值选择两个角度,咱们分开说。

    绝对价值选择

    我所指的绝对价值选择,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理财顾问团队(含团队管理者和一线理财顾问)的底薪与提成的比例选择。简单来讲,是一个四象限矩阵,只是具体分布有所差异。毫无疑问的是,大家一定落于四项之一中。

    可以取四个容易记的名字:低底薪·低提成,叫“防御者”;高底薪·高提成,叫“进攻者”;高底薪·低提成,叫“稳定者”;而低底薪·高提成,叫“风险者”。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极端情况,一是:高底薪·无提成,一般都是把销售当客服、前台部门后台化的组织,不是我们常见的模式;而另一种是:零底薪·极高提成,那叫“飞单”,是另一门生意。我很愿意探讨,但不在今天财富管理机构 SOP 的讨论范畴之中。

    防御者

    典型的防御者,大多出自传统大型银行或金融机构。在这样的组织里,理财顾问作为一个人才的价值,相比组织和平台的价值是天壤之别。组织和平台,在资源、能力、品牌、人才吸引力和培养能力等全方位,对理财顾问团队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无论在公司的组织文化手册里多么强调员工的重要性)。

    这其实无可厚非。如果一家机构具有极强的国有背景和市场垄断地位,在资产管理能力和资金来源方面都十分充沛,再加上广布的渠道和价值连城的品牌影响力,以及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商誉,那么,从 SOP 制定的角度来看,理财顾问的“低底薪·低提成”其实是合理的选择,因为员工对每一元 AUM 和 Revenue 的贡献确实不显著,可替代性很强。这本身,其实是组织能力强大的标志之一。相对应的,在这类机构里做理财顾问,也不会从公司内部感到太大的业务压力或危机感——除非遇上因技术进步、或组织并购等带来的结构性淘汰。“稳定”,是这类 SOP 背后隐藏的“福利”。

    进攻者

    另一个极端,是进攻者。大多数早期阶段、非传统金融机构出身的财富管理机构,典型的比如早期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都是从充满人才掠夺气质的进攻者起家。在公司和平台尚未知名,产品和资产管理能力还未得到广大客户和行业人才的充分认可时,“高底薪·高提成”是最直接的刺激手段。

    这个打法好处不用多说,但坏处也很明显:高底薪·高提成,会同时对公司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形成挤压,从而对资金压力和利润造成明显侵蚀。长期、持续采用高底薪·高提成的模式,也将使得公司虽然规模不断增加、效率持续提升,但带来的收入成果却难以有效地体现在利润指标上。所以,任何一家走向成熟的财富管理机构,都不可能选择长期保持进攻者模式,而会逐渐转向高底薪·低提成的稳定者模式。

    稳定者

    稳定者模式,是大多数进攻者在基本完成攻城拔寨之后,自然而然会进入的阶段,并力争长期保持。于是,你可能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不会走向“低底薪·高提成”模式呢?因为做不到。人对无责任底薪的预期是刚性的,在一个有充分人才竞争的行业里,简单粗暴地降低员工底薪,对组织队伍的稳定而言,是极大挑战。除非,公司已进入具备防御者地位和能力的阶段,且有意为之,才能实现减员增效。还有的公司,通过大幅提高业绩要求的方式来“变相”降低底薪或提成,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刚性的收入预期施加压力,会对公司的团队稳定带来隐患。

    问题二,为什么会选择长期保持在稳定者模式呢?因为财务回报最佳。随着公司突破了规模效应的 breakeven 点,底薪等固定成本部分已被充分覆盖。于是,公司每创造一笔 AUM 或 Revenue,都希望降低其中的可变成本部分,从而直接作用于利润率的提升。因此,提高运营效率、稳定高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骨干人才对业绩贡献的杠杆率,是稳定者模式下 SOP 需要引导实现的目标。

    风险者

    我把第四种选择,叫做风险者,或者说,叫“不稳定者”。在实践中,我并不认为这种模式适合一家希望健康、长远发展的财富管理机构。两方面原因:

    从人才获取角度,低底薪无法吸引优秀和专业的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老板认为,自己通过一个极为诱惑的提成比例,就能用相对很低的底薪,吸引到优秀人才,那是一种幻觉。在实践中,高级别、资深的专业理财顾问或管理者,已处在一个高底薪阶段,很难想象 TA 会放弃一个固定的合理回报,且在未加入一家公司、不熟悉其产品线之前,就接受一个需要搏杀才能获得不确定性收入的职位。

    再者,从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角度,处于职业上升期或稳定期,却轻易降低自己下一份工作的底薪水平,是一个优秀人才鲜有的选择。除非 TA 已快要退休、或重新设计职业生涯,想要降低工作压力,或改变岗位的工作性质。

    最后,大多数专业理财顾问或管理者,对销售提成都有“两面性”思考的能力,即:一个佣金极高的产品或公司,其背后的风险水平可能也极高,甚至存在道德风险,这不符合行业专业人才严谨的专业判断和对客户审慎负责的态度。因此,低底薪,无法吸引行业优秀而专业的人才加入,这是一个现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财富管理不是樊哙能干的事业。

    从财务角度,一家公司选择“低底薪·高提成”,看起来节约了固定成本,但实际上难以做到。

    短期看,低底薪往往意味着人均产能较低。因此,大量员工都只能在月新增规模 100 万、甚至 50 万、30 万以下的水平线徘徊。于是乎,为了完成总的业绩要求,公司就会形成员工越来越多、甚至成千上万的局面。因此,从薪资总成本上,就失去了低底薪本身想实现的成本优势。而且,更多的员工就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成本、行政支出、培训费用、房租成本、劳动用工成本及用工风险等等。所以,综合算个账,即使短期内,也无法降低固定成本总数。

    长期看,随着公司进入规模经济阶段,好不容易覆盖了固定成本,实现了 breakeven,但由于一个较高的提成比例,严重侵蚀了利润的创造,人为制造了一个较高的边际成本。此时,如果还想降低提成,就会造成员工整体薪资的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情绪抵触,甚至成建制离职的现象。

    简单总结下,财富管理业务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生意。你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客户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你使用什么等级的人才,就会吸引什么等级的客户。在财富管理这个生意里,目标客户都是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士,没有低 level 的客户。所以,使用低 level 的员工,根本没有符合 TA 客户存在的定位。在人才的绝对价值选择上,做低水平、大规模覆盖,短期也许野蛮一把,长期,没有出路。

    理财顾问的层次其实决定了客户的层次

    限于篇幅原因,关于人才价值维度的相对价值部分(辨析团队管理者和理财顾问之间的权衡),只能再加一篇和大家交流。

    文章来源:NewBanker博客

    李大爷

    China FA Lab 研究员,原顶级财富管理公司副总裁,资深行业媒体人

    研究方向:财富管理与投资理财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与知识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科技创新。

    联系我:FALAB@newbanker.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财富管理业务的SOP心法 • 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f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