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楂阿
环游世界01
认识露西亚的时候,是在尼泊尔。
瘦瘦小小的她,皮肤晒得黑黝黝的,背上驮着一个大大的登山包。一头齐耳短发,乌黑,干练。她的眼睛明亮得像是睡了颗星星,笑起来一眨一眨的。
一见到她,我就喜欢上她了。她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明明才刚到尼泊尔不久,她却对这里熟悉得像是住了好几年。
她知道坐的士要怎么砍价。她知道去哪家店换钱汇率高。她知道去巴德岗怎么免门票。她知道哪里有便宜又地道的尼泊尔餐吃。偶尔想吃豆浆配油条的早餐,她也能带着我穿过一条条小街小巷找到。
她还知道哪家西餐厅的牛排最好吃,哪家酒吧的氛围最火爆,哪家咖啡馆研磨的咖啡最纯正,哪个角落的小伙子纹身最好看。甚至有一天我说,我想买一身尼泊尔风情的裙子穿,她马上就把店铺的地址画给我。
我总是惊叹她的超能力,她却不以为意——把你扔到世界独自流浪一年,你也会有的。
原来,她走在路上已经整整一年了。尼泊尔,是她环游世界的最后一站。
02
在博卡拉等待喜马拉雅日出的时候,我问她,怎么想着要辞职旅行呢?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决定辞职去环球旅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有种抛家舍业的感觉。
她回答得极平淡:“其实,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大学毕业,在喜欢的城市做着喜欢的工作,每天过得平静而安稳,这样的生活我十分满意。工作持续了五年,我甚至没有过跳槽的想法。”
远处的山峦慢慢漫上朝霞的色彩,她收回目光垂下眼眸:“可惜,后来换了主管,他常常安排出差,去北京,去上海,去南京,我实在受够了,就辞职了。”
我真的无法把一个不喜欢出差和独自走世界的人产生联系,而她又真实站在我面前,陪着我一起看日出。
她说,在那段空白的日子里,特别想找点事情做。有一天,“摩洛哥”突然落入了眼,然后开始萌生想法。“三毛是我的偶像,去她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是我唯一的念想。”
那时候,摩洛哥签证特别难签,她费了一番周折才去成。当她望着撒哈拉沙漠满天的繁星时,竟然落泪了。
从此,一个人背着包,万水千山。
03
旅程结束后,我以为她回到她的城,会再找个喜欢的工作,继续以后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她朋友圈发的动态——正式成为一名国际志愿者,即将去国外支教。
我电话追过去:“你要去哪里支教?”
“尼泊尔呀,我们认识的地方。”她说得轻快。
“怎么决定得这么突然?”我仍然没办法马上接受这个事实。
“回国以后,其实我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该如何重新开始。”她的声音如流水,缓缓流淌,“然后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了自己,我突然开窍了一般,人的一生这么短,该去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有意义。有价值。这看似高大上又虚无缥缈的词汇,第一次真实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因为她的真诚和坦然。
去付出,去奉献,这是她找到的价值,并且亲自去践行。
04
八月,她放假回来,我们聊起了她的支教生活。
她被分配到乡下的中学,教中文。
乡下条件艰苦,一天供应电力没几个小时,常常饭煮到一半没电了,更多时候连饭都煮不上,她只能勉强吃点干粮度日。三个月,她的体重掉到八十斤。
除了电,连饮用的水也稀缺,好久才能洗次热水澡。信号也差,往往要回到市里才能和家人通个话。网络就更别提了。
比起物质上的艰难,让她心力交瘁的是学生。乡下的学生基础差、素质也低些,整个课堂像菜市场一样嘈杂——她的好脾气消失殆尽,变成了一个严厉苛刻的女教师——她不得不用暴力征服这些学生,不然课堂根本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我不忍心听下去,打断她:“你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
电话的另一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一个坚定的声音传来:“有。”
“让社会底层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学习到中文,教好他们,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他们的心里,播种下一粒中华文化的种子,种子总会生根、会发芽,累一点苦一点也没有关系......”
那一刻,我的心灵被净化了。
05
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但也有人选择去过你想象不到的生活。
从前,她按父母希望的样子来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办公室安静写着文案,朝九晚五的。
后来,她为自己而活,背上行囊开始浪迹天涯,自由潇洒走天下。
现在,她把自己的生活交付给别人,只求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别人的境况,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无法评判哪种生活对她才是好的,我只知道,一个人独自旅行的经历,赋予了属于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她有勇气去选择、去坚持。这是旅行之于她的意义。
都在说,一个人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才不辜负自己。
而她,却活成了我无法企及的高度。
我唯有,默默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