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第一步要学什么?
真讲学佛,学佛是学空的,而且绝对谦虚。第一个条件就要先学会谦虚。谦虚,就去掉了“我慢”,也就是所谓的“人我见”。
所以我一辈子不为人师、不做人家的老师。你们都叫我老师,是你们应该的,那是你们的道德,跟我不相干。我也没有收过徒弟,也没有承认哪一个人是我的学生。他的道德立场叫我老师、自请学生,是他的道德,我自己不认为这样。
我若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人师的话,完了,那不谈修行,我这个人已经完了。所以你们要注意,特别是出家人更要留心——人家对你恭敬,是他在培养他的福田;我们是烂泥巴,做了他的福田了。若是自己受了人家恭敬,就认为“我真是天人师,了不起”,那就完了。
有位欧阳竟无(一八七一 ~ 一九四三)先生,很多和尚不敢去见他。因为有些和尚摆架子,见了他只给他合个掌,他就说话了:“为什么不顶礼啊?你们看不起居士?和尚不应该拜白衣(指在家的居士),拜了就犯戒对不对?你们懂什么戒?所有戒律、经义论告诉你,见了善知识就要拜。我是善知识啊!善知识不分出家在家的,为什么你不拜?出去!”就赶人了。他是这么一个人,骂起人来,额头一条青筋(一笑)。
可是不管你在家出家,你只要真向他下拜,哎,他先跪下来了。看到这个榜样,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说他真是了不起,他去掉人家的傲慢、我慢,可是自己绝不傲慢。你不讲礼,他骂你;你一讲礼,他比你还要讲礼。他跪得很快,你还没有拜倒,他已经在地下了。
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特别是僧众更要注意这点。
摘录自《南怀瑾先生问答集》
什么叫慢?任何一个最笨、最没有学问、最没有出息的人,还是自觉我是第一。有时候功课比不上人家,过后一想,格老子我运动还是比他好一点。或说世界上哪一个人长得最漂亮?每个人不管怎么丑,镜子里看看自己,越看越漂亮,仍觉得蛮可爱的,这是我慢。人人天生有个“我”,如果有了学问,就更傲慢了,叫增上慢。譬如年纪大的人说:你们年轻人懂什么?我活了几十岁还不及你啊?这就是老年人的增上慢。有声望,有地位,有两个钱,我慢就越厉害。慢比骄傲还讨厌,骄傲的心理是痴慢的结合(贪爱一分),是人生命的病态。
摘录自《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我们晓得学声闻,要学八关斋戒,其中一条戒云:沙弥不准坐高广大床。为什么?高广大床就是上座、上位。为什么沙弥不能坐?是先要养成谦虚的德性,叫你不要处处自我傲慢,动辄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个样子,就是要我们学谦虚。我们看了这条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谦虚,做到了谦虚没有?据我了解,凡是学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为别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认是圣人。我们学佛同样也犯这种毛病,不过换一个名词而已,觉得他呀很可怜,地狱种子啊!一样的道理,不肯谦虚。
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别人的工夫都不行。专拿一个圣人的尺码,去量人家,而且这个尺码还是自己定的,眼光说有多短就有多短。人们在他的尺码下,当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量量自己有多长、多大,决不反照自己,这是最要命的。这个心行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瞋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非常严重。.....
我经常告诉同学: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以佛家叫我们学空,戒律上第一个要做到谦虚。试问有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谁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也是这样,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所以我们光想打坐达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守空,是“我”去守空,没有做到无我的空,假定无我,何必求空呢?无我就已经空了。
所以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只是“无我爱”而发,这可严重了。
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摘录自《如何修证佛法》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敬事一切”的“敬”是名词,是说我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要随时恭敬。恭敬不只是心理的,是对任何一件事认真去做,非常谨慎、慎重谓之敬。要敬重自己,把自己当人看,但普通人不把自己当人看。譬如读书,总想把学问搞好,可是一读书就东想西想,不专一、不努力了,不打起精神,也不限定时间把问题研究清楚,这就是不敬事,就是不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之外还要敬重别人,与人相处不尊重人,就是不敬。至于敬法敬佛,真做到了吗?几时心中有佛?学佛的人心中随时随地有佛就是念佛,也不用你着相,随时把佛法的精神摆在心中就是敬。
“敬事一切”的事是动词,一切的作为行为叫做事。“一切”包括了善法、恶法、不善不恶法,世法、出世法。学大乘道的人要敬事一切,“起除慢法”,除掉了我慢,没有我,也可以说,一切人、一切事都变成我,我应该替大家服务的。
大家学佛那么久,我慢的心理可能还检查不出来。连一个白痴都有“我慢”,但是知识低的人“我慢”心还差一点,学识越高的人“我慢”就越大,因为又加上了“增上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己就算错了,也还是对的。所以学菩萨道的人要先去慢心。慢不是骄傲,慢在内心你看不出来,人的慢心挡住了自己不能成道。我几十年经验看人,有的人对我尊崇得不得了,但是他自己有没有真的学法?没有,都在“我慢”中,总找一个理由解释自己的“我慢”,因“我慢”引起不精进、心行错误。
所以大乘佛法要我们“敬事一切,起除慢法”,像今天晚上吃饭时大家说笑,有一位医生的老同学,昨天在医院忙了整晚,救活了一个病人朋友,病人醒了第一件事就说:“感谢主啊”,根本不提医生。我们就说这老同学应该用个方便手法对病人说:“对!感谢主把你救回来,不过主命令我代表主来救你。”我说,对的,当一个人信宗教信得发疯时,他就得救了。但是这个不是得解脱,他只是心理上得安慰。一个人不论男女,晚年若能够安排好自己的老病,不要人家来服侍你,是世界上第一等人。
再讲回那个病人,他感谢主就是慢,是宗教的“增上慢”,完全不感谢医生朋友帮了那么大忙。这种慢,不论信哪种教、有没有信教,都是有的。人的慢很难去除,因为自己这样的心理状况很难检查出来,要是能检查出来的话,这个人虽然没有得道,也差不多了。......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
弥勒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我对同学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摘录自《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