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与几经改写的《第二次握手》③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5:15 被阅读66次
张杨与几经改写的《第二次握手》③

01.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部从姑姑家拿来的半导体收音机,每到晚上,父亲总爱打开放在他枕边,小声的听广播剧。第一次听说《第二次握手》便是从父亲那里听到的。

后来上了中学,家里为了让学好英语,给我买了一部微型收音机,于是我也曾偷听过这部广播剧。

“冠兰,我亲爱的弟弟——”

“琼姐,想你的弟弟——”

一对有情人深邃的书信旁白也曾深深的把一个懵懂少年打动。等后来慢慢熟悉里面的故事情节,曾以为,名字接近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雷洁琼就是女主角丁洁琼的原型,后来知道,其实不是。准确的说,小说男主人公苏冠兰真正的原型是作者张扬的亲舅舅。

02.

作者张扬是河南人,于1944年生于河南长葛,后在湖南长沙长大。自小酷爱文学的张扬十七岁便在《长沙晚报》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散文《婚礼》。当时,取笔名“周豫”,是因为母亲姓周,“豫”是故乡河南。张扬后来坦陈,取这样的笔名,多少受鲁迅一点影响。

1963年初,19岁的张扬到北京去看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事于药物研究工作的舅舅。临行之前,姨妈和母亲不经意间说起了关于舅舅的一件往事。

一天,舅舅下班回了家,舅母将饭菜端上桌,推开书房门叫舅舅吃饭,只见舅舅全身像凝固了似的,两眼深情地望着窗外。舅母返身拉开客厅门,发现外面站着一位未曾谋面的女客人。女客人很有礼貌地说出舅舅的名字,问是否住在这里,舅母答“是”,并邀请她进屋。但这位女客人进屋后站了一会儿便向外走。走了几步又在门口停下,转身问舅母:“您是他的夫人么?”舅母答:“是呀。”女客人轻叹一声:“您多幸福啊。”然后她的背景很快消失在胡同口。舅母回屋问舅舅:“刚才那位女客人是谁?”舅舅说:“她就是XXX呀!”舅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唉,你为什么不请她进家来呢?”

出于好奇,张扬在北京期间有意从舅舅那里收集素材。回到湖南,他立刻动手,以舅舅为原型写了篇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浪花》。小说的开头,用的就是姨妈讲的“神秘来客”的故事。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28年,苏冠兰暑假去江南度假,跳江救下一个落水的姑娘丁洁琼,共同的志向让两人产生很快情定终身,在南京火车站,俩人握手告别。苏冠兰的父亲执意让儿子与故友的女儿叶玉菡成婚,苏冠兰无奈,只得以"20年后结婚"为借口推迟婚期,不料叶玉菡竟然接受了。苏冠兰为此准备与丁洁琼一起赴美留学。谁料齐鲁大学校长、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务查路德从中作梗,丁洁琼只身赴美,成为了知名的原子核专家,后因反对美国在广岛使用原子弹,被美监禁,从此中断了与苏冠兰的联系。在国内的苏冠兰与美国特务搏斗时,叶玉菡用身子挡住了射向苏冠兰的子弹,苏冠兰深受感动,便与叶玉菡结为夫妻。等丁洁琼终于回国后,当她满怀希望地找到苏冠兰时,才知道苏冠兰已与叶玉菡结婚。在领导关怀和友人的劝慰中,丁洁琼终于决定留下了,第二次和苏冠兰握手。

03.

1965年9月,张扬到浏阳插队时,利用闲暇把小说《浪花》改写成了10万字的《香山叶正红》,增加了周恩来总理与科学界交往的一些内容。后在好友的提议下又进行多次修改,将其扩充成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归来》。

当时,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那些年代,包括《少女之心》在内皆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小说《归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名。其中流传到北京时,没有封面,不知道叫什么书名了,北京的一个工人看完了以后,就贴了一张纸在上头,写了个书名叫《第二次握手》。后来该书被迅速扩散。

“文革”开始后,《第二次握手》因为描写了爱情和歌颂了周恩来,遭到查禁,姚文元等还下令抓捕张扬。1975年,张扬关押。他的母亲、舅舅和姨妈,也被打成了“教唆犯”。全国各地凡阅读和传抄过《第二次握手》的人,几乎都被传讯,有的还遭到了拘留。

办案人员煞费苦心,先是炮制了一份“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要求”判处张扬死刑的《控诉书》。后又邀请湖南某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几十名教师和“工农兵学员”,对张扬展开了全面的批斗与围攻。最终,《第二次握手》被定下四大罪状:一、利用小说反党;二、吹捧臭老九;三、鼓吹科学救国;四、明明不准写爱情了,还非写不可。

1976年,“张扬案卷”交到了湖南省法院,审判员李海初故意找借口拖着不办。

张杨与几经改写的《第二次握手》③

04.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湖南省文联对《第二次握手》进行研究鉴定,肯定这是一部好书,不是毒草。

1978年10月,刚刚复刊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要求为小说《第二次握手》平反昭雪。随后,《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安排编辑外出调查,证实所谓“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要求”判处张扬死刑的《控诉书》,完全是强奸民意的不实之词。

1979年1月9日,《中国青年报》在内参《青运情况》(机密)上,以《〈第二次握手〉是本好小说作者张扬应平反出狱》为题刊发。很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闻悉此事,指示尽快结案放人。1979年元月18日,33岁的张扬终获释放。

从1979年3月中旬至4月底,《中国青年报》将《第二次握手》手抄本缩编到6万字,分期连载。当时人们翘首盼望《中国青年报》,各售报点都排起了长龙,上海街头邮局的玻璃都被挤碎了。一时间,电台连播,全国上百家剧团将《第二次握手》改编成话剧、评剧。张扬所到之处,人们便说:“快看,快看,苏冠兰来了!”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分别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若干信件,自称“张扬”或自命为“《第二次握手》的真正作者”。

同年7月,经过张扬再次改写的、25万字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当张扬在北京修改完,青年出版社出版之前,找他商量说,大家都叫《第二次握手》,是不是也能够尊重大家的感情和意愿,就让他叫《第二次握手》吧,张扬说那就这样吧。

随后,出版社一版再版,陆续发行了430万册,创下短时期内单行本小说的发行量之冠。

”你写的《第二次握手》,从手抄本流行的时候,我就全部看过,至今印象深刻。”温家宝总理在一封亲笔信中曾对张扬这样说。1980年,同名电影《第二次握手》即拍摄完成并在全国上映。

05.

张扬《第二次握手》出版后,又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箔》、《绝症》等。2002年,年近六旬、刚和前妻分手的张扬,与小他十几岁的沈阳女律师陈丽走到了一起。

2006年,小说重写本出版。对于重写《第二次握手》且称之为终极版的原因,张扬解释,“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即《第二次握手》。而对它从来不满意,一直在不停地重写改写,从手稿和 手抄本 时代即是如此,而这一版是我最满意的。”

相关文章

  • 张杨与几经改写的《第二次握手》③

    01.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部从姑姑家拿来的半导体收音机,每到晚上,父亲总爱打开放在他枕边,小声的听广播剧。第一次听...

  • 杨魔王与杰克握手和好

    守护森林岛的三天后杰克终于愿意和小翔一起成为正式的朋友,之后就没有任何猎人来森林岛猎杀动物了,杰克就跟小翔开着船离...

  • 2021-02-06

    寒假晨读打卡十二天 几经岁月初心在~(张鹏) 历尽沧桑风骨存(杨书记) 不喑俗世豪情在~(张鹏) 历尽沧桑风骨存(...

  • 爱的坚守与忠贞

    ——重读张扬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 文/左同超 最初接触《第二次握手》这部小说大概是在1979年吧,那时我在武汉...

  • TCP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 发送一个TCP的syn标志位置1的包 询问是否可以连接 第二次握手: ...

  • 为什么tcp协议三次握手

    在三次握手中A是在第二次握手后申请缓存资源,B是在第一次握手后申请.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tcp不能两次握手...

  • 我读第二次握手

    南阳市十四中学校教师杨连山征集我读第二次握手的故事 六零后的我们,青年时期正渴望读书时,却遭遇了文化荒漠。在那个没...

  • 2019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2018最后几个小时,做了张简单的海报与过去告别,与明天握手。 2019,去做想做的事情 2019, 去见想见的人...

  • 从输入 URL 到页面加载完成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DNS解析 根据域名找到ip TCP连接 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syn包,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 服...

  • 与阳光握手

    与阳光握手 文/黄影 与阳光握手 手中会滋生暖流 暖流边 会伸来很多手 那些都是与你共享 温暖的朋友 与阳光握手 ...

网友评论

  • 身在白云外:我有一个手抄本,名字叫《归来》,是文革时的下乡知青抄的。
    甄玺:@身在白云外 人,尤其中国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牺牲品,政治教化泯灭人性
    身在白云外:@甄玺 嗯,真佩服那个时代的人的学习精神,也同情他们的遭遇。
    甄玺:@身在白云外 很珍贵呀
  • 作家张鱼:看来我需要去看看了
  • 丁_香:我也看过该小说!
    甄玺:@丁_香 那年人呀
    丁_香:@丁_香 儿时看过的。😊
    甄玺:@丁_香 看过电影吗
  • 长亭外的夏小乔:节日快乐,开心每一天。💐💐💐💐🍎🍎🍎🍎🍎
    长亭外的夏小乔:@甄玺 不客气啦,晚安,朋友,做个好梦。🌙✨✨✨✨✨
    甄玺:@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2018,顺发!
  • 甄玺:谢谢,该文被收入首页投稿

本文标题:张杨与几经改写的《第二次握手》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uw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