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为含铁量低的高温透明釉,白釉瓷始见于北朝,唐宋时期成为瓷器釉色的主流产品。明初受蒙元贵族“国俗尚白”遗风的影响,白釉瓷作为宫廷祭器和日常饮食使用器皿的主要品种而大量烧制,在整个明代始终未间断过。明洪武朝的白釉瓷,仍保留着元代的特征:胎体厚重,胎色洁白,釉色或为白色,或白中泛青。永乐甜白釉胎体轻薄,釉色莹润,达到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随后的几个朝代里,白釉瓷都制作精美:宣德白釉干净纯洁,成化白釉轻薄如纸,弘治白釉肥厚细润,嘉靖白釉细润光亮,万历白釉透亮明快。
明永乐时宫廷把洁白素雅的白瓷作为极佳的饮食用具和祭祀用瓷,这就促使了景德镇制瓷工匠对白釉器胎釉配制等诸多工艺进行改进,最后成功地烧制出了一种半脱胎白瓷,釉质洁白细腻,温润如玉,色如凝脂.有种甜蜜之感,被后世称为“甜白瓷甜白瓷的产生成为白釉瓷烧造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一线拍行秋拍藏品征集 一伍叁,零叁柒贰,贰一玖壹。除此之外,永乐时还生产一种高白釉瓷,釉色洁白光亮,莹润如玉。这一时期的白釉瓷胎薄体轻釉面肥腴,以光素器为多,也有在薄如卵幕的胎上刻、模印花纹的。总体看来,永乐白釉器有两个特点是迎光透视,胎釉呈粉红色;二是在器物足边和肩角积釉处,常可见灰青闪绿的光泽。
永乐甜白瓷的胎体细腻,没有元代和明初瓷胎内的黑色小砂粒。胎薄如纸,几乎见釉不见胎,洁自悦目。白釉器物多为小件,釉面肥厚,釉色白中闪肉红,没有闪青或泛灰的现象,色调沉稳。永乐官窑白釉釉质纯净釉面光滑,无流釉现象,有细小棕眼,玻璃质光泽温润。民窑白釉瓷的胎色白净,瓷化程度较好,产品以高白釉为主,釉色洁白光亮,釉面细腻均匀,无闪青现象。与官窑甜白不同的是,此类釉色类于唐代邢窑或定窑器的洁白。民窑中也见有甜白釉器物,其色调凝重,温润肥腴,无橘皮纹。永乐白釉釉层有厚薄之分,薄釉器多为圆器,如盘碗、杯等,釉面平整光润,或光素,或模印、锥刻纹饰;厚釉器多为琢器,如瓶、罐等,釉质凝厚肥腴,以光素无纹饰者居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