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那时过年虽没有春晚,但春节却是个隆重的、有仪式感的节日,对孩子更是个大日子,因为孩子们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可以放炮,看踩高跷、舞旱船、舞狮子,看花灯,猜灯谜……家里更是隆重,什么刷房子、打烟囱、擦玻璃、打扫卫生、给孩子做新衣新鞋、采购、炸糕、炸馓子、炸油饼、炸丸子、炸鱼、炸豆腐、蒸馒头、包饺子、煮肉、贴对联……数都数不过来,堆满了记忆。还是接着上一集,继续说吧……
过年习俗2
洗澡
那时家里没有淋浴器,不能在家洗澡。
洗澡都去公共浴池,泡大池子。我记得小时候,阿吉拉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没有对外营业的公共浴池,铁路家属和孩子洗澡很多都去铁路各单位的澡堂子,洗澡极不方便,那时候家长也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小孩子很久才洗一次澡。
小学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形,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小脸挺干净,但脖子黢黑,被形容成带有铁路特色的名称:车轴。孩子时间久了不洗澡,身上就容易生虱子,头发里长蟣子,痒的不行,要洗澡。
传统民俗中要在腊月二十六至腊月二十八这几天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关于春节前洗澡,民间有‘’腊月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所以家长不管平时怎样,过年都想方设法带孩子去要洗个澡,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家里也都打扫卫生,房间和主人都干净,清清爽爽过新年。
那时候洗澡都讲究泡池子和搓澡(不像现在讲究淋浴),觉得只有经过这两道程序,洗澡才解乏。水要烫才好,把身体烫的红红的,像个龙虾,再一搓,身上的泥卷掉一地,称一称,肯定轻二两。
小时候我的个儿还没长高,特别怕进大池子,感觉池子特别深,只敢在池子边的台子上泡,有时大着胆子下了池子,水烫,赶紧往上爬,台子很滑,有时不小心就滑倒在水池里,灌两口洗澡水,被呛的直咳嗽。
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在做大池子里洗澡的噩梦,在极深的热水池中,人多、水热、雾气蒸腾,大家拥挤着,自己掉进了水池,沉底、呛水、扑腾……,惊醒。
记得有部电影就叫洗澡,以老北京澡堂记忆展开,情节感人。电影通过一间澡堂,以小见大,间接反映城市的变迁。洗澡也是一种文化,也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电影以澡堂为线索展示了邻里百态,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质朴而真实,折射出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耐人寻味。
而过年洗澡,是个仪式,是向旧的自己告别,也在暗示自己新年要有新的开始。
理发
民间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还有什么“年前不剃头,年后百事愁‘’,足见理发在过年习俗中的重要性,所以老百姓不管是穷是富,过年前都讲究剃头,图的就是清爽、舒畅、吉利。
我国古代,人们最早是不剃头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所以当时的男女都留长发,只是两者盘发的方式不同。古时候所谓的理发,其实只是沐发与梳栉,男女梳栉,都用梳子和篦子,制作梳子自古就是一门手艺,现在还是一项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个人形象的注重,人们逐渐开始对头发进行修剪。到了汉朝,就出现了以修理头发为职业的工匠。
理发的工匠,古时候被称作待诏、镊工,俗称理发匠、剃头匠等,现在称为理发师。
满清入关时,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曾下“剃发令”,将汉族束发为髻改为金钱鼠尾,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起,朝廷专门派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上面挂着刀(后来挂搭连),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人们无奈,只好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后来民间就有了理发挑子,剃头匠手执剃刀沿街叫卖,给人理发。所以清代把理发叫“剃头”、“剪头”、“推头”是有其历史含义的;清朝著名人物曾国藩因为处置土匪手段严厉,有个绰号“曾剃头”,可知当时‘’剃头‘’之意。
忘了小时候阿吉拉是否有理发店,只记得刚开始我的头发是爸爸同事给理的,后来爸爸也买了个推子,专门用来给我和弟弟理发。那推子是机械式的,必须经常给它加些机油,否则推子就会夹头发,理发变成拔毛,真疼啊。
到现在,一闻见那种机油味道,还神经过敏,头皮还跳一下。
理发还有个问题,就是每次理发时,围脖子的布全是头发渣子,扎脖子,理发时还总有很多头发渣子掉进前心后背,那个扎、那个痒,不舒服。
那个年代小学生的发型简单,主要两种:一光头,俗称“剃秃瓢儿”,光秃秃的一根毛不剩;二是锅盖头,只有头顶留发(还有长短之分),四周围剃光。但也有孩子留着长头发,中间分条缝,被我们喊作:汉奸头。
我们有时开玩笑,说长大都可以当理发师,专门给男孩理发,因为理这两种发型,太容易了。你看秃瓢,就把头发剃光,多简单;锅盖头,也不难,用一只碗扣到脑袋瓜上,把周围头发剃光,操作方便。
可能是我的头型不好看,爸爸给我理发时,总给我剃成锅盖头,当时觉得真难看。没想到了今天,这发型竟让三胖儿弄成了潮流。
过年理发有讲究,理发一定赶在除夕前,下一次要到二月二,龙抬头 。正月里不理发,说什么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个我家不讲究,因为我没有舅舅。
一般过了小年,爸爸就会把我的锅盖头剃好。现在孩子理发都去理发店,理发也没有了我们当年的感受。
祭灶
古时候人们认为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间的特派员,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去给玉帝汇报在民间的考察工作,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给家里带来幸福,保佑来年平安。所以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妈妈在老家,深受这个影响,好像我们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妈妈又不讲究了)每到腊月二十三晚上,摆个灶王爷在灶台上,备好贡品,主要有糖果、清水、黄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粘牙的麻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妈妈那天还不让我们乱说话,有时候小孩不懂乱问,妈妈连忙“呸呸呸……”几句,现在腊月二十三都变成麻糖节啦。
蒸馒头、贴对联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别看各家平时吃粗粮,过年肯定要吃白面馒头,都是老面馒头,用面肥发面而不用酵母粉。面肥来源有两种,一是自制,妈妈先用热水烫一些面粉放在炉子边让其发酵,就做成了肥头;二是从邻居朋友家要块别人家发好的面做肥头。
有了肥头,先用温水把它泡开,再和面,放在暖和的地方让其发酵,一下午面就发好了,松松软软的,里面全是泡泡,可以蒸馒头啦。
用面肥发好的面,不能直接蒸,必须兑碱,中和一下酸碱度,否则蒸出的都是酸馒头。兑碱是个技术活,碱面多了馒头就变成了黄色,必须兑些醋中和后再醒发一会,碱面少了馒头倒是很白,就是酸的不行,难吃。
我家就用烧面法,取一小块兑好碱的面,在火上烧熟,掰开看看、闻闻后,然后再蒸。
过年的馒头,西北这些地方讲究蒸花馒头,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我有个同学父母是山西人,会蒸很多花样:有猪、牛、羊、鱼、狗、刺猬,花,兔子……我家只会蒸些简单的花子、枣馒头、花卷,最多的是那种白白的大馒头,上面点个红点。小时候啥都感兴趣,父母忙着蒸馒头,我就在旁边看跟着学,从发面、对碱、揉馒头,都学会了,但是揉出馒头怎么都不好看,不圆,看着不精神。
对联,那时候外面没有卖的,都是自己写或托人写,我爸爸写一手很漂亮的钢笔字,毛笔字也能写,但差些。一般都是自己买红纸裁好,请人写,后来我家搬到一排,邻居朱叔叔,毛笔字漂亮,我们家对联年年请他写,我看他笔走龙蛇,那字龙凤凤舞,让我羡慕的不行,没有书法课,想自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直没学好,字写的难看如狗屎。我当老师时,还要写板书,简直羞愧难当啊!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