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品与作者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人物
该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感于张爱玲和她的作品

该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感于张爱玲和她的作品

作者: 豆七晓保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14:36 被阅读589次

    记不起什么时候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书了,最近一次想要读张爱玲,是看了《见字如面》的一期节目谈起了张这个女人,提到她,差点引起男女嘉宾一场口舌,当然,我权当那是文人间的幽默玩笑了。最近又看了她的许多作品,也情不自禁对张爱玲这个人做了一些了解,于是想写点关于张的文字。这个标题我想了很久,很难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她,于是最后决定用《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张爱玲

    1,张爱玲的性格是充满矛盾的,正如她的生活一样

    了解张爱玲越多,越不知道从何说起,她是一个如此不一样的女子,留下了如此多的著名文学作品,随着年代的远去,丝毫没有被遗忘的气息,反而如一潭好酒,愈发醇香。她很清醒的冷眼观看世界,但又会飞蛾扑火般融入世俗;她有着与生俱来的清傲,我行我素,喜欢着众人以为艳俗的红绿色绸缎,所以安妮宝贝推崇她;但她也是一个向往美好爱情的女性,所以会不顾一切奔向那个她眼中有着无限魅力的男子——胡兰成,在最低的尘埃处开出花朵。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所以她可以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2,张爱玲的婚姻是不幸的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张爱玲说,“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我想,性格和经历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婚姻观,价值观,以及选择的方向。对于女人,我们始终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便是婚姻。如果抛开爱情抛开一切,把婚姻当着一道人生的选择题,张爱玲却是失误的。

    在张爱玲从香港大学回来之后,因为《第一柱香》一炮而红,24岁的她红遍当时的大上海,就在这个时候,胡兰成和她认识了。当时的胡兰成比她大14岁,而且是已婚。可是他们却不可救药的相爱了,并且结婚了。如果他们就这样过上天长地久和和美美的夫妻生活,那也算幸事。婚后才过三个月,胡兰成便和武汉一名护士同居,这些事还被张爱玲发现了,然而即便这样,她依然原谅了胡兰成,胡兰成回到上海时张爱玲任然和他厮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的自我迷失,也可能她是传奇的女子,什么事都看得开,正如他对胡兰成说的话一样,“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然而最终,她和胡兰成还是各奔东西,胡兰成辜负了国家,也辜负了很多女人,张爱玲只是其中一个。

    张爱玲到了英国之后,36岁的她和比她大30岁的赖雅开始了一段感情。赖雅也是富有才情的男人,只是他们相识时赖雅已经老了,可谓忘年之交。张爱玲会和比她大如此多的男人相知相爱,我想,这大概和她和父亲不和有关系,父爱的缺失,让张爱玲更容易喜爱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人,或许赖雅可以给予她像父亲般的包容和宠爱。所以虽然赖雅经济状况不佳,虽然他们只是半路夫妻,张爱玲依然耐心照顾生病的赖雅,不离不弃,赖雅离开后她一个人搬到洛杉矶过起了幽居的生活,就像是要摒弃这个世界一样。

    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只是表面,我们无法彻底理解张爱玲为什么会和胡兰成这样的男人一见钟情,甚至为他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几乎一无所有而且身体欠佳的老头子,然而这就是张爱玲,或许就是爱情,或许,些许无奈,我们不做批判,也不做评价。因为经历越多,就越会发现很难做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生活不只是黑白色,还有很多灰色条纹。

    3,张爱玲是有才华的女子,她在文学上是成功的

    17岁就开始发表文章,24岁时《第一柱香》一炮成名,无数作品被报刊杂志发表,一时红遍整个大上海,之后不断有作品发表,还包括英文作品。她的作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张爱玲的才华是超凡的,她的作品把人性刻划得淋漓尽致,对意象的描写更是出神入化;其卓绝的文学天赋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扎实根底,并精通西方的文学技巧。她在文字的表现上有着强烈而独特的个人风格,除了结构严谨、意象繁富、人物的性格鲜明,对男女爱恨的冲突情绪尤其能精确掌握。作品《怨女》、《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海上花》等均被改编拍成电影。很多名人大家都对张爱玲的作品赞美有加。

    贾平凹看了两篇张爱玲的散文也上瘾了评价道:“张是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 ,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王德威说:“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夏志青说:“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

    虽然她的作品曾被一些人否定,比如付雷,但,好的作品一定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沉淀……虽然有的人说张爱玲的作品太悲观,于是不敢认真看她的作品,害怕被悲观情绪影响了人生,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看文学作品,是一种欣赏的角度,即便读她的作品会让心里久久的不能平静,那也没关系,总归会从作品里走出来。就像张爱玲笔下的那一个个女主角,张喜欢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有种冷眼旁观世界的感觉,把一切都看得真真切切,让读者自己通过文字去感觉每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一百个读者,可以读出一百种心得。所以不必害怕,如果害怕,那是自己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4,到底,还是没有过好这一生

    百度上说: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人的一生各不相同,完美的人生太少了。然而到底什么叫完美人生?按照大众定义的幸福人生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儿女双全甚至子孙满堂!这样说来,张的人生很不完美。她不是人生赢家,从小家庭不和睦,虽然繁华一世,却也孤独一世,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的女人,无论如何还是有几分遗憾的。她就是看过很多道理,写过很多别人的故事,却依然没有过好一生。

    对于她的隐居,也许是无奈,也许是刻意,也或许她早已无所谓荣华富贵,只求淡泊宁静。但是一个人孤独的死去,没有了家人和朋友,终归还是有几分凄凉的味道。

    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经历各不相同,于是价值观不一样,遇到问题选择不一样,做事努力程度不一样,所以在无法完美的情况下,各有所好,方向不一。除了那些极个别被上帝眷顾的幸运儿,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不圆满的。然而那又怎么样呢?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

    如何过好这一生?我想说:无所谓其他,只求内心安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50261bd91d6b:看来是张迷一个,分析的透彻
      • 半步天:拜读后,有得
      • 曾在天涯up:才女
        豆七晓保:@曾在天涯up 嗯嗯,张爱玲是才女。:smile:
      • 叶小合:张爱玲太聪明,李碧华也是
        豆七晓保:@毛驴先森 要自信,这是最重要的。
        叶小合:@心悦琼语 我还一样都没占呢:smiley:
        豆七晓保:@毛驴先森 聪明,有才,可就是不够幸福。
      • 巫山雪:张年轻的锐气被磨灭了,一次爱情的挫败让她明白了很多。然而明白人往往写不出那种早年沉香屑的感觉来,过来人喜欢讲道理,这是人类的通病,没办法的事情。再加之胡随意一学就会的花把势,张放弃了,张开始写了长篇小说,她的长篇也是纪实,自传,而且,因为撇开早年的尖锐的在她后来觉得稚气的冷嘲热讽,她的小说总被别人看不起,而且的确也不怎么样。再后来索性就研究古籍,她可以展示自己超长的记忆力,所以有了《红楼梦魇》。而我如今也三十而立,再看张,也可以用她的那句来说所有的青春过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如何绚烂,如何沉寂,烟花易冷,她承受过更多的孤寂倒是真的。后人用她做各种广告宣传时,怕很少有人想着去了解她。但是,想想,人生来各异,但基本的轨迹也大致相似。一个农民不比一个作家少领略多少,只是他们的言语粗鄙,无法表达出来,而张爱玲却有这样的笔。
        巫山雪: @梦想驿站 说起张的家庭,我曾一度认为张有严重的恋父情结,因为她写过 《心经》。但是我后来发现她的父亲与她相伴甚少,而且张是惯于写别人的故事的,尤其在早年,这是那时她的一种固执,不想被发现,带着些目无下尘的自负。张的父亲当然会有很些姨太太,在当时的社会里。而张爱玲作为一个女孩,在那个时候既不能希冀得到父爱,又觉得男女感情世界的离谱,自然会生出愤恨和绝望来。所以,她离得远远的,生怕自己掉入俗世的陷阱,以至于她对性爱都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关于这点,在她的《小团圆》和长篇小说中有说到过。还有一次,胡曾问过她早年看《金瓶梅》部分桥段的感觉,她也只是淡淡的。当然,这个有点跑题,只是想说明,家庭的确给了张很大的影响。
        巫山雪: @梦想驿站 容我准备一下,要上班了。随后回复你
        豆七晓保:@巫山雪 你也是一个明白人,而且看得出来也是对张做过一些研究的。张是承受了太多的孤寂,除了爱情方面的不顺,还有家庭原因,不然也不会选择幽居,到生命最最垂危之际连亲弟弟也没通知。可见她对亲人的失望。她高傲地抛弃了世界,世界也没有惦记她,还好,她留了许多作品给世人。
      • 巫山雪:看张的文章是大学时候,大学里也算的一个张迷。说起张爱玲,难免不提起胡兰成,说女人总要说她的爱情,好比提男人总要说他的成功一样。胡兰成从外貌而言,是英俊帅气的,国民党御用文人,算得有身份。张喜欢上胡兰成只是走了一个平常女子常走的路子。张对世俗的追求有一个词叫欲仙欲死,可以很好的描述张对胡的认知。胡身上有一切她需要的烟火气,更有一点是张所看中的,胡很聪明。胡写了一本书《今生今世》,写的内容是自己的风流史,张在其中。这书胡给张看过,这书的文风是张的路子,可谓张的唾余。在短短的相处中,胡就将张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连文章这种内家功都学了去,不可谓胡不聪明。但聪明人生来都有贪玩的毛病,在男人身上自然是玩女人,玩感情。张只是吃一剂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中药,苦苦舌头也是有的。
      • 不会功夫的熊猫王子:写的很好,特别喜欢最后一段话。
        如何过好这一生?我想说,无所谓其他,只求内心安好。
        豆七晓保:@不会功夫的熊猫王子 谢谢,共勉。
      • 八月未央未离:张爱玲的小说构思的太精妙了!那种“犯冲”毫不违和,你写的也很好!
        豆七晓保:@八月未央未离 我也尤其喜欢她描写环境的段落,还有对女性心理的描述。

      本文标题:该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感于张爱玲和她的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qc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