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写了一篇批评日更的文章。我认为,日更并不能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出了前写作问题。写作之前的思考工程,直接影响文章的含金量。一篇文章,也可窥见作者思想的深度。
我读有些文章感到痛苦,并不因为我很会思考,而是那些作者老是重复,做些低层次的思维工作。就算表述一个古老的道理,也没有个人化的风貌。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人,写出的东西总是像极了仪仗队,我们找不到他们的差异。可是,写作这种东西,是因为不同角度而精彩起来。
2.
就思考问题,我有点个人的体会。昨天想到一个成语,叫“触类旁通”。你把这四个字拆解开,每个字进行体会,它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深度思考过程。
触,接触也,是触发思考之前的体验。类,相似也,是思考与之相像的事物。旁,相异也,是思考与之相反,乃至既不相同也不相反的更多事物。我们为什么要思考“类”与“旁”的问题呢?答,为了“通”。
为什么可以通?因为我们大脑经过了无数“类”与“旁”的比较、分析、综合,它们背后所蕴含的规律性、恒常性的东西就会出现,这在老子那里说成是“道”。你顺着这条路走,怎么会不通?遵循规律的结果,就是“通”。所以我说,“触类旁通”就是一个完整的深度思考的过程。
所以,这四个字可以帮你提高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试分述之。
3.
触。
我们诞生新想法的起点,就是触。接触了,它才能刺激你的大脑对素材进行下一步工作。
人的眼界是有局限性的,无论你是二三十岁,还是六七十岁,都有个人的局限。解决局限性的方法,就在于接触更多外在事物。也就是说,你接触的种种事物,是一个载体的存在,它是帮助你塑造自己的。
过去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是把书籍、路途当做一个载体,结果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减少对事物认知的局限。局限性小了,思想就大了。
余秋雨在一次演讲后,记者问他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走路,两者谁重要?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庄子也有类似违反常规的话,他说,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穷的知识,那就完蛋了。
这两位的话,你若真信,那是因为你看得太单纯。
他们这套见识,已经建立在了广泛的读书基础上,已经到了思考的最后一个环节——通。他们的水平已经超越了泛泛之言,还需要读这帮人写的书吗?已经掌握了方向、方法的人,自然不需要太多知识和书籍。
况且,他们也并没有不读书,而是找了更高深的思维,继续进行认知的探索。所以,我们也需要看清,多接触什么样的东西,少碰什么样的东西。
人生在世,没有捷径,但有很多弯路。你把走弯路的概率降低,就算是走捷径了。
4.
类。
大脑就是一个档案室,它有过滤、分类、储存等功能。事物成为材料在大脑中反映,可以连接到更多的相似事物。接触了大量信息,必须学会对信息分类。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到了档案室,材料乱七八糟,乱摆乱放,你将如何提取?
出于方便的思维惯性,人们会为相似的事物摆放在一起。我们遇到了一件事,马上会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场景,从而找出办法。可见,我们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也要懂得分析同类事件。有了一个模子,就有了参考系。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说“儒”这个字,概念的内涵包括了一种价值倾向,它会延伸到一类人身上去。它包括了从周公,一直到后来的朱熹这类人,它所包含的思维是价值层面的道德、仁义、礼乐等等。
这个概念区别了其他的学派,说孔子、孟子都是一类人,是我们思考以后的概括结论。但是,这种同类相合的结果,也会导致我们对每个特定的人产生模糊,贴上笼统的标签。实际上,这几个儒家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重心。道,是周文王姬昌的;德,是周公姬旦的;仁,是孔子的;义,是孟子的;礼,是荀子的。
我们不光要建立同类的概念,还要警惕概括化后的标签。儒家从谁那里出了问题?答:荀子。是这个老小子要和统治阶级结合,继而对孔孟之思进行了改造。如果荀子晚出生一百年,哪能轮到董仲舒搞天人感应?
我们的思考,不仅要具备宏观考察,更要微观到每个具体的部分。不同立场,不同的气质。
5.
旁。
这个环节,是思维的重大考验过程。它太注重发散性了,你的思考之所以和别人的思考有所区别,完全是这个环节的问题。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做比较,得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论。
我说,庄子虽然在行为上是反对孔子的,然而在价值上是支持孔子的。他们的分歧点,就是一个觉得这个世界没治了,一个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得治。
《庄子》里有个故事,颜回要辞别孔子,要去某个国家行仁道。孔子出来劝颜回,你还是别去了,那个国家太乱,说不定你命难保住。
这是庄子杜撰的故事,你能看出他不支持孔子的价值吗?不仅他支持,而且他还很赞成。《庄子》这本书,一直在批判那些不顾人民需求的统治者的无耻邪恶、死性不改,故而这个天仙才子永不合作、永不参与。庄子反对杀身成仁,但不反对不杀身成仁。
给普通人一条生路,这是庄子、孔子共同赞成的。
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比较,如果不细心去体会,观察他们不同的侧面,你就很难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把握了这条准绳,你能看清很多似是而非的大众眼光,隔离这种人云亦云的谬误。
反复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你会得出更多惊喜的结论。线索越来越多,也为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认识一个问题,提供了便捷。在这个时候,你已经懂得了如何快速分别的方法。经历的越来越多,切入点不断调整,最后得到自己的认识方式。
6.
通。
怎么样才能通?答,把握原理。
不断改正思维的错误,不断修正自己的视角,自然会结合到整体环境,做自己下一步的判断。这是从知识的层面,已经过渡到了智慧的层面。你把这些东西想透彻了,想明白了,还需要那些繁杂的知识吗?你不仅不需要那些知识,而且连知识的真假都可以甄别了。
庄子有个故事叫庖丁解牛。你看那个厨师,“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这种遵守认知法则的结果,是他用了十九年的时间,数千头牛练出来的。他一直在过程中寻找,一直在过程中体验,一直在努力避免折了刀。练到最后,一头牛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X射线都知道这头牛的骨骼长什么样,哪个位置不能动。
我们思考问题也是这样,只有给我们一把刀,我们亲身去体验,去找方法,不断改正思维上的错误,最后才能有高超的思维方式。这头牛,就是知识;这把刀,就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脚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我们的肩倚靠什么样的视角,我们的手用什么样的观念,我们的膝盖用什么样的逻辑,思考问题的整体姿势锻炼出来了,还怕解剖不了这堆问题?
所谓“触类旁通”,就是举一反三。这不是知识的力量,而是经过大量思考之后,具备的个人思维方式的力量。
7.
有的人不会思考问题,不喜欢去体验。没有亲身体验,进行思考得来的结论,都是隔靴搔痒。
怎么写出个人的风格,独到的见识?没有经过大量的思考,没有个人的态度,是不可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的。
鲍鹏山在厦门讲《老子的智慧》,讲座时间一天。开讲还没到十来分钟,有人递上去一个小纸条,上面说,鲍老师,请你快点说老子有哪几条智慧吧。鲍鹏山当时念了出来,说这么浮躁急切的心态也来听讲吗?你别来听老子有什么智慧了,还是回家抱孙子吧。
这篇文章,权作为指月之指。如果你想看一些文章就能思想高超,那不可能,还是要返其本,回到体验和思考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