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品二十四則·自然·唐·司空圖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予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水采蘋。薄言情晤,悠悠天鈞。
| 譯文
隨手拈來不費力,不必到處去尋求。順應自然任意行,揮手繪聲繪色成春日景。鮮花到時就開放,歲月四時自更新。真屬於妳的誰也奪不去,勉強得來的到了還是空。幽隱之人居空山,漫步溪邊采青蘋。領悟自然的奧妙,天道運行不息。
| 註釋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1)俯拾即是,不取諸鄰:到處都是,可以隨手拈來,不必取之於他人。
(2)諸:之於的合音。
(3)俱道適往:道家認為,“道”為自然之本源,俱道,順隨自然之道,也可以解釋為順應自然。
(4)適:舒適、愜意。
(5)往:前行。
(6)適往:可以解釋為自由自在地寫來。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予不奪,強得易貧。
(7)真予不奪,強得易貧:真正得到的東西不用去強求,強求來的東西容易失去。
(8)予:給予。
(9)貧:貧乏,無所有。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10)薄言情悟,悠悠天鈞:薄言,語助詞。
(11)情悟:領悟自然情趣。
(12)悟:壹本作“晤”。天均,《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金鈞。”鈞為制陶所用轉輪,天鈞言任天而行,像制陶掌管住轉輪,可任意而為。壹說天鈞指自然均平之理,亦通。
| 簡析
“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為作品具有真淳、質樸、天然之美。“自然”與“雕飾”相對,感情不矯揉做作,不雕琢辭句,不堆乇典故,而有充沛的感情洋溢其中,脫口而出,自饒情味。
首四句對“自然”風格作了形象的解釋,“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吐不快,所以寫來不費力氣,無須勉強、做作,按照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寫出來,就會“著手成春”。中間四句,從哲理的角度闡述了自然之美的豐富無窮,鮮花到時候就會開放,歲月運行四時常新,順應自然本身,自會得到它蘊含的美。
“真予不奪,強得易貧”,這壹生活中的哲理,也是藝術的辯證法。末尾四句緊承上文,說明“自然”之美並不是信筆亂寫能夠得來的,妳看:那隱居於深谷中的幽人那樣地悠閑自得,擷美摘實,是由於他領悟了自然的奧妙,能與運行不息的天道合壹。我們從這首詩裏,拋開道家虛渺的詞語,可以把握到其中合理的內核:要信筆寫來,就能達到“自然美”的意境。
| 作者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