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金縢·下
秋,大熟,未获。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音变),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代武王之说。
二公及王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懿!公命,我勿敢言。」
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
以上是金縢·下的全部内容。显然金縢·下是后人的记录,不是周公的记录。
天象突变导致粮食颗粒无收,成王和大臣打开了金縢之书,明白了周公拳拳之心,于是拨乱反正,政通人和那是风调雨顺,粮食大收成。
大致内容如此,我想读的是细节。
秋,大熟,未获。
这5个字的注疏是两页。先从历史背景说起。
太史公说:周公在丰,生病,临终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以此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把周公葬在毕这个地方,与文王作伴,表示成王并不将周公视为臣子。
郑玄说:秋,指的是周公离开成王二年之后的秋天。
《大传》说周公被封于鲁国,三年之后,周公在丰这个地方逐渐老去,心不敢远离成王,想要服务于文王和武王的庙,死前,他说:『我死后要葬在成周内,向天下显示我臣服于成王。』周公死后,成王想要将他葬在成周,结果天候大变,雷电交加,刮起狂风,田中的麦子都被吹倒,大树被连根拔起,国人极度恐慌。成王说:『周公生前想要服务于宗庙,死后想要埋骨在毕这个地方,与文王作伴。』
获就是用刀割麦子。秋天了作物成熟,却没办法收割。因为天气突变。
成王与周公因为小人离间而远离。《蒙恬传》曾记载,成王初立,还没有离开襁褓, 襁褓是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可见当时成王有多小,于是周公背着成王上朝,平定天下。成王生了大病,周公绑住手脚自沉入河,说:『成王还不记事,是我周公旦执政,如果有罪,应该是我来承受。』同样祷告书藏于府中。成王亲政后,有乱臣贼子说周公旦有叛乱的心已经很久了,王如果不未雨绸缪,必然有大事发生。于是成王大怒,周公只能奔楚。
这一段历史埋下了,天象大变的基础。
原文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音变),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代武王之说。
弁,爵弁。天子、诸侯十二岁戴帽子,弁就是帽子。这是其中一个说法。太史公解释为朝服。
天象大变,暴雨狂风雷电交加,麦子倒伏,大树连根拔起。国人十分惊恐。成王和大夫都戴上帽子以示郑重,开启金縢之书,才知道当年周公以自己代替武王。
问题是为什么天象异变就要打开金縢之书?
郑玄说:是为了考察变异的缘由。这等于没解释。
金縢的柜子,收藏先王的旧章,必然有可以考察灾祸源头的。这看来是古代的认知与制度。成王打开柜子,才知道有周公代替武王的简册在当中。
原文 二公及王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懿!公命,我勿敢言。」
太公和昭公问史官和执事是真的吗?回答:「是的。唉,周公有命,我们不敢说。」
原文 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
成王拿着金縢之书,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说:「从今以后你不用再到先祖前占卜了。
言下之意,周公不用再如此辛苦了。
原文 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昔日周公为国事家事而操劳,但我年幼无知。如今上天发威,以彰显周公的大德,我小子改过自新以迎周公,并以王礼葬周公,使他得到郊祭。
上天发威因为以周公的贡献不应当仅仅得此待遇,成王得知缘由后,以王礼对待周公,与文王葬到一起。《白虎通》说周公治国理政,和上天同志,施行周道,彰显天道,政通人和,万物生长。上天有好生之德,周公也是如此。
原文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成王出外郊祭,天气变好,风也回来了,风调雨顺,麦苗都站起来了。
之后成王命令鲁国郊祭周公,这其实是不合当时礼制的。
原文 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
太公和昭公命国人,把压倒禾苗的大树都搬开,把禾苗扶正,当年获得大收成。
成王想要以公礼来葬周公,位不配周公的德,上天都看不下去。结果有了金縢·下的故事。
金縢·完。
明天《周书》第五篇《大诰》。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