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长调最美的词

作者: Lindsay語絮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15:52 被阅读10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仰望长空那一轮,似乎亘古以来就不曾改变的皎皎孤月,在赞叹造化神奇之余,不禁发出何时有此明月的感问。

    人是如此渺小,人生如此短暂。在叹喟中,诗人仿佛窥见了宇宙那永恒而深邃的眼神。把酒问青天,如此浪漫情怀,千百年来,也只有苏轼和诗仙李白才有吧。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而苏轼豪兴逸发,直问苍天,此问如奇峰突起,给人的感受和震撼更加深沉和强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首句的感问中已经隐现向往之情,而这句更是探问天宫年月,言下欲往之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怪诗人欲归去遁世。苏轼以“谪仙” 自许,因此有“归去”之说。

    正言欲随风直入天宫,然而语意急转直下:“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言恐天宫寒冷,实乃诗人在出世与遁世间的矛盾心情,但他最终做出了选择。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寒冷莫测的天宇,不如留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相伴,亦足以抚慰心灵的创伤。人世间纵有百般无奈,诗人还是依旧不忍归去。

    明月辗转,穿阁越户,终照无眠之人。诗人酒醒平静下来,再望明月,却又是别样感受。明月不应有恨,却为何偏偏别时更圆,勾起无数别愁恨意。

    苏轼毕竟是豁达的,明月本无错,又何故怨它?人生的欢乐悲伤,聚散离合,正如月轮的阴晴圆缺一样,本就是无可避免的。世间的种种欢笑与悲歌,狂喜与清愁,都沉淀在这短短的十七个字之中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样的月下,总是让人回想起万无所求、唯愿家人平安的朴素期望。明月初升,光华普照天地,宛如一种平和的希翼在每个人的眼帘心底浮现,那种淡淡的温馨和浓浓的情思同感于每一个望月之人的心灵深处。

    此句流传千古,将那种思念亲人祝福亲人的情怀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头。

    苏轼此词,直如行云流水一般,浑若天成。一种浪漫情怀和深沉感喟在千古以来默默不语的月华之中弥漫隐现,时时触动我们的心灵。此非人言,已近乎神语。

    《水调歌头》

    作者:[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苏轼《水调歌头》和柳永《八声甘州》两词,壮采高格,实为长调冠冕。”

    《八声甘州》

    作者:[ 宋]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柳永此词,意兴高远,悲凉沉郁,有如清风过悲林,既具流转之姿,亦深有动人之致。词中能与之比肩者寥寥。这首词真情吐露,浑出自然,隐约间我们仿佛能触到那个孤独而真实的灵魂。

    《浪淘沙慢》

    作者:[ 宋]  周邦彦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

    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情意切切,思绪绵绵。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

    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

    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

    全篇曲折回环,极富层次感和意蕴的和谐之美,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清代陈廷焯尤其欣赏下片开头的句子。他说:“蓄势在后,骤雨飘风,不可遏抑。歌至曲终,觉万汇哀鸣,天地变色,老杜所谓‘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也。”的确如是。

    《浪淘沙慢》

    作者:[ 宋]  周邦彦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沙碛。

    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

    见隐隐、云边新月白。映落照、帘幕千家。

    听数声、何处倚楼笛?

    装点尽秋色。脉脉。旅情暗自消释。

    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

    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

    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

    飞散后、风流人阻。兰桥约、怅恨路隔。

    马蹄过、犹嘶旧巷陌。

    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凝思又把阑干拍。

    天地间,万叶瑟瑟战栗,寒意袭来露凝成霜,秋声似乎亦为之滞结,群雁飞度沙滩。一种萧瑟之意从心底升起。秋草尚绿,掩于暮烟之中;余晖渐敛,远山愈见深碧。绿草掩烟,颜色愈加惨淡,青山夕照,碧色更显沉郁。所见皆使悲秋之感逐渐加深。

    李白《菩萨蛮》有“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之句,正含此意。“见隐隐、云边新月白。”云边隐约月轮升起,仿佛这无边秋景中又将有新的光芒。

    新月给人希望,暗喻在着无尽悲索之中能带给诗人平静与向往的故乡,而“隐隐”犹言渺茫之意。此景悲凉中亦有安详之意,对故乡的向往之情越发明了。

    数声横笛将诗人思绪拉回,秋意仍在,此声更添萧瑟悠远之情。诗人从感受秋声秋景转入沉思。羁旅之悲只能自己暗自消解。

    回忆起少年那种歌酒行乐、欢畅无极的时光,当时之乐,更衬此刻之悲。年华逝去,衣带渐宽,烦闷心情终究难以释怀。“衣带宽”,借用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与佳人分别后,人相阻隔,只有风能自由来去。颇多落寞,蕴含其中。马蹄声过,嘶鸣中恍惚间仿佛又见旧时熟悉的巷陌。往事只堪伤,不由得举目而望;望尽秋景益发使人孤苦哀痛,凝思间又把阑干拍遍。

    周邦彦二首虽则沉郁典丽,但苏柳二词格调之高远古朴,境界之宏阔壮美,意旨之深沉悠长,仍稍胜之。其中的清朗健拔之气,颇令美成词失色。《水调歌头》、《八声甘州》“不能以常调论”,为不易之说,此乃天才之词,已近乎神品。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人间词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 长调最美的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h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