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5721/c3891d4e567f3494.jpeg)
钢琴声响起,缓缓的,加入悠扬的大提琴,诉说着一种美好但又光阴易逝留不住的情绪……喜欢这样的电影开场,琴声点点,洒落心里,就像击中在内心那些经历过的人生跌宕时,又或许是刚好落在生活里的精彩处,音乐的力量是洒在哪里,哪里就会温暖。
《Like Sunday,Like Rain》(如晴天,似雨天),情节平淡,没有好莱坞式的惊喜高潮,亦没有出人意料的情节反转,在清清浅浅的音乐铺述里,展开少年与女孩的相遇和别离,简单不夸张,淡淡的,所有的欢喜和伤情都只在心里默默地展开。那阳光正好的早晨,那如流水般响起的音乐……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如那盛开的百合,淡然芬芳。
延绵却不起伏的钢琴声很好听,听来令人浮想联翩——这是一部关于孤独,陪伴,友谊,阅读和音乐的电影。
12岁的花季少年,博览群书,精通乐器,聪明过人。25岁的保姆,离开故乡,四处流浪。一个需要陪伴,一个需要安稳。在相处中他们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我,那就是音乐,少年的大提琴与女孩的小号。不同的年龄阶层却可以互相理解和赏识,号角的悠扬,提琴的哀伤,看似两种不协调的乐器却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观者无不动容。人以类聚,大概说的是人各有志,互不干涉,相互理解,才有了悠扬和哀伤的相互融洽和统一。相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学问,并非一群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热闹喧嚣就是知己的融洽了,一个人静静地落坐沉思,那是跟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在交流,两个人相处也并非一定是交谈热烈才叫和谐,一句入心的话,听一首年少时共执麦唱过的老歌,那样的面对面已经烙印于心难忘之极。电影里的这种相处模式带着让人舒服的质感,试图向世界用自己的方式传递讯息时,有人懂得你没有言表的感觉,其实真的是一种美好的状态。
善解人意的少年,有往返于美国与中国做大生意而无暇陪伴只会对他束缚的母亲,富足的单亲生活环境与大部分独处的时光,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房间阅读,在没有水的泳池拉大提琴;偶然到来的年轻保姆,曾经怀有的梦想倒在了艰难的生活现实前面,刚刚撇开一段纠缠的爱情。也许都是那个城市里寂寞的个体,不过幸好他们遇到了,可以有一个懂自己的人倾听自己的故事,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存在,倾听、分担、平等地交流着。也许正像电影末尾少年的那句话:“认识你真的很好,真的很难想象我和你只相处了几个月,感觉我像认识了你一辈子。”相知是遇到那个懂你的人,是在相处中慢慢完整关于自我的生活定义。
整部影片在轻柔的钢琴陪衬下观赏,自然流露出来的美感令人舒缓,甚觉温情。少年在阳光下朗诵诗歌的那片刻温柔,惊艳了老师,亦融化了观众的心;拉大提琴时那种宛如天使般的沉静、脱俗和清新,令人觉得惊涛骇浪,即便那少年只是一脸天真无邪地沉溺在音乐中……
影片的摄影构图和光线以及配乐师都非常不错,加上故事结构和诗歌般的曲调,让观众亦觉得自己及生活都唯美了些。
生活中有些人和你相遇,一起分享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然后又匆匆离开,但对方对你的影响却一直留存下来,让你成为现在的你。据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导演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在他在纽约散步时偶遇了多年前的一位朋友,当时的友谊在当年看似偶然看似仓促,但其实对导演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导演把这样的纽约式的偶遇和友谊搬上荧幕,展现出这类情感的珍贵,以及探索在这样的友谊结束后,会对一个人的长期人生有怎样的转变和影响。
总有些东西,让彼此间相处和谐自然,这里的相处,就似这影片名字一般,如晴天似雨天,不娇躁不任性亦不固执,柔和的画面融化了少年的孤独和女孩的漂泊感。他们在音乐和了解中互相慰籍,找回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