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新世界圣贤书友会
如何理解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

如何理解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

作者: 遵道积德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09:49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58章,意思是说:圣人行为正直,却不苛刻;作风廉洁,却不伤人;表现直率,却不放肆,行为光荣,却不刺眼。

割是切开,意是伤害,刿是砍掉,意是损失,肆是放肆,意是妄为,耀是闪耀,意是刺眼。

高人处世的原则是诚实正直却没有棱角,不会害人;我需要坚持原则,你可以自由发挥,我不会因为观念不同而责怪你,打击你和铲除你,而是把你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或区域。贤者为人的作风是廉洁清净却苛责,不会伤人;我坚持清风廉洁,你喜欢奢侈腐败,我不会因为风格不同而修理你,改造你和损害你,而是对你采取核查和税收的方式,管理你。成熟者的聚会的方式是坦率和真诚,但不会肆无忌惮,忘乎所以和有恃无恐。说话有分寸,做事有条理和相处有边界。成功者的胜利是光荣的,精彩的和显著的,但不会耀眼夺目,闪亮刺眼和为我是尊。表现得含蓄,经常地分享和感觉到谦虚。

成熟的人都是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优秀的人都是修炼自己和包容他人,高尚的人都是苛责自己和饶恕别人。他们让自己更优秀和更光荣,也让他人能存活和能进步;更让环境和群体的气氛很和谐和很融洽。争奇斗艳不利于团结,求全责备不便于合作;这是能人的智慧,贤者的法则和高人的素质。相反,许多能人志士都是因为没有具备这些品行而落败于过程和夭折于征途。

宽宏大量的人,坚持自己的信仰,观念和原则,但不苛求他人一样,跟进和模仿,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和他们共事,共处和共担;而不是以己度人,以己评人和以己用人,强调多样性,反对统一性,以道可道非常道为信念,提倡包容性,宽泛性和融合性。不排斥异己,不铲除他类,不消灭差别。这需要更高的智慧,更大胸怀和更广的视野。所以,能够做到方正不伤人,廉洁不损利,坦率不放肆,光荣不刺眼的人都是成熟,善良和智慧的,也是尊贵,优秀和高尚的。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真正的牛人,解决问题时闪闪发光,平时却低调得不像话

    一、结合前后文来理解“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认为要理解“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 自持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 笔记(不断更新)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韩非子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3)

    原文: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因此,有道的圣人:做人有原则但不生硬,廉洁清白但...

  • 焦点日记第332天 2022 5 16

    当读到 《道德经 》里面: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时有启发,是啊!做人方正而...

  • 舞行导师:《每日一句》2019.10.20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 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却不...

  • 58-3 圣人方而不割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8–3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出自《道德经》第58章,意思是,圣贤之人...

  • 光而不耀 静水流深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君子盛德,其貌若愚”,人应该是光而不耀。 光而不耀 和光同尘 静水流深...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周]老子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

  • 感赏152 光而不耀

    知恩惜福。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zy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