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0:24 被阅读43次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管宁的故事见我所写拙作《三国史话》中的《“割席分坐”的管宁》一文。

王烈(公元141年—218年),平原县(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字彦方。他在年轻时拜颍川人陈寔为师,和陈寔的两个儿子结为朋友。当时的颍川名士如荀爽、贾彪、李膺和韩融跟随陈寔学习,他们都十分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事,主动和他交往,王烈当时在全国的名气超过邴原和管宁。

王烈学成后回到平原县,在那里兴办学校教育人民,带动了风气好转,当地的人们都行善远恶。有些人原本有争端要找王烈评理,也会在半途或到王烈家前和解并折返,只是为了不让王烈知道他们的争端。王烈为人孝顺仁慈,学成后他父亲去世,他为父亲哭了三年。又有一年遇到饥荒,有路上的乡民快要饿死了,王烈和他们分享粮食,救活了他们的性命。

王烈被举荐为孝廉,朝廷三府同时辟命他为官,都被他拒绝。这时董卓作乱,王烈迁移到辽东避难,在那里耕种土地、钻研典籍,自得其乐,当地的人们都象对待君主那样尊敬他。当时国家纷乱,有见识的人很少,一些人结成朋党后互相攻击。尤其是到辽东避乱的人,很多都被这些人传言诬害,而王烈在那里居住多年却没有任何问题。王烈任辽东太守公孙度的长史,不断教导人们不能恃强凌弱。

曹操多次征召王烈为官,王烈辞去了辽东长史职务后想去赴任,但公孙度和继任的公孙康却阻挠他回中原,最终也没有成行。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王烈病逝。

陈寿评曰:袁涣、邴原、张范行为清高,进退遵循原则,和当年的贡禹、龚胜、龚舍不相上下,凉茂、国渊也是仅次于他们。张承名声稍逊于张范,也算是个有本事的弟弟。田畴刚正守节,王修忠诚坚贞,他们足能矫正时弊;管宁清雅高尚,意志坚定;张至存、胡昭闭门守静,不参与世俗事务,所以一并收录于此。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黄其军

      作于2019年2月24日(古历正月二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戒酒苦学的邴原放事

忠贞无双的王修故事

三国第一向导官田畴故事

巧断诽谤案的国渊故事

力谏公孙度的凉茂故事

相关文章

  •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管宁的故事见我所写拙作《三国史话》中的《“割席分坐”的管宁》一文。 王烈(公元141年—...

  • 晋代王烈的故事

    晋代陈寿撰《三国志》史书后,裴松之加以补注。补注本第十一卷引述《先贤行状》中,叙述了一位名叫王烈的先贤事迹,至今读...

  • 2020-06-07我读资治通鉴0001开篇

    【原】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 【译】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wù]寅[yín],耶历公元前403年...

  • 资治通鉴第一卷之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第一卷 作者:司马光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

  • 《史存》|七国纪(一)

    史存卷四 七国纪 自丙午至庚辰,秦始皇称帝,凡三十五年 (丙午)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楚考烈王八年 燕孝王三年 魏...

  • 【资治通鉴】之首篇三家分晋异见

    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呢? 毛泽东说:“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

  • 资治通鉴(卷一)威烈王

    资治通鉴 卷一 威烈王 二十三年(戊寅西元前四〇三年) 周威烈王姬午开始将晋国的三个大夫列为诸侯:魏斯称为魏文侯,...

  • 王建设的故事:哭什么哭!

    “哇啊~哇啊~”,大半夜的,王建设哭的哪叫一个大声,有鬼都给吓跑了。小孩儿嘛 ,就是折腾,大半夜的也不让人睡安稳觉...

  • 《三国演义》中的数字(二)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二的故事真不多,最著名的是二士争功的故事,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 司马昭两路大军伐蜀...

  • 大故事,小道理之“三家分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里便写道: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即“周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哭孝三年的王烈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g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