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郁 林
应公众号有书之约,郁林作为领读达人,为杨绛先生的名作《我们仨》写了一系列书评,一共12篇。此为郁林解读《我们仨》系列的第1篇,下一篇: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家庭:
女儿自幼便与父亲最“哥们”,两人一同读书一同玩闹,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
父亲调皮如顽童,趁女儿熟睡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
父亲经常编顺口溜,为女儿起满箩筐的绰号,以“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红猢狲”等形象的称呼来戏弄她。
父亲热衷于教女儿外文单词,但常常是些略显粗鄙的话,女儿小小年纪不明所以,在外人面前鹦鹉学舌般一顿叽里呱啦,引得客人捧腹大笑,她亦洋洋得意,塌鼻子都翘起来。
父女俩会连成一帮向母亲造反,不铺床不叠被,还嘀咕:“狗窠真舒服。”
母女俩会连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四种颜色。
父母会连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在这个家里,有“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女儿是妹妹,是姐姐,是妈妈;爸爸是弟弟,是哥哥,是儿子;妈妈是姐姐,是妹妹,是女儿,一家人相依为命,风雨飘摇的乱世里,甜蜜地生活。
这就是钱钟书、杨绛、钱瑗“我们仨”的家。
这样的家,是不是你梦寐以求的?
人越长大越能体会家庭的重要。在破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用二三十年经历换来的一点体会,大概幸福家庭的孩子自幼便已知晓;用小半生精力取得的一点进步,大概幸福家庭长大的人短期稍稍努力就能拥有。如笔者这般,一路跌跌撞撞,碰壁无数,追其根源,还是自幼缺少温暖家庭的滋养。
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有多重要?它是幸福的源泉,是一生不变的亲情,是自我认同的依据,是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平台,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一生辛苦打拼的终极目标。而且温暖美好的家庭具有传递性,“我们仨”羡煞旁人的温馨甜蜜正是受了杨绛父母的家庭的深刻影响。
幸福的家庭里,连幸福都透着相同的味道,那便是夫妻恩爱和顺,儿女可爱活泼,一家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任它是乱世飘摇还是现世安稳,都深信此生没有生离、唯有死别。
而“我们仨”这个堪称完美的书香之家,是中国幸福家庭中最完美的样子,是多少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
这个家的女主人杨绛先生在经历了丧女丧夫之痛后,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家庭生活回忆录《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我们仨》自2003年7月出版,一年内销售近50万册,杨绛先生因本书成为“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和“2003年度中华文学女士”。截至2011年,《我们仨》一共重印24次,在好书推荐排行榜上长期高居不下,深受读者好评。
网友评论
详见http://www.jianshu.com/nb/13626471
月下读,美梦若饴枕如玉
忆余味,半盏青茗涩涩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