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977年可以推荐入学,我时任海门秀山公社六大队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为了工作,不同意我上学。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了,我想参考,但我仍然任六大队支部书记,肩上担子很重。尤其是农业生产马虎不得,我白天种田或巡回督查或乡村两级开会,晚上认真复习。那年天气干旱,棉花上红蛛子普遍爆发。公社插片干部天天下来督查,时不时党委书记也下来察看,我和群众日夜奋战,为棉花和水稻生长煞费苦心。到高考了,我带着考试证不声不响地进了考场,心里很害怕被人看到,生怕在干部群众中留下不扎根农村的影响。
考试成绩单邮寄给我了,名落孙山,离取分线相差17分。又是一个很大的失望。我一心做着上大学的梦,但命运偏偏和我开玩笑。我很懊丧,我很迷茫,但又跳不出公社党委的塔,依然全心全意抓好自己的工作。后来几年就干脆不考了,因为我还兼职公社妇联副主任,由于妇联陈静主任身体不好,所以工作主要由我完成。和计生专管顾文兰尽心尽力抓计划生育工作。全公社冒出几个二胎出来,那就党政妇三驾马车轮流大战,直至攻克。所以也根本无心思再去想高考的事了。
1983年,我被选拔为国家干部(考察期一年),1984年转正为正式国家干部。1984年4月被调往海门团县委工作,任海门共青团委员会副书记。1986年,组织决定送我上大学深造,但也要经过成人高考关。我高兴的跳起来,我决心认真复习,一定要考上。我利用到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间,离家住在党校静心复习。当时孩子3岁,家人不支持,我都不管,一心按照复习大纲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结果我考了一个海门县第一名,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五门考了个424分,海门县参考者第一名。当年取分线为280分,我成了高考状元 ,录取了南通市行政学院政工专业。1986年9月1日开学,我进入了两年脱产学习的大学院校生活。
两年中,我努力学习,不仅熟读熟记领悟书本知识,还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丰富自己。我想党和国家化钱培养我不容易,我抛夫别子代价也不小,公公婆婆带孩子也不容易,孩子没有妈妈带,委曲也不小。我若不努力学习,如同犯滔天大罪一般。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上前茅。在学习期间,我最喜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式逻辑两门课程。两年大专毕业,可以说满载而归。深感自己好象换了个人,看问题有了深度。
两年中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如:张萍、李康、杨松贤、马兰忠、施锦昌、蔡毅老师、唐泽民老师、沈学明校长、潘永江校长等,在日后的工作中,同学、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帮助。
我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大专毕业,我又申请读中央党校函授3年,专业是经济管理。3年函授,使我学到了许多西方的新经济理论,使我对纯计划经济理论有了批判的态度。
2001年,我又通过唐泽民老师的邀请,参加了澳门科技大学在国内开办的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班学习,3年的境内境外的学习,师生互动,案例分析,使我的经济头脑丰富了不少。更好地转变观念,更好地和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了一致。3年的学习使我穿上了硕士服戴上了硕士帽,心里满满的喜悦!决心将学得的知识付之于实践,报答党和国家、报答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