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猕猴桃引发的育儿思考

作者: 胆儿大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02:52 被阅读237次

    又一次听到,“10元一个的猕猴桃”。

    那是晚饭后,跟孩他爹闲聊。

    “中午一同事在进口商店花了100块买了十个猕猴桃,10块钱一个啊”,老公拿起桌子上的猕猴桃看了看,“专门给小孩吃的,感觉是比这个好点儿”。

    “好在哪?味道更好?”

    “不知道,我同事说他都没吃过。”

    好吧,10元一个的猕猴桃——我吃过。

    唉,一年前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我应邀去朋友家玩,朋友夫妻都跟我是高中同学,关系很好的那种。他们家宝宝已经半岁多,开始吃辅食了。

    聊天间隙,宝妈从果篮里拿了一个猕猴桃,准备给宝宝做果泥。

    鉴于关系很好,以及当时有点口渴,我便不客气的也拿了一个,却在拿到手的瞬间发现朋友夫妻都仿佛不经意地看了我。

    我心里正奇怪,这时宝爸说话了,“胆儿,别客气,尝尝这猕猴桃,进口的,10块钱一个呢!”

    “啊?!”我拿猕猴桃的手尴尬地停在了半空,“那个......这么好的猕猴桃还是留给孩子吃吧”。

    “别啊,尝尝。”宝妈见状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拿过猕猴桃剥好递给我。

    我心里懊悔极了。

    于是,我便知道了那10元一个的猕猴桃的味道——

    真的好吃,但也真的难以下咽......

    “以后咱给孩子也买进口水果,咋样?”孩他爸一句话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我看了看桌子上4元一个的猕猴桃,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4元or10元?

    这不仅仅是一个猕猴桃的问题。


    1

    伴随着孩子的出生,世间所有的父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母性的光辉——的确,看着怀中的小人儿,心变得不能再柔软,那种想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他的心情强烈的无以复加。

    可是,什么叫“最好的”?

    猕猴桃有10元的,还会有12元,15元......即便钱多的可以买东西不看价格,那无论买什么都可以不看价格吗?

    飞机、大炮、火箭?总有你负担不起的吧?

    即便这些都不在话下,那太阳,月亮,星星呢?

    或许你会说,道理我都懂,不能溺爱孩子,不能想要啥给啥,但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给他最好的总没错吧?

    没错吗?

    就以猕猴桃为例,假设你有20元,猕猴桃有10元一个,也有4元一个的(为了分析方便,暂且假定你和孩子每人最多吃一个),那么可能的选择有以下六个:

    A. 买一个10元的给孩子,自己不吃;

    B.买10元的给孩子,4元的给自己;

    C.买两个10元的,自己和孩子一人一个;

    D.买10元的给自己,4元的给孩子;

    E.买两个4元的,自己和孩子一人一个;

    F.买一个4元的给孩子,自己不吃;

    首先,这六个选项可以根据能力范围的大小归为两类:ABCD为一类,均为买得起10元一个的,说明经济水平高些;EF为一类,经济水平可能稍弱些,关于经济水平在育儿方面的影响稍后分析。

    那么忽略经济水平的前提下,

    A、B、F属于同一类做法,都是给孩子最好的,而大人的不如孩子的;

    C和E属于同一类,都是给孩子和大人的是一样的;

    D的做法最与众不同,是大人的比孩子的更好;

    可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还有一种选择,即买4元的给大人而孩子不给吃,不过我想这种情况应该很少,估计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因而在此忽略不提。

    每种选择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一、选项A、B、F

    其实,这一类做法是现在大多数父母会做的选择,也就是“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

    这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待遇

    但是这种特殊待遇到底是对孩子的爱,还是害呢?

    就从“一碗没有牛肉的牛肉面”的故事说起好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故事大意是讲奶奶每次带孙子吃面,都会将面里的牛肉全部当面夹给孙子;

    但有一天,奶奶在端面回桌之前便将牛肉夹到了孙子碗里,结果孙子看到奶奶碗里没有牛肉,认为是奶奶偷吃了,不仅在奶奶的碗里翻找牛肉,将面弄了一桌子,还认定奶奶偷吃气得拒绝再吃面;

    店老板为了警醒这家人而拒绝再卖面,但后来这家孩子的爸爸却上门,用故意买面不吃弄脏扔掉的方式侮辱店老板,为儿子出气。

    先不说这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看这个孩子的行为,就够让人瞠目结舌了。

    你是不是觉得很离谱,很不可思议?

    但是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也就是说,被类似这样特殊待遇的,我们的孩子,变成故事中孙子那样,也是很有可能的,甚至是指日可待的了。

    因为一贯的这种做法,事事都给孩子特殊,慢慢孩子便不会觉得特殊,而是觉得理所应当了。一方面不会感恩于大人的付出,另一方面一旦遇到正常待遇,便会觉得被慢待而无法适应。长此以往,便会造成自私自利,妄自尊大的性格,受不了一点挫折和委屈。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形成了惯例所导致的结果,那么,只是偶尔这样做,怎么样呢?

    毕竟做父母的对孩子的爱真是挡也挡不住,“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这个信念已经深入骨髓了。

    我想,这就涉及到经济水平的问题了。因为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会知道父母舍不得,却给自己的那个一定是更好的,而不能一直享受的原因就在于用不起。

    那么孩子会怎么想呢?

    或许,我可以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草莓刚上市的时候,很贵,我想吃,父母一开始是舍不得买的,但看我馋的样子,又转回身买了一斤,回家后,我吃了觉得特别甜,于是拼命伸手送到爸爸妈妈嘴边,希望他们尝尝草莓有多甜,可是他们不舍得,净顾着跟我说赵薇的广告语了:好吃你就多吃点儿啊~

    我深深的记得,当时心里有多么感动父母对我的爱,但也使我内疚不已,觉得自己不应该提这种要求,于是再不舍得大口吞咽,享受草莓的美好,并且这之后,我越来越知道父母的幸苦和不易,懂事的我基本上再没提出过买稍贵一些东西的请求,变得越来越会省钱。

    讲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好,我的确孝顺感恩,知道为他人着想,还不乱花钱。

    但是,

    直至今日,即便我的收入足以可以让我享受一些稍贵的好东西时,理智上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带给我更优质的生活体验时,情感上却无法接受,似乎依然觉得不应该买,即便下很大决心买了,也会心疼好一阵子,无法真正享受其中。

    后来,在我逐渐学习心理学的过程种,慢慢明白,这背后的真正的潜藏的其实是深深的自卑——“好的东西我不应该觊觎,我不配”!

    那么自卑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大人的态度,对钱,对贫富的态度。

    大人的舍不得,其实展现给孩子的是一种对钱的看重,对贫富的在意,那么大人看重钱,在意贫富,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

    然而,如此看着钱却没钱,在意贫富却偏偏不富,这样不自卑才怪。

    因此,在我看来,选项A、B、F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二、选项C、E

    无论都是4元的还是10元的,大人和孩子都一视同仁,吃的用的都是一样的,那么,鉴于以上分析,这样的做法肯定不会导致孩子成为小霸王,那经济水平方面呢?

    这也很简单,如果家庭条件优越,能够始终用的起更好的,那没有什么异议。如果条件不好,一直用普通的,也没啥。

    但如果条件尚可,偶尔给孩子更好的,会不会有上文中的问题呢?

    至少我认为是不会的。

    因为,大人和孩子同时都享受更好的东西时,孩子不会产生内疚感,而且即便父母流露出对钱和贫富的在意,但孩子看到父母虽然看重钱,但会舍得花钱,虽然在意贫富,但家里虽不很富,但也不穷,因为父母也舍得享受好生活。

    这样反而能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金钱观,消费观。

    所以,综上,经过重重分析,我想我已经知道该怎样回答孩他爸的问题了。


    最后,还有一个选项没有讲,选项D,大人用的比孩子的还要好。

    这让我联想到刚刚竞选成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

    据说他和前妻都对女儿十分苛刻,比如乘飞机自己坐头等舱,让女儿做经济舱,同时告诉女儿,“要做头等舱可以,但要花你自己的钱哦”。

    我想,这种育儿观应该是最先进的吧

    不过,

    等我有了特朗普的经济实力再说吧,毕竟人家里那最不好的待遇,也比普通人最好的待遇好上千万倍呢!

    这可不能随便模仿,否则,一不小心,成东施效颦就麻烦了。

    您说,是也不是?

    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素水年华:是的,我们的父母辈是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有的时候因为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胆怯会跟着我们一辈子,在我们这一辈,已经有意识的纠正育儿观念了,可是如果跟父母辈在一起生活,或者孩子有时候需要老一辈人看一看,还是难免被娇惯出问题啊。。。。。
      • e6621c0ca604:说的挺好,不过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你之前的家庭那种情况,说白了,穷人家的孩子,的确是要在观念上面有节俭的概念,这个没法避免的,因为,有的家庭,即使4块钱一个的猕猴桃,也无法随意吃,这就是有钱没钱的差距。如果没钱,只能尽量做到不让孩子感觉太明显,但消除这种心理,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孩子心理明白着呢,幼儿园就开始攀比了
        胆儿大: @e6621c0ca604 嗯嗯,您说的没错,尤其现在的社会,孩子接触信息多成熟早,都精着呢!所以我想,一,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不隐瞒也不过分强调;二,教育孩子无论贫富都应该有节俭意识,但节俭不等同于只看价格只买便宜的,品质服务更应该考虑在内,适当消费一些价格高但品质服务也高的产品是更大的节俭;三,教孩子学会享受生活,这点就是大人孩子都吃10元猕猴桃的意义所在,告诉孩子,虽然穷,我们也一样可以享受好东西;最后,攀比不需要阻止,只需要引导,因为比较也有积极一面,有比较才有进步,所以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看待差距,这又是另一个的话题了。。。可以再写篇文章了。。。额。说的有点多。。。呵呵,育儿方面的确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希望大家多多讨论,集思广益,后面面对熊孩子时都能更得心应手😁
      • Mobiusdesign:谢谢您
        Mobiusdesign:@装大胆儿 是的呢,据说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呢。希望能和亲交流,并且看到亲更多更真实的育儿思考~
        胆儿大: @Marxma 不用谢呢,呵呵,我也是本来很困惑,写写分析分析就发现明白多了😁

      本文标题:一个猕猴桃引发的育儿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nh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