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放寒假,吃早点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太过寒冷的天气,总是容易让人变得懒惰。
挣扎了很久从被窝里爬了出来,天空微亮,带点微凉, 一个人吃早点去!心心念念的锅贴包子,却在我路过小时候常吃的汤圆店铺时,化作了幻影。很久没来过了,不知道价格,学着旁边的阿姨要了一碗三块钱的汤圆,盛到碗里才发现太多了......
这家汤圆很是特别。市面上速冻的汤圆多了去了,人们总爱买一些备在自家的冰箱里,早上起来作为早点,中午懒了作为午饭,或者是作为夜宵,猪肉馅的和芝麻馅的居多,红豆沙的反倒少。小时候常吃的味道依旧没变,店主自己磨得红豆沙,偶尔还能看见一颗完整的红豆粒,细腻的沙质感,配上不曾速冻过的糯米的柔软和韧劲。汤圆的种类也简单,不似市面上那样五花八门,那天看到还有什么果味汤圆,真是让我不寒而栗。除了红豆沙的,就是咸的是用猪肉和大蒜做馅的,除此之外,并无他样,然而就是这简单,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城里的人们。亲切的家乡话,“老板,来3块钱咸的”,话音未落,那边又传来“老板,要2块钱甜的”。一间很小的店铺,浓而不腻的甜味和香而不厚的鲜味融合在一起,却不让人觉得反感。门口的一口大锅里,沸腾的水中,翻腾着一颗又一颗的汤圆。
吃好自己的早饭,开始思索给爸妈带点早点,去买锅贴包子吧!这是小城里人们的最爱。刚过去的时候不巧,两锅都卖完了,老板说“等等吧,五分钟就好”,我想着,等吧,要想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包子,没点耐心哪成呢。老板娘在内屋包包子,显然是个热情的人,不停地和我唠嗑,“姑娘,你上大学回来的吧”“姑娘,别着急啊,再有三五分钟就好了,不然底子不硬不好吃。”
内屋摇摇晃晃的走出来一个小姑娘,今天是小学拿成绩单的日子,一边走一边说“妈妈,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妈妈在后面担心,扯着嗓子喊“来的及,慌什么慌,不要搭跟头。”;一会走出个中年男子,使劲催他慢悠悠的儿子“快点快点,人家都急死了,就你慢吞吞的”。突然而来的反差让我忍不住一笑,歪着头想,自己小时候是哪样的呢?
没事等的无聊的时候就看看老板做包子吧。火旺旺的炭火在大铁锅的下面燃烧,带着热气和白烟腾升起来,老板把一个个小包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大铁锅里,倒点水,盖上锅盖,继续去生火去了。再一会,掀开锅盖,已经能闻到面粉的香味了,虽不浓烈。老板再在包子上浇上一层油,如此两道之后,就能静等包子出炉了。每家的做法类似,味道却不同,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不同的店铺养育了不同的人,制造了不同的回忆。我透过热气和白烟,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家长。“你晚上一定要来等我接你啊”,旁边的妈妈很是不放心的叮嘱自己的孩子,女儿像个小大人,说“那你不许迟到啊,迟到了我就不等你了”,我又忍不住一笑,她妈妈对我笑了笑,牵着女儿的手往学校走去。我心想,还真是漂亮的妈妈,幸福的妈妈呢。
一会来了一拨年轻人,我猜一定是和我一样,离家求学,怀念家乡的味道,组团来回忆的吧。一群人加上我,围在即将出炉的包子旁边,生怕慢了一步,这锅少了自己的,我挤不进去,担心要等下一锅了,一会包子好了,老板忙前忙后,旁边的年轻人等不急的伸手拿,老板说“这不是你的,是那个小姑娘的”,透过人群的包围,把包子给了我。
这是小城生活里每天都上演的场景,各式各样的早点铺,每家每户的小厨房,各式各样的香味,透过热气,透过白烟,弥散在整座小城的上空。这是我在上海不曾见到的风景,或者是说,这样的风景是在上海的小弄堂里,我不曾见过。有人跟我抱怨过,说上海找不到家乡这样的早点铺和人情味。
嗯,我想是的。小小的一家店,常来吃的都是熟人,有人喜欢吃饭前付钱,有人喜欢吃完饭付钱。老板不会监视,大家各凭良心。我吃完汤圆付钱时,老板说“等等我给你盛”,我笑道说“吃过了,吃过了”,老板也笑,“哎哟,人太多了,不好意思啊!”。我想老板不曾刻意在意,大家也都自觉行事,这么多的年的传统,老板应该也没有亏损过什么吧。送孩子的爸爸急着去上班,老板说“没事没事,你走吧,一会我看着他去学校。”忘了带钱的老奶奶,老板娘时候“明个来的时候再带给我吧,你先拿回去吃”。
早点铺,是他们的勤劳、真诚的积聚。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之本,也是我们,整个小城人的生活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高高低低的乡音,浓浓淡淡的味道。那天看《舌尖上的中国》,我哭得声泪俱下,因为感触于那句“这是时间的味道,是记忆的味道,是乡情。”不管是天府之国的麻辣,还是江南水乡的清淡,对于其中的人来说,都是最美的味道,因为,那不是仅仅菜,是母亲一口一口将我们养大的付出和艰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