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7期“味”专题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05119/dc00afd498d7611f.jpeg)
“人间至味是清欢”,最初读到这段文字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想念家乡,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吃什么都想起家乡的味道,想念先生做的炒米饭,想念婆婆做的粽子,想念姐姐姐夫做的蒸面,那种愉悦就是人间至味吧,我如是想。
我模糊记得这句话是出自苏轼先生的《浣溪沙》中的其中一句。念之如此缱绻美好的句子,全文我竟不记得了,深感惭愧之余,查了百度,重温了先生的原文。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原来竟改了一个字吗?“人间有味是清欢”,把“有”改为“至”,虽不知是哪位前辈所改,但仍然为他(她)的才华惊艳,一个“至”字,将“清欢”一味提至人世间最佳的滋味,是啊,最平淡的往往最真,是人间最真实愉悦的快乐。
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有像苏轼先生这样经历万千繁华,尝遍人生百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惊才绝艳的诗句吧。
不尝人间酸与涩,怎知人间苦与甜,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身受才能感同。
正如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说的那句话一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05119/3c35d22387f5785c.jpeg)
苏轼先生经历一切磨难后,以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写出“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这种味,有时是生活残留的淡香,回味无穷,妙不可言。有时是一种乡愁,连眼泪都是清浅的思念。
清欢之味,在于清淡。人这一生,前半段在不停奔跑,自驱力也好,他驱力也罢,汲汲营营半辈子,到了退出那些纷扰的圈子,才发现自己就是颗菜,除了亲人,当你的边际价值缩减时,除了亲人,没人在乎你,人生短暂,不过如此。
这个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譬如朝露,譬如阳光,譬如我想和你一起看鱼,一起赏月,一起浪费这美好的时光。
不浓不稠,不热不烈,是清欢啊!它是最纯朴,最能持久的芳香。
清欢如茶,需以沸水滚之,在氤氲的雾气中,茶的清香丝丝缕缕清浅极了,却沁人心脾。却离我们那么遥远。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爱情是奢侈品,亲情淹没在了千里的路途之上,友情辗转在钢筋水泥的灯红酒绿里。
人间至味,可还记得曾经的清欢,极淡的,像泉水一样甘甜的,在舌尖上滑过,炸醒的是你的味蕾,也是纯洁心灵上那淡淡的,意犹未尽地,被流水带走的长长的记忆。
岁月的流沙河里,我们都是摆渡人,命运在泥沙的裹挟之下晃晃悠悠地前行着,生活原本如此,一半火焰,一半海水,而清欢就是能给予我们心灵能量的自驱力,不需要太奢侈,只需要一双发现美好享受美好的眼睛。
也许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也许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许是草坪上肆无忌惮觅食的小鸟。用心地记下这一帧的美好,这就是清欢了,简单的欢喜愉悦,是幸福的味道。
历经人间沧桑事,人间至味是清欢,很喜欢作家三毛的一段话: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许多时候,你认为他们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都在,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在生活和文字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05119/d57f47da894c875f.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