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f40f21cac9213963.jpg)
神仙眷侣的传奇,是红尘中的幽幽小调,连绵不绝、传唱不朽,诗歌般的恋情只应该存在于古书中,奈何掩卷的人多半被世俗所累;仓央嘉措的情诗是洞察人间缘分的诗作,一回眸一动情就化作凡身,奈何影像志的现实时空,早就不是寒夜孤灯读佛的空寂空间。
《缘分天注定》是2001年的片子,时隔十多年来,再一次看这部片子,依旧很有美国全盛时期大都会鎏金岁月的感觉和情调。读研时,粗略研读过空间哲学,对“拱廊经济”、“第三空间”等专有术语略有耳闻,其实对于大都会市区(上城)的喧嚣与车流不息,在一般的90年代香港电影就很有代表性,如《重庆森林》、《天水围的日与夜》等,缔造的都市神话,在21世纪初都隐约让人对现代性有延绵的视觉触感。流淌的纽约曼哈顿的气息,比电影《美国往事》晚一个世纪的纽约,忙碌而自负的中产阶级,踽踽独行的上班族,空气中包裹着甜蜜的丝丝气味,依旧不忘记在名字叫Serendipity(“上天注定”)的咖啡馆点一份甜品,邂逅一位美女,成为艾厄斯(eos)的俘虏。不过《缘分天注定》(英文名:Serendipity)将这样情节的故事讲述得稍显复杂。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cd8e7de5beee6a19.jpg)
域外的红尘小调,坐标NYC。
老套的故事片情节,不变的是记载每一个心动瞬间的影像志。如果说亚当的肋骨流浪在人间,又会是谁把它拼凑成一个完美的肉身(flesh),坠在心间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
由因出演二战电影《珍珠港》而声名远扬的英国籍演员: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因主演《美国丽人》、《纸牌屋》而名声大噪的“大叔”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担任男一号,所以现在看来,电影《缘分天注定》似乎注定了一场浪漫的偶遇,也注定了日后两名演员的如日中天,星光熠熠。
要说该片确实是小成本制作,但经久不衰的人气,过往如鲫的影迷,确实证明:要运作好一部影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基本构架是完全的电影产业链,从选剧本、演员、拍摄、剪辑、后期、宣传、上映、后续等,都是成熟的机制。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好莱坞在21世纪初完全符合上世纪的经典模式。一般而言,都市浪漫爱情电影,遵守“三一律”,剪辑紧凑、情节时而突兀时而舒缓但是都比较合理。乍看该片结构是平行的,但实际上《缘分天注定》是一个环形的闭合结构。影片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男女主人的相识邂逅和分开,描绘细腻、情节推进慢,细节设置令人印象深刻;后半部分是7年间他(她)们的境遇,情节紧凑,一环扣一环。这样巧妙的处理是影片最后情节设置在纽约露天滑冰场,首尾照应,有情人又一次在同一地点见面,点题:天注定的缘分,不离不弃不舍。
《缘分天注定》讲述了一对有情人如何在纽约的某一天邂逅、分开,时隔7年又重新相遇在一起的故事。这样的都市浪漫爱情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老友记》、《西雅图夜未眠》、《电话情缘》、《分手男女》等著名影片。该片故事情节虽简单,但是推动情节的人物设置、语言对话、道具等一点也不简单,甚至可以说很出彩、很具匠心。2001年的影片,时隔十多年拿出来看,还觉得惊喜连连、隧然惊动,真印证了那句老话,青春是一只不老的歌,这首歌无论谁在翻唱,都能带人回味那段不寻常的岁月。
1990年代的圣诞节,一双商场促销的开司米黑色手套串起了一段情缘。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8ed06e1610fb74e2.jpg)
萨拉(sara)是一名英国籍美女,她到纽约打拼,在圣诞节促销会上遇见了有线体育电视台的乔纳森,因为仅存的一双黑色开司米手套而争得不亦乐乎——黑色手套在这里承接了戏剧发展脉络。她们相遇,并且在名为Serendipity(注定)的甜品店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一切顺理成章,就像书上写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偶然的运气导致幸运的发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萨拉有男朋友,而乔纳森又有女朋友了!邂逅,再见。就像每个大都会的含情脉脉的下午,无情冷酷的傍晚一样,转角遇见“爱”,“黑手套”仿佛神谕一般,让她们又见面了。巧合,机缘,我们原本以为这一对俊男美女就像流行小说中的陈词滥调一样,在曼哈顿续写她们被上天量身定制的爱情,恰如“Serendipity”这个美丽英文的花体字一般曼妙。
她们去了第二次邂逅的地方:纽约露天溜冰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de7cf2101421d2bb.jpg)
相逢在露天滑冰场,开始一段浪漫的对话:天上的星星作证,“她”不叫加西奥比娅。传说星座“仙后座”(Cassiopia)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女王加西奥比娅有着欲壑难填的虚荣心,她的傲慢终于触怒了众神,海洋之神波塞冬为了惩罚加西奥比娅连同她的宝座一起送上了天空,于是这位骄傲的女王永远像一个W字母一样警示在星空——萨拉的手臂上的“雀斑”,在乔纳森看来是W字母的“仙后座”,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看这殷勤献得,仿佛天上的星盏都在窃窃私语。
命运的安排,本来不把悬念留在最开始,但是心思敏感(sentimental kills)的萨拉,却处处相信真爱不是灵光闪现的邂逅,而是需要接受考验的战役。多愁善感的萨拉,就这样错失了命中的王子下一次见面的机会。
他们要告别了:在萨拉写下自己联系方式的那一刻,在即刻的风刮走纸条的那一瞬,萨拉觉得有点不对劲:“命运之神告诉我们要适可而止。”于是这个“奇怪而有趣”的女孩又做出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动作——她深信自己的第六感,仿佛这比唾手可得的“真爱”来的稳妥而安全——在一张5美元的钞票下写出自己的联系方式;发誓男主角乔纳森以后会在一本名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小说的空白处找到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然后消失。她把自己的“真爱”交付给了“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d7065f4ca31d3de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34ca03284a82979e.jpg)
她(萨拉)赌上了最后一把:萨拉和乔纳森去了同一家酒店,“当我们在相同的楼层停下时就会感谢命运的安排”:于是在两台相对的电梯闭合的那一瞬,他们同时按下了“23层”。这里插入一段成谶的两处细节:萨拉在溜冰场绊倒不是因为她说了不合时宜的挑逗性的话题,而这就是“现报”;在两家电梯同时通往23层的过程中,乔纳森的那家进来了一个打扮成红色魔鬼(demon)的小孩 ,他的道具服的尾巴被电梯夹住了,象征人生路途上的不顺与磕绊。这两处“象征性”(symbolic)的镜头语言的使用,增添了电影的神秘感与深刻度。
“无常”是佛教用语,用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好运气的“如影随形”总有原因。但是生活中不可能随时都是好运气(命运无迹可寻,是常态)追寻命运的人,命运总会给他/她个说法,就像西西弗斯那个石头的推倒重来。无论这个说法是现在、将来还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60d09ff2bec08fe7.jpg)
于是,他们分开了。萨拉和乔纳森,完美的相遇就像精准的钟摆;而毫无征兆的分离就像纽约这座城市时而刮起的风,来无影去无踪:这一别就是7年。
萨拉这个人物的刻画,让人联想起“灵感”这个词。英国籍美女凯特.贝金赛尔的气质有一种灵气和秀美糅合的味道。那种晶莹剔透的气质,一望即知(亦舒语)。“灵感”英文名叫Inspiration,在希腊神话中,产生灵感的是缪斯(Muse)女神,缪斯是宙斯所生的九个女儿,九个缪斯女神在森林中嬉戏、泉边玩耍,时常手挽手载歌载舞,这象征着各类别文艺之间的密切关系,因而显而易见的是,缪斯能激发画家、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在电影的前半段中,萨拉对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其说是她铺陈、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如说背后有一条“隐文本”(invisible text)的线,这条线始终与观众不离不弃,与男女主人公纠缠得心襟荡漾,这条线就是观众的深层潜意识,灵感(Inspiration)是内核,男女主人公的相互暧昧、互生情愫是表征。“灵感”蛰伏在萨拉的言语、肢体语言、表情、行为中,成为了她感染观众,观众从她那里得到情感的共鸣的利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970de773e15bb1d0.jpg)
时空切换,七年如白驹之过隙。鎏金岁月依旧,繁华都市,旧瓶装新酒的却是一段“浪漫情缘”,真爱、邂逅、脉脉温情的回味,永不离弃。
宾朋满座,与准新娘相拥相依,热烈得如同怀疑“她”和“他”莫弃莫离。但是随着场景切换到女主人公接受未婚夫的求婚,观众的心骤然降温,原来非“他”莫属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文艺青年”。7年前的那次偶遇,那双开司米黑手套仿佛命运捉弄下的一个玩笑,他/她一分就是七年,阻断的命运、藕断丝连的记忆片段,敌不过现实的路径依赖,7年“缘分”随风飘散。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d422bf4c546824f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d7f2f24a087042a9.jpg)
银币的两面、静默的时空、快要放弃的“寻找”、交错的路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第一页的名字、电话号码;五元美钞上的姓名、电话号码,两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不放过每一个能联系上对方的努力。虚无缥缈的爱情、不遗余力帮助他们实现爱情的好友,从故事开始在即,到两人再相遇,场景共切换24次,男女主人公各12 次。导演匀称的布局了两条线索中人物、场景、对话、表演等元素,让时空交错,切换得自然而和谐。
怦然心动敌不过坚持到底,就在双方要放弃,而各自投入另外一段姻缘之时,奇迹出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1214a102329e04ad.jpg)
当乔纳森接过未婚妻送的书,翻开第一页赫然印有萨拉.托马斯的名字和号码;当萨拉在航班上翻看5元钞票却不经意发现写有乔纳森名字时,所有的曲折历程、万水千山、魂牵梦绕、千回百转,只剩下了“砰砰砰—”的心跳(画外音)。佳缘,近在咫尺。
乔纳森的男“闺蜜”,曾获普利策奖的主编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段“讣告”:
人生际遇绝非偶然,冥冥中,上苍早已安排周详,丝毫不爽,其友文坛巨掰,时报主笔甸恩谓……壮君晚年脱胎换骨,有所顿悟,一以蔽之……欲臻天人合一,须信一字,此字古已有之,于今亦然,唯“缘”而已。(网络版权)
黑色开司米手套是那女双方对“爱情”的“执念”:影片开头,一名女店员在整理货物,萨拉和乔纳森同时将手伸向了“仅存”的黑手套。成双的手套,谶语是男女主人公分分合合、相识相爱。当他们天各一方、各执一只手套的时候,暗示男女主人公的缘分走向了未知,同时暗示当手套再次成双时,就是他们相见之时。随后的情节中手套又出现两次,落单的“黑手套”预示着未卜的前程。“黑手套”是象征手法,它使主题具象化、意境化,达到寓言的艺术效果。影片《缘分天注定》中的黑手套被赋予的象征意义, 让“缘分”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7fd5f92094dc0c35.jpg)
望雪思情。影片的最后一幕,乔纳森躺在他们初遇的纽约滑冰场上,雪花纷纷落下,另一只黑手套从天而降。影片骤然定格:萨拉就微笑地站在他身后,音乐响起,缘分天注定,有情人终成眷属。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bb7049af9995199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2e03e73c85eaf435.jpg)
这是一部2001年的好莱坞电影。小成本、精彩的剧本、高颜值男女主人公、流畅的故事情节、强烈的代入感,不啻于一部“钟表般精确、葡萄酒般陈酿”的都市浪漫爱情片。我高中时代第一遍看就已经“惊为天人”了;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看第三遍、第N遍庆幸感官未迟钝、泪腺未干涩,每每播放至动情之处,英语语言的精妙之处,我都在心中叹服欧美“大都会”的人情大过天,真情永远是战胜时间的利器。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念,相信已经是后来的同类经典影片表现力巅峰了。这样一部《缘分天注定》,还有什么不可或缺、不可回味的呢!
—— The End ——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5488/a6f29105bc8ee37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