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最后的秘密

作者: 卉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3:48 被阅读13次

    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一统天下,修成大典,迁都北京,沟通南洋,平定安南,打压蒙古,威震四海,这是一代英主朱棣的丰功伟绩。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也必非常人,而常人拥有的一切对他来说也是奢侈,比如说朋友。不过对朱棣来说,这一生的确还有一个算得上朋友的人。

    告别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庆寿寺,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朱棣匆匆赶来与他见最后一面。

    洪武十八年的那场相遇,改变了朱棣的一生,也改变了姚广孝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姚广孝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他实现了平生愿望和抱负,在他的谋划下,朱棣一步步走登上了皇位。虽然为此他要背负助纣为虐的阴谋家的恶名,却也在得失公平之中。

    无法揣测成功带给姚广孝多大多久的快乐,但他的痛苦却是真切持久的。永乐二年八月,姚广孝回到家乡长洲,彼时的他是朝廷重臣,太子少师,也算是衣锦还乡吧,然而,他唯一的姐姐却避而不见,他唯一的朋友王宾也避而不见,只是让人带话“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众叛亲离的滋味将成功的喜悦涤荡一空。姚广孝从此白天上朝,晚上回寺,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姚广孝和朱棣谈的竟然也都是国家大事。穷其一生,能够谈的也只有国家大事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终于,姚广孝提出了他最后一个要求“请陛下释放浦洽吧!”

    浦洽是谁?浦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明朝产生的名词,是服务于朱氏家族的祭祀人员之一,明朝无论皇帝还是亲王都各自有一名主录僧,主录僧是帮助其主人做法事的一群和尚中的首领。),据说是他安排建文帝出逃的,他与建文帝关系密切,很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作为重要的嫌疑人,朱棣是绝对不会把他释放的,今生恐怕无望,但朱棣答应了他这唯一的朋友的最后的一个请求。

    三月十八日,姚广孝在北京庆寿寺病逝,年八十四岁。

    姚广孝的一生

    1335年,生于江苏长洲→→1349年,入长洲妙智庵为僧→→1382年,抓住朱元璋选高僧服侍诸王之机,开始跟随朱棣→→1398年,极力劝朱棣起兵,以应对朱允炆的削藩→→1399年,协助朱高炽守卫北平→→1404年,被朱棣授为太子少师→→1405年,主持重修《永乐大典》→→1418年,在北京庆寿寺病逝,被追封为“荣国公”以僧礼下葬。

    姚广孝走了,朱棣的人生还得继续。

    永乐二十年,欠收拾的阿鲁台又闹事,大举进攻明朝边界。一向好勇斗狠的朱棣不顾五十又五的年纪,又一次亲征,直捣阿鲁台的老巢。阿鲁台还是逃跑的老套路,无策应对,无力抵抗,纯粹是自己逗自己玩。朱棣胜利班师的途中顺便教训了一个与阿鲁台勾结的兀良哈三卫,亲自冲入敌阵,一举扫平兀良哈老巢,然后心满意足回家。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朱棣接到奏报说阿鲁台有可能进攻边界,朱棣二话不说又开始亲征。这朱棣是有多爱打仗啊!阿鲁台一溜烟跑了个彻底,朱棣影都没见着,溜了一圈回朝。

    最后的答案

    胡濙回来了!

    胡濙一直在找建文帝,朱棣一直在等着消息。十六年过去了,年青时的约定还会有结果吗?

    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深夜。内侍来报,有人前来觐见!当朱棣听闻来者姓名时如触电般睡意全消。

    彻夜深谈。

    永乐五年,胡濙接受绝密使命,寻访建文帝。永乐十四年,胡濙被召回,被任命礼部左侍郎。三年后,朱棣命令胡濙再次寻访,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的这个深夜,胡濙带着答案归来。

    朱棣和胡濙谈话的内容无从得知。但经过作者缜密地推断,最合乎情理的应该是下面的答案:“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人继续活下去。”这一场叔侄之间的皇位之争,在时间的斡旋下,终于和解了。

    死于征途的命运

    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精神得到解脱,这是上天给朱棣的最后恩赐。

    永乐二十二年元月,记吃不记打的阿鲁台又重操旧业。此时的朱棣,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强撑着骑上战马,他要为他的儿孙留一世太平。

    朱棣选中杨荣随军。大军到达阿鲁台经常出没的达兰纳木尔河的时候已经是人去楼空。张辅愿意带一个月粮食深入大漠追击,杨荣反对。最后朱棣决定班师回朝。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周身是病的朱棣召见了杨荣,告诉他回去后会交权太子,过几天安生日子。但是朱棣不知道,他已经回不了家了,死亡之神已经来到了门前。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病逝,年六十五岁。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这也许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俊烈,卓乎盛矣!(《明史》评价)

    得评如此,当含笑九泉!

    他算不上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早在朱棣远征前,朱高煦就派自己的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了京城,一日快马数报,真是不辞劳苦。他焦急又不得不耐心地等待着父亲病逝的消息。

    朱棣死后,他的内侍马云深夜召集杨荣和金幼孜秘密开会,决定秘不发丧,禁止军中人擅自外出报信。封锁消息后,杨荣快马回京向太子报丧,并筹备继位事宜,而朱高煦等人却被蒙在鼓里。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即位了。

    延伸阅读

    姚广孝挨打:一次,姚广孝去云台山办差,一时兴起,脱离众人独自上山。在山上遇到当地小官曹三尹,曹三尹像很多人一样不喜欢姚广孝,故意让随从打了姚广孝二十皮鞭。不久,姚广孝的随员赶到,要教训曹三尹。姚广孝却制止了,还做了一首诗自嘲“出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缘。”

    庆功会:第三次亲征回朝后,朱棣搞了一个庆功会。他把出征的人分四等:第一等是有功无过者,坐前列,吃大餐;第二等是功过相抵者,坐次列,吃中餐;第三等是无功无过者,坐下列,吃下等餐;第四等是无功有过者,站在一边,看别人吃。

    一箭三雕:胡濙除了肩负寻找张三丰和建文帝的使命外,还负责打听民间小道消息,不时报告给朱棣。消息的范围保罗万象,从官员家的八卦到税课司的贪墨,再到粮价,还有各地民俗特产,甚至还有一些兵变、民变的原因等。这些消息经由特定的通道定期传回宫中。所以,胡濙半夜来见朱棣就很不寻常了。

    工作狂朱棣:朱棣每天凌晨四点左右起床,想好当天要做的事情后上早朝,中间休息的时间到偏殿看书,接着是午朝。晚上吃饭的时候,还经常找人约谈工作,之后处理奏章。夜深人静的时候,又开始读书,半夜想起什么事,就叫人记下。贵为皇帝的朱棣依然如此勤勉,是典型的“起的比鸡早,干得比驴多。”有证据显示,朱棣在位8062天,没有一天是荒废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八章  最后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s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