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生活起居大多是孩子奶奶负责的,这方面我几乎没有操太多心,只是偶尔辅导学习,周末陪孩子娱乐一下。现在带着孩子来到另外一个城市读书,需要自己亲自带孩子,才慢慢察觉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墨迹”毛病。

每天早上开始,我就像个机器人一样,自动开启“催催催”模式,催起床、催洗漱、催吃早饭……一直到晚上催写作业、催洗澡、催睡觉,这让做妈妈的我很是苦恼:为什么急性子的我怎么就生了一个爱“墨迹”的娃呢?
直到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感觉有点垂头丧气。一问才知道,这次小组长更选中,她原先的的小组长头衔搞丢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每次帮老师收作业都是几个小组里动作最慢的。这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墨迹”毛病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和学习,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她改变这些 “墨迹”毛病。
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好好开了一个家庭内部会议,经过讨论决定,为了充分鼓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做事的条理性,增强时间观念,我们制定了一份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积分激励表。我发现自从有了这个表后,我家娃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做事积极了很多。主要有几点心得分享如下:
一、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更愿意去做自己喜欢并认可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制定关于孩子的行为积分激励表的时候,每一项内容以及积分权重都充分征得孩子的同意和认可,有些事项完成相对难度较高的、时间周期长的则积分奖励权重大一些。这样孩子充分了解自己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行动起来积极性更高一些。

二、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的规划时间
帮助孩子把一天的任务列一个清单,让孩子知道自己一天内需要完成哪些事情,每项任务都分配好时间,每完成一项都给予一定的积分激励,没有完成需要扣除对应积分。如:早上自己定闹钟起床,15分钟内完成;吃早饭过程中少说话,20分钟内完成,最后一名需承担洗碗的任务;晚上作业按条列在本子上,每完成一条打勾,每一条都规定完成时间等。
三、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
鼓励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需要设立一些奖励,如:积分满100分、满500分可以兑换什么奖励,就像有些儿童培训机构设的小红花奖励是一个道理。建议奖励不需要设的太大,需要让孩子了解:有付出才能有回报,需要努力才能有所得,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设的奖励如果孩子达成后一定要兑现,任何时候,诚信很重要。
四、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其实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给孩子看,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孩子遇到问题协助解决。孩子都是缩小版的父母,有些不好的习惯也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五、管住自己的嘴,不催促,多倾听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催促和唠叨对孩子并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自从和孩子制定了行为积分激励表后,我觉得这就像一个游戏一样,我们都要遵守游戏规则,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我们只要扮演好助手的作用,助力孩子一路升级。
好的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作为父母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包容心来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一个多月以来,我觉得孩子身上的“墨迹”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进步了很多,我们心里都由衷的感到高兴。
学做智慧型父母,我们一直在路上,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