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没有乱世何来凸显英雄的价值?我搞不清楚到底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因为历史才有了英雄。
年少时,喜欢看“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喜欢读“山河大地,一无可峙,可峙者唯我”,沉醉在他们的豪迈中不能自拔。
时常意淫,若我生在秦朝,我必诛奸贼赵高,助扶苏公子登基,以保大秦江山;若我生在元末,定也要揭竿而起,称雄天下,平张士诚,斗陈友谅,决战朱洪武;若我生在晚清,我亦要扶大厦于将倒,匡社稷于倒悬。
我想,我若生在那些时代,必然少不了“我自狂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恣肆,也定会有“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傲。
当时的年少轻狂,可见一斑。
当然啦,少年郎,难免会对热血的东西感兴趣。从前看书,最喜欢看那动人的情节,喜欢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这样的话,肯定就会有失偏颇。
就像以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喜欢诸葛亮的智慧、喜欢曹操的雄心、喜欢赵子龙的武功,喜欢很多人,可是却从未认真对待过司马懿,这样一个注定在历史中,不能忽略的人物。
那时候读三国,看到后期基本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一台戏,在作者的笔下,多多少少是重刘轻曹的,那时候认为,司马懿这么个奸诈狡猾、老谋深算的人,不是个好东西。蓦然发现,这种脸谱化的认知,多多少少有失偏颇。进一步想到,这样的脸谱化,又何止在认知历史中呢?
但是,这样的认知到底对不对呢?司马懿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直到我读了方北辰教授的这本书《司马懿:谁结束了三国》,我才搞明白。
以前认为司马懿这个人,自入官场就是奸诈凶残之徒,就有心迁移魏鼎,篡夺曹氏江山。但读完本书后,才发现原来,我原来那种脸谱化的形象,实在是过于简单,甚至是有些幼稚。
每个人因为人生中,不同的际遇,才构成了不同的选择,所以,才会有了不同的人生。正如司马懿一样,在曹睿托孤的时候,其实他对曹魏江山,并无二心。他后来所有的转变,全是因为一个小插曲,以及一个客观因素,具体的在上篇文章,有介绍,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文末连接。
所以呢,真要是说司马懿的性格,好听点叫做生性坚毅,不好听的话就是老谋深算。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给你说几个小故事。
02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已将说过曹操之前,是找过司马懿出山帮忙干活儿的。但是那时候的司马懿,认为天下大势未定,你曹操实力也不是很强大,而且还是太监的干孙子,地位太低了,老子才不去伺候你呢。
然后便装病,什么病呢,半身不遂,就是说下半身动不了了,这样瞒过了曹操派来的人,可是等到这个人回去报告了曹操,曹操心想,哦,你早不病晚不病,等我找你的时候,你生病了是吧?那好,你再去一趟,看看司马懿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接着,这个使者又一次跑到了司马懿家。要怎么看他的病是真是假呢,用针扎。既然你说你下半身,没有感觉了,那好,这位使者就对着司马懿的腿和脚,一阵怼,宛如容嬷嬷附体。
扎了半天后,这使者发现,司马懿腿上血流如注,表情却沉静如水,丝毫没有痛楚的样子,于是就断定了他真的是患病在身。这才彻彻底底的瞒过去。
这一年,是建安十三年。
这一年,司马懿二十三岁。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却知道我23、33、43的时候,甚至是我觉得我一辈子都做不到这样。针扎在身上,血流如注,可是却面不改色。这到底是有多强的毅力,才能忍得住。
当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真的是遍体生寒,让人生畏。这样坚忍的人,注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这时候的他,年仅二十三岁,虽然说古人比今人,成熟懂事要早,但是我还是不免有一番对比,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子呢?
03
第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还是司马懿装病的故事,这一次是在幼年天子登基之后,辅政大臣有司马懿、曹爽二人。
曹爽这个人,掌权之后,气量小,刚愎自用,爱搞小团体。之后在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中,一步一步的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利,司马懿以退为进,顺势上书称病,把权利全部交出去。
正所谓是,天要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曹爽这个人,好享受,大权独掌的时候,更是嚣张跋扈,排除异己,目中无人。哼,司马懿又怎么样,四朝老臣又怎么样,还不是得把权利交给我。
再看司马懿呢,既然上书称病,就要装的彻底。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懿,已经位极人臣了,家中的下人肯定是不少的。那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他生生在床上躺了20个月,你能想象20个月不下床,是什么境界嘛?而他的身体状况,除了两个儿子外,别人竟然无一人所知。
我如果在床上,躺一天的话,都难免浑身难受,实在是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在床上躺20个月,到底到了怎么样的境界!
当时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司马懿,不过是以退为进,迟早会卷土重来。但是骄傲自大的曹爽,丝毫不在意。
尔时有人这么说道:曹爽等人骄侈过度,毕竟自取灭亡。司马太傅犹如兽眠,一旦睁眼起身将会如何?到时候卵破而雪融者,恐怕不是他们啊!
司马懿退居在家,司马师、司马昭在朝,这一切表面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汹涌。就在这诡异的平静之中,度过了20个月。
在这一天,宫中传出一条消息,曹芳要去给先皇扫墓。司马懿知道,机会来了。因为皇帝出行为先皇朝拜祭扫,作为朝中顶柱之臣的曹爽,势必要跟随前往,而这对于司马懿来讲,就是最好的时机。
直到这一天,司马师、司马昭一身戎甲,站在司马懿卧室。在一阵可怕的平静之中,三人终于等到了探子来报,皇帝已经出城。
这一刻,好比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好似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他们知道,这一刻起没有退路了。成则荣华富贵,败则人头落地。
掀开床上的锦被,司马懿一身亮甲银盔,起身而立。三人并未有什么多余的话语,只是眼神坚定、面沉似水。
之后,风卷残云般的占下了皇宫,关闭了城门,进一步把所有挡在,司马家前面的曹氏新生力量扫清,一举定乾坤。
04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细说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从这些事件当中,我们看到的司马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司马懿,确实为一时人杰,胸中颇有沟壑,但是适逢乱世,一不小心跟错了人,就会落得个凄惨下场。
其实,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也不难理解。他这一生,都不外乎在,审时度势、静待时机。
无论是拒绝曹操的邀请,还是在一个没什么权利的职位上,干了九年,又或者身为辅政大臣,却被曹睿远派前线,离开权利的核心等等。
他一直都在积累力量,就好像那句话说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当然算不得君子,但是他这一生,将“忍”这一字,做到了极致。
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职位,他总能发现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点,继续积累自己。就好像虽然被远派前线带兵,但他也正从那时开始,培植了自己的党羽,武装了自己的力量。就好像表面上看,他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曹爽,其实却是以退为进,默默的等待时机,等一个对手犯错的时机,然后一击致命。宛如一条冰冷的毒蛇,冷静的观察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只要一有机会,便是风卷残云,雷霆一击。
司马懿一生50年的政治生涯,二十三岁开始步入仕途,直到七十岁一举登上职业生涯的顶峰,七十三岁死于洛阳。
50年的宦海沉浮,其中有47年都是在静待时机,积蓄力量。看到他这一生,让我联想起日本幕府时代的一位军事家,被称为江户幕府之神的德川家康。
一样的为了生存,宦海沉浮,一样的隐忍不发,一样的到了人生的最后几年,登顶人生的最高点。
生逢乱世的他们,或许是为了生存,或许是为了权利。而权利就像是春药,一旦沾上了,就不想再放下。
真实的历史,我们都难以了解,如果要说司马懿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能活到七十,一开始就对曹魏江山蠢蠢欲动,我是不肯相信的。
无论真实的历史几何,无论后世书写的历史是对是错,我都更愿意相信,历史中的每个人,亦或是今时今日的我们,也都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只是人生中不同的际遇,致使我们走出了迥异于别人的道路。
有人告诉我说,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同理,我相信,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对司马懿是这样,对我们,也是这样!
我是柳江南
坚持写作的第48篇
喜欢读史,遇见那些古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