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54480/0419b5974f214b2c.jpg)
李大娘是我的邻居,她早年丧偶,和她唯一的儿子周平,相依为命的过着艰辛的日子。日子虽然苦了些,但自古寒门出才子,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周平,从小就很懂事。听母亲说周平(我该称他为叔,因为他要比我大许多)周平叔从小就很懂事,放学后早早就跑回家,帮她母亲干活。
如果他有事外出了,他就会写张纸条贴在门上,说明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从来不让人操心。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家里的奖状贴满了墙。才上小学的他就对他母亲说:“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我要戴上金闪闪的手表,我要让您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这么苦……”
周平叔也许天生就是个天才,不但有英俊的容貌,而且在学校里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戴。但是在农村,象李大娘这样孤寡的人家,生活是极其艰难的,没有劳动力不说,还要常常忍受人们的欺辱。那时我们那里家家都种水稻,水稻离不开水,村里人每天都要去地里放水。
由于用水的人多,而水渠却只有几条,好不容易轮到她家了,又被人多势众的人截到他们的田里。有一次李大娘和人争辩,还被那家的人直接用铁铲铲伤了脚,然后不管不顾,扬长而去。那家人有钱有势,根本不把这样的弱势人群放在眼里。既然争不过,就只有躲了,李大娘只好等晚上人们大都不用水了,她才能摸黑放地里的水。虽然心里很苦,但为了自己唯一而又优秀的儿子,这些苦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周平叔也很争气,他实现了他小时的诺言,十八岁就以品学兼优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当时村里人都前来祝贺这个寒门的才子,那时,能被保送上北京大学的人,是多少年都没有一个的,周平叔成了乡里人人羡慕的人物。饱受风霜的李大娘心也宽了许多,经常看到她走在去地里的小路上,都会高兴的唱上一句秦腔:“我三娘教子教的好,教出一个大学生……”
为了供周平叔上大学,小时候的我常常看到李大娘在河滩地里挖些白蒿,或者半夏这些药材,摊在院了里晒干,然后装进袋子,拿到药品收购站去卖。等过了这些药材采摘的季节,李大娘就自己做些学生们爱吃的零食,麻花呀,米花呀,糖葫芦等在学校门口摆摊来增加些收入。就这样,几年后,周平叔毕业了,也在北京有了个很好的工作。
他是个优秀的人才,工资自然也不低,没有几年,就在北京安了家,找了一个象电影明星一样美丽和优秀的女朋友。可是李大娘年龄越来越大了,周平叔又不能经常回家,为了方便照顾,周平叔就把李大娘接到了北京。可李大娘去了不到一月,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她,实在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就喊着要回家。
周平叔的确是个品学兼优又孝顺的人,他深知母亲供他不易,受尽了人间的疾苦。为了好好照顾李大娘,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家乡,在离家乡不远的城市里,开了个和他所学专业对口的公司。优秀的人走到哪儿都是优秀的,他以他的能力,很快的就把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很是红火。
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哪家有个彩电都算是富裕人家,而周平叔每次回来都开着他黑色的小车回来,真让人羡慕。周平叔不但很孝敬他的母亲,对乡亲们也很好,见了年长的人,大叔,大妈的嘘寒问暖,很是亲切。没有一点富人的架子,而且他每次回来都要买许多糖果和各种小吃,分给村里的孩子们。
以致于以后,只要看到周平叔的小车一回来,村里的孩子都象个跟屁虫一样,追着小车跑。然后就兴高彩烈的拿着好吃的,向家里人显摆,那高兴的样子就象过年一样。当然,周平叔离我家最近,母亲也经常帮着李大娘,周平叔对我也特别好。他就象个亲人一样,知道我爱看书,每次回来除了好吃的,还给我买许多图书,真让我如获至宝,他还经常鼓励我好好学习,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给他说。
记忆中的周平叔,每次回来常常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或长长的风衣,那刚毅的面容,再加上那学者的气质,显得是那样的潇洒和飘逸。真是一个世上少有的德品才貌兼一的人才,多么完美呵!我也常常把他当做学习的傍样,也常常为有这样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
周平叔开了几年公司,也挣了很多钱,但是他没有去游山玩水,也没有给李大娘翻修她家的老房子。而是把部分资金都用在了家乡的建设上,他为学校捐款,让学生们有了更加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新的设备,他给村里修了一个水塔,家家都有了自来水,乡亲们再也不用排队去井里担水了。
虽然以前他小时,村里的部分人是那样的鄙视和欺负他家,但他还是以善良的情怀对待着乡亲们。那个曾经铲伤李大娘的人,见了周平叔也惭愧的说:“周平呀!叔对不起你们,叔不该欺负你妈,叔没有良知,在你们最难的时候没有帮你们还…………哎!你不恨叔吧!”
周平叔淡淡一笑:“叔,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它干啥?其实社会有时也就是这样的弱肉强食,人人都会有那种思想,我不会恨你的,日子越苦,越能激发我奋斗的动力,我还得感谢你呢!”那个人瞬间脸红到了耳根,悄悄地离开了。村里的人们也更加钦佩周平叔了,连看他的目光都带着无限的敬慕,都把周平叔当作他们教育子女的榜样。
曰子就这样一天天继续着,李大娘也越来越老了,周平叔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回来都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他那文雅的笑容,和他爱人那美丽的容颜,还有他可爱的女儿,也被培养的象个小公主一样,不到八岁,却弹得一手好钢琴,有着可爱而优雅的气质,让乡亲们好生羡慕。
就在前几年,乡亲们和李大娘都发现,周平叔回来时,一次比一次瘦了。李大娘就问周平叔:“平呀!你最近咋这么瘦呢?是不是太操心了,太累了,咱就不开了,只要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在一起就好,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够花就行了!”
周平叔说:“妈!我好着呢!就是最近有些忙,没按时吃饭,就有些瘦了,您不操心了,您辛苦供我上学,我就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李大娘说:“好!我娃说得好,要做个有用的人,不过,要照顾好自己,妈才能放心!”周平叔眼眶红红的点了点头,紧紧的握住他妈的手……
可是,谁能知道周平叔此时心里的苦呢!不知是操劳过度,还是命运的捉弄,不久前他被查出胃上有问题,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他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他在做着化疗,来延续他的生命,就为了多看几次他的母亲,才开始他瞒着村里的人,就害怕李大娘知道了。
可到最后,时间不多了,他不能再瞒下去了。为了让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母亲,不受那丧子之痛,他去找村长说了实情,并让村长通知每一个村民,绝不能让他妈知道他的情况,他希望村民们为他永远保守这个秘密,村长听了很是惊讶。
他伤感的对周平叔说:“哎……你是咱村,乡上少有的人才,绐乡亲们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样的事咋会发生在你的身上?上天怎么这么不公啊!我不知怎么办才好,唯一能给你做的就是,让村民们保守秘密,不让你妈知道。这点你放心,谁要泄露了消息,我跟他没完!你妈你也放心,有乡亲们呢!你对乡亲们那么好,乡亲们会不照顾你妈!周平啊!叔为你感到惋惜,惋惜啊!…………”
村长在一个傍晚召集村民开了个会,说了周平叔的情况,人们听了都很意外。谁能想到这样的事能摊在周平叔这样德才兼备的人身上?许多人都流下了泪,一位大娘边擦泪边说:“不是有句话讲:好人一生平安吗!怎么这么好的娘俩一生要遭受这么多不幸!老天真不公啊!”
村长这时威严的对乡亲们说:“大家都听好了啊!周平是咱村少有的好小伙,他为乡亲们办了多少事,他是怎么对乡亲们的,大家心里清楚。谁要是把这个事说出去,谁就没有人性,也就是一个千古的罪人,我们大家都不会轻饶他的,听到了吗?连自家的小孩都不能说!”人们都举手表示坚守秘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4480/48dada10a74ad0c5.gif)
日子越来越近了,周平叔也越来越瘦了,他想回家却不敢回家,他怕他母亲看出破碇。但他还得回家,得回家再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想到这里,他心痛无比。他的母亲为了他受了那么多苦,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想到这里,真是万箭穿心,但是他还必须强忍悲痛,装着很平和的样子跟母亲告别。
他最后一次走到母亲的身边,蹲下身子握着母亲的手对她说:“妈!我给你说个事,由于公司要发展,我要出国一段时间,也许几个月,也许是几年,几年,如果暂时我回不来,你要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小娟(他的爱人)和您孙女会常回来看您的,您一定要好好的,等我回来啊!……”
他母亲说:“啊?怎么还去外国呀!那么远,妈想你了怎么办?你能不去吗?”“妈!不去不行,我得马上走了,我照些照片给您留下,您想我了就看看照片,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回来了,您一定等我回来啊!”他母亲无奈的说:“嗯,平呀!你快些回来啊!妈等着你……”
周平叔要走了,那天我也在家,他最后抱了抱母亲,看了看母亲那苍老的样子,他也最后一眼望了望乡亲们和门前那条他走了无数次的小路,然后平静的走了。人们怕李大娘看出,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悄悄地目送着他,此时无言胜有声,任何话语都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只能接受这个不幸的事实。
望着周平叔的身影,我心里也是一阵汹涌的疼,这么完美的人,这么亲近的人,怎么就会这样英年早逝呢?我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渐渐的远去了,远去了,永远的去了……这以后,乡亲们怕李大娘寂寞,都隔三差五的来陪李大娘,聊聊天打发时间,她的儿媳和孙女也常常回来陪陪她。
就这样等啊等,几年过去了,还没见周平叔回来,李大娘就问她孙女:“小妮呀!这都这么长时间了,你爸咋还没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呀?”她孙女这时已长成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了,她哄着她奶说:“奶,您别着急,我爸忙完了,他就会回来了,我和我妈也想他呢!我们好好等吧!他也许很快就会回来了!”李大娘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好沉默了。
我每次回故乡,远远的就会看见李大娘坐在门前的板凳上,手拖着腮,向村口的方向望着,望着……人们都知道他在等她的儿子,虽然看着心酸,但谁也不会说出真相,也许只有这种盼望的心情,才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我也常常悲愤的想,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残缺呢?哎!……我那可怜的李大娘啊!她在等她那天堂的儿子回家,从春等到秋啊!从冬等到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