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故乡的时候,雨天是我最喜欢的天气。“滴答滴答……”听着耳边传来有节奏的声响,昨夜又下了雨。不知道是雨下了整宿,还是下了一阵。雨天的清晨显得微凉,被洗涤后空气非常的清爽。
推开屋门的瞬间,整个天地间都变得不一样,那种朦胧中的湿润感,充满整个心间。雨还在蒙蒙的下,只是少了几许的瓢泼,丝丝缕缕的雨滴如丝线一般垂落在眼前,恍惚间分不清楚到底是线连着天,还是地在支撑着线。仰望远方,雾似薄纱遮住了远山,雾随山走缓缓钻进云间,说是云却辨不清是云还是雾,云中有雾,雾中似云,纠缠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近前屋檐上的瓦片,雨水顺着瓦片如珍珠一般滑落而下,好似一串晶莹的珍珠,争先恐后的向着地面而去。雨,滴落在院子的水泥地面上发出“啵啵……”的声响,那种节奏感听在心间如欢快的歌声,砸落而下的瞬间形成一篷水雾,藏于地面浅浅的水洼,再也分辨不出注视里的那颗雨滴。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听雨在低鸣,看雨满目朦胧。与安静祥和的雨景中,不知不觉想起了那段美好而快乐的场景。同样的一个下雨天,几个孩童穿着“拖鞋”奔向小溪边。说起小溪也算不上小溪,倒不如说是雨季山体浸透而出的雨水汇成的小溪。溪边几个孩童卷起裤管,走进水里跑来跑去,你扬一捧水,我扬一捧水,空气里时不时传出嬉戏打闹的笑声。而乐极生悲的还会远吗?饿了要回家,天黑也要回下,而雨还没有回家。带着满身的雨水,带着满身的溪水,免不了大人一顿暴打。每每想到此间,嘴角都忍不住咧嘴微微一笑。
慕然间脸上微微一凉,思绪从那遥远的时光里醒来,伸手轻抚过脸颊,那是几滴洒落的雨水,微风轻轻吹过,似要吹开望不到边的雨幕。雨随风而去,似精灵在展示风的魔法,欢快的御风而去。有的攀上墙消失在那里,只留下一小块水的痕迹,在诉说着它们曾经来过。有的在风里打着旋洒落地面,与浅水洼里的“兄弟姐妹”紧密融为一体,再难分得清彼此。浅水洼时不时与浅水洼连在一起,形成细细的水流向着更低的水洼流淌,最后注入院落地下排水通道而去。细雨绵绵如春风似轻纱,划过干涸的土地,洗礼着万物身上哪抹轻尘,浇灌着绿叶更加的青绿,花朵更加的娇艳。
在外漂泊记不清多少年,而屋檐下的雨滴再也未能遇到。雨天的时候也会出去走走,试图找回那段屋檐下的细雨。不知道是走错了道,还是与那场景般的雨景擦肩而过,总之再也找不到。漂泊的地方少了那瓦片,雨水少了滴落的通道。“啵啵……”的雨滴声响,换成了下水管里“哗哗……”的流水声。没有了那黄泥巴墙,风中的细雨再也攀不上墙,即使溅落上的水痕也会慢慢滑落下来,再也没有力气驻留墙上。雨中的溪流,不再欢快的沿着低洼地流淌,更少了孩童那充满青春活力的笑声。嬉戏的打闹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车水马龙,是执伞而过的匆匆路人,是嘈杂的鸣笛声。绵绵细雨少了某种味道,少了某种安宁与清净。
细雨,下得不是那么频繁,神往的还是那间大院,那些屋檐下的雨滴。那场雨,久未遇见成了抹不掉的遗憾。不知道雨滴是否也充满遗憾,攀不上的墙的水迹,洒落不到的瓦片,找不到顺势而下的滴落算不算是雨的遗憾。这个季节是充满生机的时节,细雨是否还会来浇灌那些刚出芽的枝杈,那些千辛万苦顶翻泥土的花草。细雨洗礼后的那种湿润感,那种清新的气息,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飘散在心间。那些驾驭风的雨,还会不会挥舞着“小小的魔法棒”滴落在脸庞。
屋檐下的雨滴飘飘洒洒的飞舞,屋子门前放一张小小的书桌,配上一把小马扎,手掌支起下巴呆呆看着雨下。这成了那时的一种习惯,成了放空脑子的最佳场景。莫名的心旷神怡,说不清的舒适感觉,甚至连多日来的疲倦也一扫而空。异乡的日子,可以静静看细雨蒙蒙的时间屈指可数。偶尔空闲下来,逢雨也只能透过窗户去感触,只是隔着玻璃上滑落的水珠,视线里模糊一片望不到远处,更触摸不到之间细雨而过的清凉。异乡的细雨少了某些辨不清的东西,缺了某些味道,或声音,或感触,或心境……

今夜又下起了细雨,听着屋外砸落的雨滴,不由得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句。细雨还是细雨,也是春来之后的春雨,不同的是这个时节的杏花还未绽放,细雨蒙蒙却带不来诗句里的杏花。也许未成绽放的杏花在等着下一场细雨,等待着与细雨相遇,成就一场花开芬芳的杏花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算是最常见的树,公路边沿外生长着一排的杨树,街边两侧便是一棵棵垂柳。每逢路过都会仰头观察,看到的只有一点点芽孢。奈何细雨来得早了些,未出的芽赶不上这次的洗礼。也许,长出新芽嫩叶便会迎来下一场细雨。那时,可以尽情的舒展身姿去拥抱细雨。
望着窗外的细雨,不由得想到雨的成因。雨,本是无根之物,或者说来自与天空,来自与那朵朵自在漂洋的云朵。雨,生来并非就是雨。它的根在大地,在山川,在海洋,在江河湖泊,在万千以水为生的万亿生灵。只是在不经意间,某些水转换了形态,成了轻飘飘的水蒸气,漂浮与苍穹之间俯瞰大地。也许是玩够了,也许是漂浮累了,也许是思念故里,或想要回到大地歇歇脚。可能真的是累了吧,云朵还原成了水滴向着地面而来。与大地来说下雨了,干涸的泥土终于喝到一口水,小溪也再次显出身影,花花草草也被浇灌得生机勃勃。是啊,细雨带来的不只是这些,还有田里的收成。风调雨顺的年景,细雨带来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
细雨,不知道算不算是最深的记忆。只是这种美好的场景,再也不复往昔那特有的记忆。这细雨还是细雨,却又不是那细雨。滴答声尤在耳边,那面黄泥巴墙,那一片片长满青苔的瓦片,却再也不会出现。那扇推开的门依然还在,那个支着下巴坐在门前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细雨是一种新生,更像是一种重生。而走过无数次细雨的那道身影,还会有多少次与细雨相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