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释译:
前一章讲的顿悟与渐修的境界,由“诚”到达“明”,或者由顿悟而到渐修。现在假设另外一种方法:
“致曲”:转一个弯,稍稍走点冤枉路也没关系,把这个弯转过去,就又是直道了。转了一个弯,走了一点湾弯路,最后依然可以达到这个“诚”的境界。
达到“诚”的境界(随时内心是清净的,生活中既无欢喜也无悲,对人仁慈、爱护)后,你的外形整个气质就起了变化。外形及气质变化了就有了显著的效果,这种效果就是万事通明了,万事通之后就到达了智慧的境界。起而行之,能够去利人利事。行动起来之后就会有神通(动念就有变化的作用)。
所以唯有修养到至诚的境界、圣人的境界,就能够变化、感化众生,神通的境界就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