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中庸》第23章

作者: c8fd2c476ea9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7:13 被阅读10次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释译:

前一章讲的顿悟与渐修的境界,由“诚”到达“明”,或者由顿悟而到渐修。现在假设另外一种方法:

“致曲”:转一个弯,稍稍走点冤枉路也没关系,把这个弯转过去,就又是直道了。转了一个弯,走了一点湾弯路,最后依然可以达到这个“诚”的境界。

达到“诚”的境界(随时内心是清净的,生活中既无欢喜也无悲,对人仁慈、爱护)后,你的外形整个气质就起了变化。外形及气质变化了就有了显著的效果,这种效果就是万事通明了,万事通之后就到达了智慧的境界。起而行之,能够去利人利事。行动起来之后就会有神通(动念就有变化的作用)。

所以唯有修养到至诚的境界、圣人的境界,就能够变化、感化众生,神通的境界就来了。

相关文章

  • 晨读《中庸》第18章

    【子曰,①“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②“武王缵zhan3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 晨读《中庸》第19章

    【①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②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

  • 晨读《中庸》第15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晨读《中庸》第16章

    【①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 晨读《中庸》第17章

    【子曰,①“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ang3)之,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

  • 晨读《中庸》第27章

    ①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②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 晨读《中庸》第21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释译: “诚”: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了,专一专精达到了极点,豁...

  • 晨读《中庸》第22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

  • 晨读《中庸》第23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释译: 前一章讲的顿悟...

  • 晨读《中庸》第25章

    “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②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③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中庸》第2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nibqtx.html